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捆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22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7
一种线材捆扎装置,其包括底座、装设于底座上的四撑开装置及控制开关,四所述撑开装置分别朝向四个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撑开装置包括气缸、伸缩杆、限位柱及气管装置,所述伸缩杆装设于气缸内并向外朝向底座中部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柱装设于伸缩杆的外侧端部,所述气管装置装设于气缸外侧面上;所述控制开关控制伸缩杆带动限位柱移动以将橡皮圈张开或将若干限位柱合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手工绑线所带来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且有效的提高了线材的包装效率及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绑线装置结构紧凑,所占用空间较小,且便于移动,使用灵活性较高,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材捆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材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线材捆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带细长线材的产品在出厂前,为避免线材过长不便于收纳及避免线材与其它物品拉扯而拉伸过度,造成线材不可修复的损坏的问题。通常都需要先将线材弯折变成一小把,再采用橡皮圈将弯折后的线材绑紧。传统线材绑橡皮圈的方法通常为采用人工手动操作,生产工人往往需要人工用手将橡皮圈张开,再将线材放入橡皮圈内,松开手将其绑紧。然而,由于生产线上一个人需要包扎成百上千的线材,不断重复地将线材人工用上述方法进行包扎,生产人的手掌部因一直重复工作,不仅易因过度劳作而酸痛、无力,且会直接导致一段时间后工作效率变低。此外,目前也存在有部分全自动的绑线机。然而,该种绑线机对于小型的生产厂来说价格过于昂贵,且需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全自动绑线机在更换不同规格橡胶圈时,需要更换多个零部件,极其繁琐,灵活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捆扎装置,以解决传统扎线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采用以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装设于底座上的四撑开装置及控制开关,四所述撑开装置分别朝向四个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撑开装置包括气缸、伸缩杆、限位柱及气管装置,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一通孔,底座的四边顶部均设置有主安装槽及容置槽,所述气缸底部容置于所述主安装槽内,所述气管装置装设于气缸外侧面上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伸缩杆装设于气缸内并向外朝向底座中部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柱装设于伸缩杆的外侧端部,所述控制开关控制伸缩杆带动限位柱移动以将橡皮圈张开或将若干限位柱合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装设于底座上的四撑开装置及控制开关,四所述撑开装置分别朝向四个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撑开装置包括气缸、伸缩杆、限位柱及气管装置,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一通孔,底座的四边顶部均设置有主安装槽及容置槽,所述气缸底部容置于所述主安装槽内,所述气管装置装设于气缸外侧面上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伸缩杆装设于气缸内并向外朝向底座中部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柱装设于伸缩杆的外侧端部,所述控制开关控制伸缩杆带动限位柱移动以将橡皮圈张开或将若干限位柱合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朝下延伸于通孔内,且限位柱自顶部向自由端方向呈逐渐向外延伸设置,形成一向外扩张的限位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恒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英电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