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独柱墩上大悬臂盖梁用的蝶形支架
本技术涉及盖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独柱墩上大悬臂盖梁用的蝶形支架。
技术介绍
独柱墩上的盖梁多为大悬臂,当采用传统盖梁穿棒法施工时,具体来说是将钢棒穿过独柱墩,然后在钢棒上设置横向分配梁,这种施工方法对于大悬臂盖梁而言,由于大悬臂的长度过大,且独柱墩中的钢棒间距相对较小,使得钢棒上的横向分配梁受到的弯矩过大,进而容易导致横向分配梁两端的挠度过大而发生弯曲变形的不良情况产生,对于安全第一的施工场地来说,也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柱墩上大悬臂盖梁用的蝶形支架,消除钢棒所承受的弯矩,使钢棒受力处于纯剪力状态。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独柱墩上大悬臂盖梁用的蝶形支架,所述蝶形支架用于与穿设在独柱墩中的钢棒相连;所述蝶形支架包括:两组牛腿,每组牛腿中的牛腿数量与所述钢棒的数量相同,且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钢棒的两端均固连有一牛腿,且每组中的所述牛腿均位于所述钢棒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牛腿包含相互垂直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套设于所述钢棒上,且紧靠所述独柱墩;两支架组件,其分别固连于两组牛腿上;每组支架组件包括一下横梁、一上横梁、两斜撑以及至少两竖杆;所述下横梁固设于所述第二钢板上,且位于所述上横梁的下方,所述上横梁的长度比所述下横梁长;所述斜撑、竖杆的两端均与所述下横梁和上横梁固连,两个所述斜撑倾斜设置在所有所述竖杆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斜撑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横梁的两端相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柱墩上大悬臂盖梁用的蝶形支架,所述蝶形支架用于与穿设在独柱墩(1)中的钢棒(10)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支架包括:/n两组牛腿(2),每组牛腿(2)中的牛腿数量与所述钢棒(10)的数量相同,且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钢棒(10)的两端均固连有一牛腿(2),且每组中的所述牛腿(2)均位于所述钢棒(10)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牛腿(2)包含相互垂直的第一钢板(21)和第二钢板(22),所述第一钢板(21)套设于所述钢棒(10)上,且紧靠所述独柱墩(1);/n两支架组件(3),其分别固连于两组牛腿(2)上;每组支架组件(3)包括一下横梁(31)、一上横梁(32)、两斜撑(33)以及至少两竖杆(34);所述下横梁(31)固设于所述第二钢板(22)上,且位于所述上横梁(32)的下方,所述上横梁(32)的长度比所述下横梁长;所述斜撑(33)、竖杆(34)的两端均与所述下横梁(31)和上横梁(32)固连,两个所述斜撑(33)倾斜设置在所有所述竖杆(34)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斜撑(33)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横梁(32)的两端相连;/n至少两下对拉杆件(41),每个所述下对拉杆件(41)的两端与两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柱墩上大悬臂盖梁用的蝶形支架,所述蝶形支架用于与穿设在独柱墩(1)中的钢棒(10)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支架包括:
两组牛腿(2),每组牛腿(2)中的牛腿数量与所述钢棒(10)的数量相同,且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钢棒(10)的两端均固连有一牛腿(2),且每组中的所述牛腿(2)均位于所述钢棒(10)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牛腿(2)包含相互垂直的第一钢板(21)和第二钢板(22),所述第一钢板(21)套设于所述钢棒(10)上,且紧靠所述独柱墩(1);
两支架组件(3),其分别固连于两组牛腿(2)上;每组支架组件(3)包括一下横梁(31)、一上横梁(32)、两斜撑(33)以及至少两竖杆(34);所述下横梁(31)固设于所述第二钢板(22)上,且位于所述上横梁(32)的下方,所述上横梁(32)的长度比所述下横梁长;所述斜撑(33)、竖杆(34)的两端均与所述下横梁(31)和上横梁(32)固连,两个所述斜撑(33)倾斜设置在所有所述竖杆(34)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斜撑(33)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横梁(32)的两端相连;
至少两下对拉杆件(41),每个所述下对拉杆件(41)的两端与两个所述下横梁(31)相连;
至少两上对拉杆件(42),每个所述上对拉杆件(42)的两端与两个所述上横梁(32)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柱墩上大悬臂盖梁用的蝶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34)位于所述牛腿(2)的正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柱墩上大悬臂盖梁用的蝶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2)还包括牛腿加劲肋(23),其焊接于所述第一钢板(21)和第二钢板(22)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细弟,赵爱军,成家园,许君辉,初昕洲,廖黎明,竺观平,王伟,黄太平,范亚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