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碾型变形缝复合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地下室顶板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碾型变形缝复合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有一些大规模的地下建筑,地下室是车库或者商业,上部是道路或者停车场,上部需要通过公交车、消防车等大型车辆。有些项目顶板需要设置变形缝,但是当前的变形缝构造不能满足这类工程的需要。大型车辆频繁的驶过,反复碾压,普通的变形缝构造很快损坏,从而造成地下室顶板漏水,影响建筑的使用。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碾型变形缝复合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碾型变形缝复合防水结构,包括路基、地下室顶板、承重支墩和承重盖板,所述路基底部设置有地下室顶板,所述地下室顶板上两端均设置有承重支墩,所述承重支墩上设置有承重盖板,所述承重盖板上靠近中间位置处留有下水口,两个所述承重支墩之间设置有水轮,所述水轮上固定通过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与所述承重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碾型变形缝复合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1)、地下室顶板(2)、承重支墩(3)和承重盖板(4),所述路基(1)底部设置有地下室顶板(2),所述地下室顶板(2)上两端均设置有承重支墩(3),所述承重支墩(3)上设置有承重盖板(4),所述承重盖板(4)上靠近中间位置处留有下水口(5),两个所述承重支墩(3)之间设置有水轮(6),所述水轮(6)上固定通过有第一转杆(7),所述第一转杆(7)的一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8)与所述承重支墩(3)外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7)的另一端通过入到另一个所述承重支墩(3)内,所述第一转杆(7)在与所述承重支墩(3)内壁交界处安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碾型变形缝复合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1)、地下室顶板(2)、承重支墩(3)和承重盖板(4),所述路基(1)底部设置有地下室顶板(2),所述地下室顶板(2)上两端均设置有承重支墩(3),所述承重支墩(3)上设置有承重盖板(4),所述承重盖板(4)上靠近中间位置处留有下水口(5),两个所述承重支墩(3)之间设置有水轮(6),所述水轮(6)上固定通过有第一转杆(7),所述第一转杆(7)的一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8)与所述承重支墩(3)外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7)的另一端通过入到另一个所述承重支墩(3)内,所述第一转杆(7)在与所述承重支墩(3)内壁交界处安装有密封圈(10),所述第一转杆(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9)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1),所述第二锥齿轮(1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9)垂直且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转杆(12),所述第二转杆(12)的另一端通入到所述地下室顶板(2)内,所述第二转杆(12)的另一端连接有转盘(14),所述转盘(14)上另一端面连接有固定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山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