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芳专利>正文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480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属于市政水利装置技术领域,壳体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与壳体合围成过滤池和出水池,出水池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过滤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导流墙,导流墙设有内圆弧和外圆弧,壳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盖,上盖的上端表面设有缺口,上盖的下端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它设置的过滤板具有向下移动和向上自动复位的功能,可以在雨水较大时自动调节上盖进水量的大小,可以防止地面和路面产生积水,并且设置的导流墙可以迫使雨水呈S型流经整个过滤池,避免了雨水短流和死区的出现,可以避免透水集水装置内淤泥大面积淤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水利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用水收集循环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环节,能够合理利用雨水资源促进水的利用。目前,现有的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设置的集水井盖进水孔大都是固定大小的,井盖设置的进水孔过大的话会导致大量体积较大的杂物进入集水井内,可能会造成管道堵塞,井盖设置的进水孔过小的话会在雨水量较大时,排水不及时造成大量积水,并且现有的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雨水短流和死区,可能造成透水集水装置内淤泥大面积淤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它设置的过滤板具有向下移动和向上自动复位的功能,可以在雨水较大时自动调节上盖进水量的大小,可以防止地面和路面产生积水,并且设置的导流墙可以迫使雨水呈S型流经整个过滤池,避免了雨水短流和死区的出现,可以避免透水集水装置内淤泥大面积淤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墙(2)和第二挡墙(3),所述第一挡墙(2)和第二挡墙(3)与壳体(1)合围成过滤池(4)和出水池(5),所述出水池(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51),所述过滤池(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导流墙(8),所述导流墙(8)设有内圆弧(81)和外圆弧(82),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盖(6),所述上盖(6)的上端表面设有缺口(61),所述上盖(6)的下端设有凹槽(62),所述凹槽(62)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设有进水孔(71),所述进水孔(71)的形状为圆形,所述过滤板(7)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墙(2)和第二挡墙(3),所述第一挡墙(2)和第二挡墙(3)与壳体(1)合围成过滤池(4)和出水池(5),所述出水池(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51),所述过滤池(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导流墙(8),所述导流墙(8)设有内圆弧(81)和外圆弧(82),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盖(6),所述上盖(6)的上端表面设有缺口(61),所述上盖(6)的下端设有凹槽(62),所述凹槽(62)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设有进水孔(71),所述进水孔(71)的形状为圆形,所述过滤板(7)设有等距分布的安装孔(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76)内滑动套接有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的外侧套接有弹簧(74),所述弹簧(74)的上端接触连接有限位环(75),所述弹簧(74)的下端接触连接有防脱帽(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