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32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报警装置,属于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包括电梯轿厢和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内腔式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厢侧板表面,所述报警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厢侧板内部的储物槽,所述储物槽内部安装的蓄电池和网络中继器,所述储物槽的一侧铰接密封门,所述密封门靠近所述储物槽的一面安装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表面安装麦克风、扬声器和天线,所述显示器内部包括中央处理器、SIM卡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供电模块、音频传输模块和图像传输模块。通过将报警机构设置呈内嵌式,可以防止儿童损坏报警机构,电梯出现故障时,可以打开密封门通过内部的显示器与电梯监控人员进行在线视频,可以告知监控人员故障原因,便于及时抢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电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电梯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电梯安全令人揪心。虽然一般电梯配备紧急报警按钮,在电梯出现故障后内部被困人员能及时的进行报警,但是被困人员无法得到报警反馈,电梯监控室也无法与被困人员进行对话,从而导致人员被困在狭小的空间内内心恐慌,对被困人员身心造成伤害,而且有的电梯设有超重报警器,但是由于压力传感器分布不均,有时乘坐人员挤在一起很容易触发故障报警,导致重量测量不准确,报警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报警装置不方便与外界监控室互动联系,导致故障处理不及时,对被困人员身心造成伤害,电梯自带的超重报警器误差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梯报警装置,具有在线视频报警,与外界沟通方便,超重报警器误差小的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梯报警装置,包括电梯轿厢和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内腔式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厢侧板表面,所述报警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厢侧板内部的储物槽,所述储物槽内部安装的蓄电池和网络中继器,所述储物槽的一侧铰接密封门,所述密封门靠近所述储物槽的一面安装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表面安装麦克风、扬声器和天线,所述显示器内部包括中央处理器、SIM卡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供电模块、音频传输模块和图像传输模块,所述显示器通过所述音频传输模块和所述图像传输模块与电梯监控室的监控人员实现在线视频。优选的,所述密封门通过电子锁与储物槽之间锁定,且储物槽的上方安装锁开关。优选的,所述电梯轿厢的底端安装厢底板,报警机构距离所述厢底板的高度在1.5m-1.8m之间。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麦克风和扬声器与音频传输模块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网络中继器与网络传输模块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连接,SIM卡模块通过天线与电梯监控室无线网络连接。优选的,所述厢底板的表面安装垫板,且垫板与厢底板之间安装五个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厢底板的四个角和厢底板的中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电梯的超重报警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报警机构设置呈内嵌式,可以防止儿童损坏报警机构,电梯出现故障时,可以打开密封门通过内部的显示器与电梯监控人员进行在线视频,可以告知监控人员故障原因,便于及时抢修,并且监控人员还可以通过视频对话安抚电梯内的人,减缓被困人员的恐慌,该显示器在线视频采用两种网络传输模块,一种通过网络中继器与监控室联网,一种通过SIM卡的3G/4G网络与监控室联网,能有效避免电梯故障后报警机构信号中断的问题。电梯轿厢的厢底板上安装五个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厢底板的四个拐角和中心点,通过五个传感器可以均衡的监测电梯的压力,并将压力信号反馈给超重报警器,这样超重报警不容易出现误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门打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显示器内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压力传感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梯轿厢,2、厢侧板,3、厢底板,4、报警机构,5、垫板,6、储物槽,7、密封门,8、蓄电池,9、网络中继器,10、显示器,11、麦克风,12、扬声器,13、天线,14、电子锁,15、锁开关,16、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电梯报警装置,包括电梯轿厢1和报警机构4,报警机构4内腔式安装在电梯轿厢1的厢侧板2表面,报警机构4包括设置在厢侧板2内部的储物槽6,储物槽6内部安装的蓄电池8和网络中继器9,储物槽6的一侧铰接密封门7,密封门7靠近储物槽6的一面安装显示器10,显示器10的表面安装麦克风11、扬声器12和天线13,显示器10内部包括中央处理器、SIM卡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供电模块、音频传输模块和图像传输模块,显示器10通过音频传输模块和图像传输模块与电梯监控室的监控人员实现在线视频,当电梯出现故障时,被困人员可以打开密封门7露出显示器10,通过显示屏10与监控室的监控人员进行在线视频,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电梯内部安装的摄像头观察电梯内部情况,也可以对被困人员进行安抚,询问故障原因,方便派遣抢修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密封门7通过电子锁14与储物槽6之间锁定,且储物槽6的上方安装锁开关15,电梯轿厢1的底端安装厢底板3,报警机构4距离厢底板3的高度在1.5m-1.8m之间,锁开关15与报警机构4安装位置较高,避免儿童无意损坏报警机构,通过按压锁开关15即可打开电子锁14,不使用报警机构4时密封门7可以起到保护报警机构4的作用,蓄电池8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麦克风11和扬声器12与音频传输模块之间电性连接,蓄电池8供电可以预防电梯内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报警机构4无法使用的问题,麦克风11可以向监控室传输被困人员的声音,扬声器12可以向被困人员传输监控室的声音,网络中继器9与网络传输模块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连接,SIM卡模块通过天线13与电梯监控室无线网络连接,SIM卡模块是防止电梯的有线网络出现故障时报警机构4无法工作的问题出现,厢底板3的表面安装垫板5,且垫板5与厢底板3之间安装五个压力传感器16,压力传感器16分别设置在厢底板3的四个角和厢底板3的中部,且压力传感器16的信号输出端均与电梯的超重报警器电性连接,这样不会因人员整体重量没有超重,但是因站的太挤而压力传感器16监测的压力过大导致出现超重报警的声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电梯出现故障时,可以按下锁开关15打开密封门7,密封门7板上的显示器10朝向电梯轿厢1内部,通过打开显示器10与监控室进行网络互连,连接上之后可以与监控室进行在线视频,显示器10显示监控人员的图像,通过扬声器12监控人员可以询问和安抚被困人员,通过麦克风11,被困人员可以与监控人员对话,这样有利于报警信息的反馈,降低被困人员的恐慌,提高抢修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报警装置,包括电梯轿厢(1)和报警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机构(4)内腔式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1)的厢侧板(2)表面,所述报警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厢侧板(2)内部的储物槽(6),所述储物槽(6)内部安装的蓄电池(8)和网络中继器(9),所述储物槽(6)的一侧铰接密封门(7),所述密封门(7)靠近所述储物槽(6)的一面安装显示器(10),所述显示器(10)的表面安装麦克风(11)、扬声器(12)和天线(13),所述显示器(10)内部包括中央处理器、SIM卡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供电模块、音频传输模块和图像传输模块,所述显示器(10)通过所述音频传输模块和所述图像传输模块与电梯监控室的监控人员实现在线视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报警装置,包括电梯轿厢(1)和报警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机构(4)内腔式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1)的厢侧板(2)表面,所述报警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厢侧板(2)内部的储物槽(6),所述储物槽(6)内部安装的蓄电池(8)和网络中继器(9),所述储物槽(6)的一侧铰接密封门(7),所述密封门(7)靠近所述储物槽(6)的一面安装显示器(10),所述显示器(10)的表面安装麦克风(11)、扬声器(12)和天线(13),所述显示器(10)内部包括中央处理器、SIM卡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供电模块、音频传输模块和图像传输模块,所述显示器(10)通过所述音频传输模块和所述图像传输模块与电梯监控室的监控人员实现在线视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7)通过电子锁(14)与储物槽(6)之间锁定,且储物槽(6)的上方安装锁开关(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震维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吉时语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