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组合箱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44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组合箱梁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大跨度组合箱梁通过凹凸结构架设于两个PC箱梁之间,所述PC箱梁上分别设置有底部的第一齿板和顶部的第二齿板,所述大跨度组合箱梁包括U型梁、横隔板、薄模板和桥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跨度组合箱梁,跨中段采用PUHPC组合箱梁,可减小结构尺寸,减轻结构自重和结构内力,提高桥梁的跨越能力和抗拉能力,显著减小组合箱梁的开裂概率;且相比钢结构具有更高的耐锈蚀及耐侵蚀性能,能提高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各个部件均可在工厂预制,再运输至现场吊装,极大提高了现场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组合箱梁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组合箱梁。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已经在实际桥梁工程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箱梁为受弯构件,当跨度较大时,结构自重所产生的内力很大,普通混凝土抗拉能力弱,结构受拉区易开裂导致桥梁的刚度和耐久性下降较明显,因此其跨越能力受到较大限制。为有效降低结构自重所产生的内力,从而提高箱梁桥的跨越能力和抗裂性能,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箱梁在主跨中部108m范围采用钢结构。然而,钢结构长期暴露在江河或海洋等腐蚀性的大气环境中,难免受到大气的腐蚀,养护难度很大且效果不佳。超高性能混凝土(以下简称UHPC)是一种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还具有极低的渗透性、较高的抗环境介质侵蚀能力和良好的耐磨性,能适应恶劣的环境,可有效减轻结构的自重,提高桥梁的抗裂性能。如公开号为CN107100065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的组合钢箱梁及其建造方法,属于高速铁路桥梁领域。该组合钢箱梁中的钢箱的上翼缘板上有抗剪连接件,将上方的混凝土板与上翼缘板连接在一起。同时,钢底板与预制的预应力混凝土板相合,共同作为该组合钢箱梁的底板,共同受力。该专利技术钢结构长期暴露在大气环境中,难免受到大气的腐蚀,养护难度很大,且装配式施工时,接合部位的施工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跨度连续梁桥或连续钢构桥梁合拢段施工的结构简单、耐久性好、成本较低的大跨度组合箱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跨度组合箱梁,所述大跨度组合箱梁通过凹凸结构架设于两个PC箱梁之间,所述PC箱梁上分别设置有底部的第一齿板和顶部的第二齿板,所述大跨度组合箱梁包括U型梁、横隔板、薄模板和桥面板;所述U型梁由底部的底板和两个腹板组成,两个所述腹板的自由端均设置有沿U型梁长度方向的腹板预应力筋,两个所述腹板的自由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沿U型梁宽度方向的腹板横向钢筋,所述底板内设置有沿U型梁长度方向的底板预应力筋,所述底板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沿U型梁长度方向的第一预应力筋;所述横隔板有多个并沿U型梁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于两个腹板之间;所述薄模板有多个,多个所述薄模板水平架设于两个腹板的顶端之间,所述薄模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沿U型梁宽度方向的薄模板横向钢筋;所述桥面板设置于薄模板上,所述桥面板上设置有沿U型梁长度方向的第二预应力钢筋,所述桥面板上设置有沿U型梁宽度方向的桥面板横向钢筋;所述底板的第一预应力筋穿过并锚固于PC箱梁的第一齿板,所述第二预应力筋穿过并锚固于PC箱梁的第二齿板,所述薄模板横向钢筋、腹板横向钢筋和桥面板横向钢筋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固定。其中,所述底板厚度为0.12m-0.25m,所述腹板的厚度为0.10m-0.15m,所述横隔板的厚度为0.10m-0.15m,所述底板、腹板和横隔板的材料均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其中,所述的横隔板为空心结构,多个所述横隔板沿U型梁长度方向每隔5m-10m的距离均匀设置。其中,所述U型梁与PC箱梁接触位置的横截面面积等于PC箱梁与U型梁接触位置的横截面面积。其中,所述薄模板的厚度为0.05m。其中,所述底板的顶面两端均设置有吊筋,所述吊筋锚固于底板预应力筋下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大跨度组合箱梁及其施工方法,跨中段采用PUHPC组合箱梁,可减小结构尺寸,减轻结构自重和结构内力,提高桥梁的跨越能力和抗拉能力,显著减小组合箱梁的开裂概率;且相比钢结构具有更高的耐锈蚀及耐侵蚀性能,能提高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各个部件均可在工厂预制,再运输至现场吊装,极大提高了现场的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跨度组合箱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跨度组合箱梁的U型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I-I剖面图;图4为图1中II-II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跨度组合箱梁的第一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跨度组合箱梁的第二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A-A处的剖面图;图8为图1中B-B处的剖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跨度组合箱梁的U型梁的截面配筋图;标号说明:1、PC箱梁;11、第一齿板;12、第二齿板;2、U型梁;21、底板;211、底板预应力筋;212、第一预应力筋;213、吊筋;22、腹板;221、腹板预应力筋;222、腹板横向钢筋;3、横隔板;4、薄模板;41、薄模板横向钢筋;5、桥面板;51、第二预应力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大跨度组合箱梁,所述大跨度组合箱梁通过凹凸结构架设于两个PC箱梁1之间,所述PC箱梁1上分别设置有底部的第一齿板11和顶部的第二齿板12,所述大跨度组合箱梁包括U型梁2、横隔板3、薄模板4和桥面板5;所述U型梁2由底部的底板21和两个腹板22组成,两个所述腹板22的自由端均设置有沿U型梁2长度方向的腹板预应力筋221,两个所述腹板22的自由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沿U型梁2宽度方向的腹板横向钢筋222,所述底板21内设置有沿U型梁2长度方向的底板预应力筋211,所述底板21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沿U型梁2长度方向的第一预应力筋212;所述横隔板3有多个并沿U型梁2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于两个腹板22之间;所述薄模板4有多个,多个所述薄模板4水平架设于两个腹板22的顶端之间,所述薄模板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沿U型梁2宽度方向的薄模板横向钢筋41;所述桥面板5设置于薄模板4上,所述桥面板5上设置有沿U型梁2长度方向的第二预应力钢筋51,所述桥面板5上设置有沿U型梁2宽度方向的桥面板横向钢筋;所述底板21的第一预应力筋212穿过并锚固于PC箱梁1的第一齿板11,所述第二预应力筋穿过并锚固于PC箱梁1的第二齿板12,所述薄模板横向钢筋41、腹板横向钢筋222和桥面板横向钢筋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底板21厚度为0.12m-0.25m,所述腹板22的厚度为0.10m-0.15m,所述横隔板3的厚度为0.10m-0.15m,所述底板21、腹板22和横隔板3的材料均为超高性能混凝土。进一步的,所述的横隔板3为空心结构,多个所述横隔板3沿U型梁2长度方向每隔5m-10m的距离均匀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横隔板纵桥向密集型的布置,可以改善组合箱梁的结构受力,在不影响组合箱梁受力的情况下减小自重。进一步的,所述U型梁2与PC箱梁1接触位置的横截面面积等于PC箱梁1与U型梁2接触位置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接触段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组合箱梁,所述大跨度组合箱梁通过凹凸结构架设于两个PC箱梁之间,所述PC箱梁上分别设置有底部的第一齿板和顶部的第二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跨度组合箱梁包括U型梁、横隔板、薄模板和桥面板;/n所述U型梁由底部的底板和两个腹板组成,两个所述腹板的自由端均设置有沿U型梁长度方向的腹板预应力筋,两个所述腹板的自由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沿U型梁宽度方向的腹板横向钢筋,所述底板内设置有沿U型梁长度方向的底板预应力筋,所述底板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沿U型梁长度方向的第一预应力筋;/n所述横隔板有多个并沿U型梁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于两个腹板之间;/n所述薄模板有多个,多个所述薄模板水平架设于两个腹板的顶端之间,所述薄模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沿U型梁宽度方向的薄模板横向钢筋;/n所述桥面板设置于薄模板上,所述桥面板上设置有沿U型梁长度方向的第二预应力钢筋,所述桥面板上设置有沿U型梁宽度方向的桥面板横向钢筋;/n所述底板的第一预应力筋穿过并锚固于PC箱梁的第一齿板,所述第二预应力筋穿过并锚固于PC箱梁的第二齿板,所述薄模板横向钢筋、腹板横向钢筋和桥面板横向钢筋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组合箱梁,所述大跨度组合箱梁通过凹凸结构架设于两个PC箱梁之间,所述PC箱梁上分别设置有底部的第一齿板和顶部的第二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跨度组合箱梁包括U型梁、横隔板、薄模板和桥面板;
所述U型梁由底部的底板和两个腹板组成,两个所述腹板的自由端均设置有沿U型梁长度方向的腹板预应力筋,两个所述腹板的自由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沿U型梁宽度方向的腹板横向钢筋,所述底板内设置有沿U型梁长度方向的底板预应力筋,所述底板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沿U型梁长度方向的第一预应力筋;
所述横隔板有多个并沿U型梁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于两个腹板之间;
所述薄模板有多个,多个所述薄模板水平架设于两个腹板的顶端之间,所述薄模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沿U型梁宽度方向的薄模板横向钢筋;
所述桥面板设置于薄模板上,所述桥面板上设置有沿U型梁长度方向的第二预应力钢筋,所述桥面板上设置有沿U型梁宽度方向的桥面板横向钢筋;
所述底板的第一预应力筋穿过并锚固于PC箱梁的第一齿板,所述第二预应力筋穿过并锚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上顺马熙伦李鼎祥何鑫龙杨文超林玉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福州旌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