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533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其包括与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一转动件、套在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二转动件、套在第一转动件上且卡持在第二转动件上的把手弹簧以及套在第一转动件上且位于第二转动件下方的压块,还包括推块;所述第一转动件设有开槽,所述第二转动件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推块位于所述开槽内;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180°时,所述推块在所述开槽内直线运动且从第二转动件的第一卡槽内移动至第二转动件的第二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让把手换向更方便,且把手不易松动,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
本技术属于智能锁把手的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出现很多智能锁把手换向都时拆把手中心螺丝换向,且换向不也不方便,这样把手容易松动,把手脱落风险很高,严重时可能导致开不了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向更方便、使用寿命长且安全可靠的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其包括与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一转动件、套在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二转动件、套在第一转动件上且卡持在第二转动件上的把手弹簧以及套在第一转动件上且位于第二转动件下方的压块,还包括推块;所述第一转动件设有开槽,所述第二转动件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推块位于所述开槽内;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180°时,所述推块在所述开槽内直线运动且从第二转动件的第一卡槽内移动至第二转动件的第二卡槽内。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开槽内的推板弹簧,所述推板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推块内,所述推板弹簧另一端抵接在第一转动件上。优选地,所述压块包括相对设置的压块卡槽和压块卡块,所述推块延伸出压块卡槽。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中空的第一主体以及与第一主体一体成型且套在第一主体外的台阶体,所述开槽开设在台阶体上。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位于所述台阶体上端的第一主体上部分和位于所述台阶体下端的第一主体下部分,所述开槽挨着第二主体且延伸至第二主体的边缘。优选地,第一转动件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主体上部分外壁的长槽,所述长槽与开槽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主体下部分的相对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呈片体的第二主体、位于第二主体内的中心孔以及与所述第二主体外部垂直连接的凸筋;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与所述中心孔连通。优选地,所述把手弹簧包括套在所述台阶体上的弹簧主体以及分别与弹簧主体两端连接的延伸体,所述两个延伸体卡持在所述凸筋的两侧。优选地,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压块和第一转动件的多个连接螺栓。本技术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在智能锁把手处装小角度把手弹簧,实现不拆把手,直接拨把手弹簧可实现智能锁把手的轻松换向;本技术让把手换向更方便,且把手不易松动,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所示智能锁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所示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3所示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3所示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3所示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3所示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图3所示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的第一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为图9所示第一转动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为图3所示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的第一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所示为图3所示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的把手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13所示为图3所示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的推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智能锁把手包括手握把体11和手握把体11连接的把手螺栓12。换向装置包括与智能锁把手的把手螺栓12连接的第一转动件20、套在手握把体11上的连接块40、位于第一转动件20和连接块40之间的轴承(图未示)、位于连接块40的下方且与套在第一转动件20上的第二转动件50、套在第一转动件20上且卡持在第二转动件50上的把手弹簧60、套在第一转动件20上且位于第二转动件50下方的压块70、推块80、位于推块80和第一转动件20之间的推板弹簧90以及固定连接压块70和第一转动件20的多个连接螺栓101。如图8所示,压块70包括相对设置的压块卡槽71和压块卡块72、以及多个压块螺纹孔73。压块卡槽71以便避空推块80的活动范围,压块卡块72用于防松效果更佳。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转动件20包括中空的第一主体21、与第一主体21一体成型且套在第一主体21外的台阶体22、开设在台阶体22上的开槽221、开设在第一主体21外壁的长槽211以及未贯穿台阶体22的多个螺纹孔222。其中,第一主体21包括位于台阶体22上端的第一主体上部分212和位于台阶体22下端的第一主体下部分213,开槽221挨着第一主体下部分213且延伸至第一主体下部分213的边缘,长槽211位于第一主体下部分213的外侧壁,长槽212与开槽221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主体下部分213的相对两侧。连接螺栓101为螺丝柱,连接螺栓101的数量、螺纹孔222的数量和压块螺纹孔73的数量相同,连接螺栓101穿过压板70的压块螺纹孔73后定位在第一转动件20的螺纹孔222内。如图11所示,第二转动件50包括呈片体的第二主体51、位于第二主体51内的中心孔511、与中心孔511连通且位于第二主体51内部的第一卡槽512和第二卡槽513以及与第二主体51外部垂直连接的凸筋52,其中,第一卡槽512和第二卡槽513相对设置,凸筋52与第一卡槽512相邻设置。如图12所示,把手弹簧60包括套在第一转动件20台阶体22上的弹簧主体61以及分别与弹簧主体61两端连接的延伸体62,两个延伸体62卡持在第二转动体50的凸筋52的两侧。如图13所示,推块80上设有凸筋81,推块80和推板弹簧90均位于第一转动件20的开槽221内,推板弹簧90一端抵接在推块80内,推板弹簧90另一端抵接在第一转动件20的第一主体下部分213上。推块80因推板弹簧90的推力在开槽221内做直线运动,当推板弹簧90呈压缩状态时,推块80脱出了第一卡槽512或第二卡槽513,推块80上的凸筋81与第一卡槽512或第二卡槽513配合实现把手换向,可实现智能锁把手的换向动作。第一转动件20上套着把手弹簧60,第二转动件50的凸筋52由把手弹簧60的两个延伸体62卡持,扳动智能锁把手时带动把手弹簧60,使得推块80推入第一卡槽512或第二卡槽513内,当拨动推块80脱出第二转动件50的其中一个卡槽时,第一转动件可相对转动180°,从而可以转动把手换向并把推块80推入第二转动件50的另一个卡槽内,即工作时,第一转动件20转动180°时,推块80从第二转动件50的第一卡槽512内移动至第二转动件50的第二卡槽513内。第二转动件50被限制在第一转动件20与压块70之间,推块80自由状态时卡在第二转动件50的其中一个卡槽内可带动第二转动件50扳动把手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其包括与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一转动件、套在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二转动件、套在第一转动件上且卡持在第二转动件上的把手弹簧以及套在第一转动件上且位于第二转动件下方的压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块;所述第一转动件设有开槽,所述第二转动件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推块位于所述开槽内;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180°时,所述推块在所述开槽内直线运动且从第二转动件的第一卡槽内移动至第二转动件的第二卡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其包括与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一转动件、套在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二转动件、套在第一转动件上且卡持在第二转动件上的把手弹簧以及套在第一转动件上且位于第二转动件下方的压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块;所述第一转动件设有开槽,所述第二转动件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推块位于所述开槽内;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180°时,所述推块在所述开槽内直线运动且从第二转动件的第一卡槽内移动至第二转动件的第二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开槽内的推板弹簧,所述推板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推块内,所述推板弹簧另一端抵接在第一转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包括相对设置的压块卡槽和压块卡块,所述推块延伸出压块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把手的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中空的第一主体以及与第一主体一体成型且套在第一主体外的台阶体,所述开槽开设在台阶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勇揭勤辉孙凯
申请(专利权)人:兰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