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螺旋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28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螺旋输送机,包括第一螺旋筒、第二螺旋筒、连接斗、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排料斗,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分别与第一螺旋筒、第二螺旋筒输入轴连接,第一螺旋筒和第二螺旋筒均包括支座、进料斗、轴、圆筒、螺旋叶片、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进料斗焊接在圆筒的进料口上,所述连接斗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螺旋筒一端的进料斗和第二螺旋筒的出料口处,第一螺旋筒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料斗并焊接在圆筒的出料口上;所述连接斗包括第一料斗、连接套和第二料斗,其中连接套能自由旋转并分别连接第一料斗和第二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螺旋输送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调节螺旋筒的角度,从而实现不同角度的物料输送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可调螺旋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机领域,主要是一种角度可调螺旋输送机。
技术介绍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发展迅速,很多设备要求一机多能、一款产品适应多种不同应用场合,因此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求调整输送角度的螺旋输送机对于未来矿山、冶金、建材、食品等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价值。传统的螺旋输送机在输送小颗粒物料的工业领域中非常常见,它可以水平、倾斜或者垂直输送物料,但具有一个关键的约束性:只能直线输送。虽然市面上有将多个螺旋拼接实现弯路输送,但是仅可沿着一条路径输送物料,不能随意更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角度可调螺旋输送机,专门用于运输矿石、粮食、水泥等小颗粒物料,稳定高效。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角度可调螺旋输送机,主要包括第一螺旋筒、第二螺旋筒、连接斗、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排料斗,其中,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分别与第一螺旋筒、第二螺旋筒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筒和第二螺旋筒均包括支座、进料斗、轴、圆筒、螺旋叶片、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进料斗焊接在圆筒的进料口上,所述连接斗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螺旋筒一端的进料斗和第二螺旋筒的出料口处,第一螺旋筒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料斗并焊接在圆筒的出料口上;所述连接斗包括第一料斗、连接套和第二料斗,其中连接套能自由旋转并分别连接第一料斗和第二料斗。所述轴穿过轴承并能相对转动,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轴上,所述轴承镶嵌在轴承座内部并通过螺栓把合在圆筒的两侧。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均包括皮带罩、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电机支座、电机、齿轮箱和齿轮箱输出轴,其中,所述电机通过螺栓把合在电机支座上,所述电机支座又通过螺栓把合在支座上,所述齿轮箱通过螺栓把合在电机支座上,所述齿轮箱输出轴穿过第二皮带轮并与之固定,第一皮带轮则固定在轴输入端。当电机启动后,通过齿轮箱将动力传递给第二皮带轮,经过皮带传动,第一皮带轮便可以带动螺旋筒的轴转动,轴上固定的螺旋叶片便可以转动,从而便可以输送物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螺旋输送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结构紧凑、成本低;(2)本技术的螺旋输送机输送物料时全程密封,不会造成粉尘污染;(3)本技术的螺旋输送机中独有的螺旋叶片和料槽是由特殊材质和热处理工艺,可以经受高频率的冲击载荷,耐磨性高和寿命长;(4)本技术的螺旋输送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调节螺旋筒的角度,从而实现不同角度的物料输送路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角度可调螺旋输送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螺旋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螺旋输送机,主要包括第一螺旋筒101A、第二螺旋筒101B连接斗102、第一动力装置103A、第二动力装置103B和排料斗104,其中,第一动力装置103A、第二动力装置103B分别与第一螺旋筒101A、第二螺旋筒101B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筒101A和第二螺旋筒101B均包括支座201、进料斗202、轴203、圆筒204、螺旋叶片205、轴承206和轴承座207,所述进料斗202焊接在圆筒204的进料口上,所述轴203穿过轴承206并能相对转动,所述螺旋叶片205固定在轴203上,所述轴承206镶嵌在轴承座207内部并通过螺栓把合在圆筒204的两侧;所述连接斗10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螺旋筒101A一端的进料斗202和第二螺旋筒101B的出料口处,第一螺旋筒101A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料斗104并焊接在圆筒204的出料口上。所述连接斗102包括第一料斗401、连接套402和第二料斗403,其中连接套402能自由旋转并分别连接第一料斗401和第二料斗403,连接套402可以自由旋转,从而可以实现料斗401和料斗402按任意角度旋转。所述第一动力装置103A、第二动力装置103B均包括皮带罩301、第一皮带轮302、第二皮带轮308、皮带303、电机支座304、电机305、齿轮箱306和齿轮箱输出轴307,其中,所述电机305通过螺栓把合在电机支座304上,所述电机支座304又通过螺栓把合在支座201上,所述齿轮箱306通过螺栓把合在电机支座304上,所述齿轮箱输出轴307穿过第二皮带轮308并与之固定,第一皮带轮302则固定在轴203输入端。当电机305启动后,通过齿轮箱306将动力传递给第二皮带轮308,经过皮带303传动,第一皮带轮302便可以带动螺旋筒的轴203转动,轴203上固定的螺旋叶片205便可以转动,从而便可以输送物料。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角度可调螺旋输送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第一螺旋筒101A放在预定位置,并固定在预设的地基上,调整连接斗102中连接套402的角度,使第二螺旋筒101B旋转到预设倾角并固定。步骤2:工作时,启动动力装置中的电机305,电机305转动后通过齿轮箱306带动皮带轮308转动,通过皮带传动皮带轮302带动轴203转动,使得整个螺旋输送机运转;步骤3:当传送的物料传递进入螺旋筒中的进料斗后,经过螺旋叶片205的螺旋推力,便可沿着本装置的路线进行运动,实现物料输送功能。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可调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第一螺旋筒(101A)、第二螺旋筒(101B)、连接斗(102)、第一动力装置(103A)、第二动力装置(103B)和排料斗(104),其中,第一动力装置(103A)、第二动力装置(103B)分别与第一螺旋筒(101A)、第二螺旋筒(101B)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筒(101A)和第二螺旋筒(101B)均包括支座(201)、进料斗(202)、轴(203)、圆筒(204)、螺旋叶片(205)、轴承(206)和轴承座(207),所述进料斗(202)焊接在圆筒(204)的进料口上,所述连接斗(10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螺旋筒(101A)一端的进料斗(202)和第二螺旋筒(101B)的出料口处,第一螺旋筒(101A)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料斗(104)并焊接在圆筒(204)的出料口上;所述连接斗(102)包括第一料斗(401)、连接套(402)和第二料斗(403),其中连接套(402)能自由旋转并分别连接第一料斗(401)和第二料斗(4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第一螺旋筒(101A)、第二螺旋筒(101B)、连接斗(102)、第一动力装置(103A)、第二动力装置(103B)和排料斗(104),其中,第一动力装置(103A)、第二动力装置(103B)分别与第一螺旋筒(101A)、第二螺旋筒(101B)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筒(101A)和第二螺旋筒(101B)均包括支座(201)、进料斗(202)、轴(203)、圆筒(204)、螺旋叶片(205)、轴承(206)和轴承座(207),所述进料斗(202)焊接在圆筒(204)的进料口上,所述连接斗(10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螺旋筒(101A)一端的进料斗(202)和第二螺旋筒(101B)的出料口处,第一螺旋筒(101A)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料斗(104)并焊接在圆筒(204)的出料口上;所述连接斗(102)包括第一料斗(401)、连接套(402)和第二料斗(403),其中连接套(402)能自由旋转并分别连接第一料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峻明郝翌轩叶诗豪
申请(专利权)人:日昌升建筑新材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