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原样本采集器用野外辅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39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病原样本采集器用野外辅助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进水管的调节固定架和用于承载采集器的采集器固定架;调节固定架主要由底座和调节杆组成,底座采用金属厚板作为主体配重结构,金属厚板上开设有与采集器固定架的支架底部相匹配的固定槽,金属厚板的下方设有万向滑轮组;调节杆包括固定在金属厚板上具有中空结构的第一固定杆,插入到第一固定杆中且可在其内滑动的第二调节杆,由第一锁紧件固定;同样地,还包括第三调节杆,由第二锁紧件固定,第三调节杆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进水管的固定环;采集器固定架包括承载台和固定在所述承载台下方的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防干扰效果好等优点,且有效防止泥沙堵塞进水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原样本采集器用野外辅助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集装置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病原样本采集器用野外辅助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病原样本采集器,主要针对水质中病原样本的采集,科研人员需要随时随地在各种环境下(如海洋、江河湖泊、自来水厂、居民生活用水等)的水质进行抽取、过滤、收集以及浓缩病原样本,目前在对病原样本进行采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野外现场样品采集器,这个设备体积大、重量大、不方便固定和操作,对于需要采集上述环境下的水质样品极不方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野外辅助固定装置,主要用于野外,来固定采集水环境中的病原样本采集器。设计该固定装置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考虑:一是在现场应用病原样本采集器时,因潮汐、风浪等因素影响,设备在沙滩或者河岸/海岸不稳定,可随着涨落潮移动,造成仪器稳定性能受到影响,或被海水腐蚀,减少仪器使用寿命;二是设备的进水管需要有专人把持,既要保证进水,又要防止进水管进入泥沙,堵塞或损坏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病原样本采集器在现场采集时易受到潮汐、风浪等影响,造成稳定性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原样本采集器用野外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进水管的调节固定架和用于承载采集器的采集器固定架(3);其中,/n所述调节固定架主要由底座(1)和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调节杆(2)组成,所述底座(1)采用具有一定重量的金属厚板(11)作为主体配重结构,所述金属厚板(11)上开设有与所述采集器固定架的支架(34)底部相匹配的固定槽(13),所述金属厚板(11)的下方设有万向滑轮组(12);/n所述调节杆(2)包括固定在所述金属厚板(11)上的第一固定杆(21),所述第一固定杆(21)具有中空结构且贯通所述金属厚板(11),其底端与所述金属厚板(11)平齐;所述调节杆(2)还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原样本采集器用野外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进水管的调节固定架和用于承载采集器的采集器固定架(3);其中,
所述调节固定架主要由底座(1)和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调节杆(2)组成,所述底座(1)采用具有一定重量的金属厚板(11)作为主体配重结构,所述金属厚板(11)上开设有与所述采集器固定架的支架(34)底部相匹配的固定槽(13),所述金属厚板(11)的下方设有万向滑轮组(12);
所述调节杆(2)包括固定在所述金属厚板(11)上的第一固定杆(21),所述第一固定杆(21)具有中空结构且贯通所述金属厚板(11),其底端与所述金属厚板(11)平齐;所述调节杆(2)还包括插入到所述第一固定杆(21)中且可在所述第一固定杆(21)内滑动的第二调节杆(22),所述第二调节杆(22)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21)上的第一锁紧件(24)固定;所述调节杆(2)还包括插入到所述第二调节杆(22)中且可在所述第二调节杆(22)内滑动的第三调节杆(23),所述第三调节杆(23)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杆(22)上的第二锁紧件(25)固定;所述第三调节杆(23)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进水管的固定环(26);
所述采集器固定架(3)包括承载台(31)和固定在所述承载台(31)下方的支架(34);在运输时,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