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
,具体说是一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架。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里,设计单位对钢筋混凝土工程不同设计部位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往往不同,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工程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加工质量是施工单位的一个控制重点和难点。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与工程结构耐久性密切相关,因此,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加工质量也是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等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一般在施工现场,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加工往往由操作工人自己把握,或者委托外部单位予以加工,甚至个别施工单位直接采用碎瓷砖块和小木方等作为钢筋保护层垫块,混凝土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导致了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不能满足设计单位要求,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和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垫块的加工质量就成了建筑领域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架,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钢筋混凝土保 ...
【技术保护点】
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M型支架(1)和第二M支撑架(2),所述第一M型支架(1)包括第一支撑柱(110)、第二支撑柱(120)和第一V型支撑架(130);第二M支撑架(2)包括第三支撑柱(210)、第四支撑柱(220)和第二V型支撑架(230);/n所述第一支撑柱(110)和第二支撑柱(120)的顶端通过第一V型支撑架(130)连接;/n所述第三支撑柱(210)和第四支撑柱(220)的顶端通过第二V型支撑架(230)连接;/n所述第二支撑柱(120)和第四支撑柱(220)的底部通过支撑横杆(3)连接;/n所述第一支撑柱(110)和第三支撑柱(21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M型支架(1)和第二M支撑架(2),所述第一M型支架(1)包括第一支撑柱(110)、第二支撑柱(120)和第一V型支撑架(130);第二M支撑架(2)包括第三支撑柱(210)、第四支撑柱(220)和第二V型支撑架(230);
所述第一支撑柱(110)和第二支撑柱(120)的顶端通过第一V型支撑架(130)连接;
所述第三支撑柱(210)和第四支撑柱(220)的顶端通过第二V型支撑架(230)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柱(120)和第四支撑柱(220)的底部通过支撑横杆(3)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柱(110)和第三支撑柱(210)的底部加工有支撑脚(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型支撑架(130)的夹角为110-150°,第二V型支撑架(230)的夹角为11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10)和第二支撑柱(120)竖直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柱(210)和第四支撑柱(220)竖直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苗笛,芦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