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单向变直径孔群桩基础
本技术涉及群桩基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单向变直径孔群桩基础。
技术介绍
我国沿江和沿海地区,存在着深厚软基,预制管桩因其优越性被广泛用于我国各类建设工程的地基处理中。但是管桩沉桩过程产生的挤土效应会使桩周土体内的超孔隙水压力迅速上升,且随着桩体贯入深度的增加不断递增,从而造成断桩、土体位移等不良影响。已有工艺:为减轻沉桩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加快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现有的工艺技术是在管桩管壁上开设一些相等直径的桩身小孔,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内的超孔隙水可以通过桩身小孔排入管腔,同时通过水泵抽出以减轻挤土效应,减小超孔隙水压力值、加速其消散,达到减少沉桩事故的目的,但已有工艺仍存在以下不足:1、已有工艺桩身开设的桩身小孔孔径相等,未考虑沉桩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与深度、桩身小孔开孔孔径间的关系,对于桩长较长的开孔管桩,相等孔径的桩身小孔不能很好的将较深处桩体周围土体内增加的孔隙水同时快速排入管腔。2、已有工艺能有效减轻挤土效应的原因在于沉桩过程中,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单向变直径孔群桩基础,包括承台以及设置于承台下方的若干管桩,所述管桩包括一管桩壁,所述管桩壁内具有一个贯通桩顶与桩底的管腔,所述管桩壁上设有若干桩身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小孔的孔径沿着管桩的轴向由桩顶至桩底逐渐增大,所述管桩壁的外侧包裹一土工布,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桩身小孔为一个,所有桩身小孔的连线与管桩的中心轴平行,或者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桩身小孔为两个,包括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于所述管桩壁上形成单向对穿孔,所述管桩壁上所有第一通孔的连线以及所有第二通孔的连线均与管桩的中心轴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单向变直径孔群桩基础,包括承台以及设置于承台下方的若干管桩,所述管桩包括一管桩壁,所述管桩壁内具有一个贯通桩顶与桩底的管腔,所述管桩壁上设有若干桩身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小孔的孔径沿着管桩的轴向由桩顶至桩底逐渐增大,所述管桩壁的外侧包裹一土工布,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桩身小孔为一个,所有桩身小孔的连线与管桩的中心轴平行,或者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桩身小孔为两个,包括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于所述管桩壁上形成单向对穿孔,所述管桩壁上所有第一通孔的连线以及所有第二通孔的连线均与管桩的中心轴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单向变直径孔群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小孔竖向间距为1/5~1/8倍桩长,所述桩身小孔的孔径比相邻的上一水平高度的桩身小孔的孔径大1/12~1/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单向变直径孔群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小孔的孔径比相邻的上一水平高度的桩身小孔的孔径大1/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基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俊,万梦华,张振礼,程波,杨赵停,沈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