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笼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46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笼吊装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架设在护筒的开口;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悬挂吊杆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架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现场作业施工时,所述吊杆机构与所述钢筋笼连接,所述支撑平台移动定位至护筒中心位置,调节所述升降机构下降一定高度,以便于所述吊杆机构悬挂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然后调节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两侧的所述升降机构,保证钢筋笼以竖直状态吊挂在桩孔内,实现精准调节定位控制,便于施工标准化工艺质量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笼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笼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在建筑施工领域当中,灌注桩作为一种常见地基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市政、水利、公路等领域工程施工中。现有技术中,灌注桩施工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的过程。钻孔灌柱桩施工过程中护筒插入地下,下入钢筋笼后,通常利用垫枕木或枕轨穿过所述钢筋笼,将所述钢筋笼固定在所述护筒上端。上述垫枕木或枕轨在使用时存在下述问题:因护筒插入地下的深度随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无法保证护筒顶口处施工操作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极易造成下放到桩孔内的钢筋笼的倾斜,对钢筋笼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控制较为不利,造成施工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笼吊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护筒插入地下的深度随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无法保证护筒顶口处施工操作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极易造成下放到桩孔内的钢筋笼的倾斜,对钢筋笼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控制较为不利,造成施工偏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钢筋笼吊装装置,所述钢筋笼吊装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架设在护筒的开口;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悬挂钢筋笼,所述升降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架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包括垂直连接的连接部和悬挂部,所述连接部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撑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悬挂部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侧。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用于避让沿竖向运动的所述悬挂部。进一步的,所述悬挂部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凸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之间设置有纵杆,所述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笼吊装装置包括吊杆机构,所述吊杆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吊环、吊杆调节结构和吊钩。所述吊杆调节结构包括螺杆和螺纹套管,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吊环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纹套管的一端螺纹连接,以使所述吊杆机构的长度能够调节;所述螺纹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吊钩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吊环包括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所述第二吊环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第一吊环与所述第二吊环的上端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钢筋笼吊装装置,所述钢筋笼吊装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架设在护筒的开口;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悬挂钢筋笼,所述升降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架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现场作业施工时,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钢筋笼连接,所述支撑平台移动定位至护筒中心位置,调节所述升降机构下降一定高度,以便于所述钢筋笼悬挂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然后进一步调节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两侧的所述升降机构,调整钢筋笼的平面位置,保证钢筋笼以竖直状态吊挂在桩孔内,实现精准调节定位控制,便于施工标准化工艺质量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笼吊装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笼吊装装置的支撑平台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笼吊装装置的升降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笼吊装装置的吊杆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笼吊装装置的吊杆机构的分解图。图标:100-支撑平台;110-支撑架;111-第一横杆;1111-通孔;1112-缺口;112-第二横杆;113-纵杆;120-升降机构;121-升降件;1211-凸部;122-调节螺母;200-吊杆机构;210-吊环;211-第一吊环;212-第二吊环;213-吊环连接部;220-吊杆调节结构;221-螺杆;222-螺纹套管;223-锁紧螺母;230-吊钩;300-钢筋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钢筋笼吊装装置,所述钢筋笼吊装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00,所述支撑平台100包括支撑架110,所述支撑架110用于架设在护筒的开口;所述支撑架110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升降机构120,所述升降机构120用于悬挂钢筋笼300,所述升降机构120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架110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钢筋笼300上下移动。所述钢筋笼吊装装置包括吊杆机构200,所述升降机构120通过所述吊杆机构200与所述钢筋笼300连接,现场作业施工时,所述吊杆机构200与所述钢筋笼300连接,利用机构设备下放钢筋笼300后,将所述支撑平台100移动定位至护筒中心位置,调节所述升降机构120下降一定高度,以便于所述吊杆机构200悬挂在所述升降机构120上,然后调节所述支撑架110的相对两侧的所述升降机构120,保证钢筋笼300以竖直状态吊挂在桩孔内,实现精准定位控制。灌注桩浇筑完成后,可再次调节升降机构120,以便于拆卸所述吊杆机构200。所述升降机构120可以为液压缸,也可以为电机驱动的丝杠螺母机构,能够实现悬挂的吊杆机构200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升降机构120包括升降件121,所述升降件121包括垂直连接的连接部和悬挂部,所述连接部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122,所述支撑架110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撑架110上下表面的通孔1111,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1111,所述调节螺母122与所述支撑架110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悬挂部位于所述支撑架110的下侧。具体地,所述悬挂部用于挂接所述吊杆机构200;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悬挂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支撑架110上设置的通孔1111后与所述调节螺母122连接,通过转动所述调节螺母122,所述升降件121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架110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从而调节所述吊杆机构200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110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1111连通的缺口1112,所述缺口1112用于避让沿竖向运动的所述悬挂部。具体地,所述缺口1112的宽度稍大于所述悬挂部的宽度,以使所述悬挂部可以沿所述缺口1112在竖直方向自由移动,由于所述缺口1112可以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笼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吊装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架设在护筒的开口;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悬挂钢筋笼,所述升降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架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吊装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架设在护筒的开口;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悬挂钢筋笼,所述升降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架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包括垂直连接的连接部和悬挂部,所述连接部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撑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悬挂部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笼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用于避让沿竖向运动的所述悬挂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笼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永孔沛兴张浩张会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