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石工程采矿过程的运输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197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矿石工程采矿过程的运输机械,包括第一行走轮、装矿机构、装料斗、支撑腿、下料机构、支撑板、第二行走轮、滑杆、固定筒、把手杆、复位弹簧、滑板、限位圈及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下料时位于装料斗的内部矿石倒不完全时,推动位于把手杆内部的限位机构,实现了两个位于把手杆内部的滑杆向支撑板方向移动,进一步的位于滑板与限位圈之间的复位弹簧收缩,两个位于支撑板底部的第二行走轮伸出,当第二行走轮与支撑板呈“十”字形结构时停止转动,将两个限位机构固定,进一步的推动把手杆实现两个第二行走轮与地面滚动连接,那么在进料斗移动时将料腔内部的矿石全部倒出,操作方便、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矿石工程采矿过程的运输机械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机械,具体为一种用于矿石工程采矿过程的运输机械,属于矿石运输

技术介绍
矿石是指可从中提取有用组分或其本身具有某种可被利用的性能的矿物集合体。可分为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矿石中有用成分(元素或矿物)的单位含量称为矿石品位,金、铂等贵金属矿石用克/吨表示,其他矿石常用百分数表示。然而,目前的矿石工程采矿过程的运输劳动车在倒料的时候以轮轴为支点转动料斗实现将料斗的内部矿石倒出,由于料斗的转动角度有限,在转动料斗的时候料斗内部的矿石难以全面的倒出,需要重新的移动劳动车再次转动料斗进行倒料,操作复杂,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矿石工程采矿过程的运输机械,方便快速将料斗的内部矿石清理,省力。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矿石工程采矿过程的运输机械,包括两个第一行走轮及其安装在两个所述行走轮顶部的装矿机构,所述装矿机构包括装料斗及料腔,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所述装料斗,所述装料斗的顶部形成所述料腔,所述装料斗的两个侧面均安装有用于倒料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二行走轮、滑杆、固定筒、把手杆、复位弹簧、滑板及限位圈,所述装料斗的两个侧面边沿处相对焊接有所述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均焊接有所述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的侧壁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端部安装有与所述支撑板平行的所述第二行走轮,两个所述滑杆的表面焊接有所述限位圈,位于所述限位圈与所述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缠绕于所述滑杆的表面,两个所述装料斗的两个侧面相对安装有所述固定筒,两个所述固定筒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焊接有所述把手杆,两个呈圆柱形结构的所述滑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筒的内部,两个所述固定筒的表面设有用于对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限定的限位机构。优选的,为了实现在装料时对所述装料斗进行支撑,所述装矿机构还包括支撑腿,所述装料斗的底部拐角处焊接有所述支撑腿。优选的,为了避免所述第一行走轮在行走时所述支撑腿与地面碰撞,两个所述支撑腿呈长方形结构,且所述支撑腿背离所述装料斗的一端到所述装料斗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行走轮的最大半径。优选的,为了避免在上料时所述料斗倾斜,所述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的侧面与所述装料斗的侧壁平齐,且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的直径相等。优选的,为了实现对所述第二行走轮进行限位,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限位口及活动槽,两个所述把手杆的侧面均等距开设有所述限位口,连个所述把手杆的表面均开设有与若干所述限位口连通的所述活动槽,位于两个所述滑杆表面的所述限位板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槽的内部。优选的,为了避免所述限位板在所述限位口的内部脱落,所述限位板的侧呈弧形结构,且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口的宽度。优选的,为了避免所述限位板在所述第一行走轮行走时在所述限位口出脱落,两个所述把手杆的侧面均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拉板、滑槽及防护片,两个所述把手杆的内壁等距开设有与所述活动槽平行的截面呈“T”形结构的所述滑槽,若干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防护片,若干所述拉板嵌入所述滑槽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防护片的侧壁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下料时位于装料斗的内部矿石倒不完全时,推动位于把手杆内部的限位机构,实现了两个位于把手杆内部的滑杆向支撑板方向移动,进一步的位于滑板与限位圈之间的复位弹簧收缩,两个位于支撑板底部的第二行走轮伸出,当第二行走轮与支撑板呈“十”字形结构时停止转动,将两个限位机构固定,避免限位机构与把手杆脱离,进一步的推动把手杆实现两个第二行走轮与地面滚动连接,那么在进料斗移动时将料腔内部的矿石全部倒出,操作方便、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装料斗与下料机构的连接机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下料机构与限位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行走轮,2、装矿机构,21、装料斗,22、料腔,23、支撑腿,3、下料机构,31、支撑板,32、第二行走轮,33、滑杆,34、固定筒,35、把手杆,36、复位弹簧,37、滑板,38、限位圈,4、限位机构,41、限位板、42、限位口,43、活动槽,5、防护机构,51、拉板,52、滑槽,53、防护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用于矿石工程采矿过程的运输机械,包括两个第一行走轮1及其安装在两个行走轮1顶部的装矿机构2,装矿机构2包括装料斗21及料腔22,两个第一行走轮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装料斗21,装料斗21的顶部形成料腔22,装料斗21的两个侧面均安装有用于倒料的下料机构3,下料机构3包括支撑板31、第二行走轮32、滑杆33、固定筒34、把手杆35、复位弹簧36、滑板37及限位圈38,装料斗21的两个侧面边沿处相对焊接有支撑板31,两个支撑板31的底部均焊接有滑板37,两个滑板37的侧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33,两个滑杆33的端部安装有与支撑板31平行的第二行走轮32,两个滑杆33的表面焊接有限位圈38,位于限位圈38与滑板37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6,复位弹簧36缠绕于滑杆33的表面,两个装料斗21的两个侧面相对安装有固定筒34,两个固定筒34背离支撑板31的一端焊接有把手杆35,两个呈圆柱形结构的滑杆33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固定筒34的内部,两个固定筒34的表面设有用于对两个第二行走轮32限定的限位机构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装矿机构2还包括支撑腿23,装料斗21的底部拐角处焊接有支撑腿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支撑腿23呈长方形结构,且支撑腿23背离装料斗21的一端到装料斗21的距离小于第一行走轮1的最大半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第二行走轮32的侧面与装料斗21的侧壁平齐,且两个第二行走轮32的直径相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板41、限位口42及活动槽43,两个把手杆35的侧面均等距开设有限位口42,连个把手杆35的表面均开设有与若干限位口42连通的活动槽43,位于两个滑杆33表面的限位板4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活动槽43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限位板41的侧呈弧形结构,且两个限位板41的宽度小于限位口42的宽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把手杆35的侧面均安装有防护机构5,防护机构5包括拉板51、滑槽52及防护片53,两个把手杆35的内壁等距开设有与活动槽43平行的截面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矿石工程采矿过程的运输机械,包括两个第一行走轮(1)及其安装在两个所述行走轮(1)顶部的装矿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矿机构(2)包括装料斗(21)及料腔(22),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所述装料斗(21),所述装料斗(21)的顶部形成所述料腔(22),所述装料斗(21)的两个侧面均安装有用于倒料的下料机构(3),所述下料机构(3)包括支撑板(31)、第二行走轮(32)、滑杆(33)、固定筒(34)、把手杆(35)、复位弹簧(36)、滑板(37)及限位圈(38),所述装料斗(21)的两个侧面边沿处相对焊接有所述支撑板(31),两个所述支撑板(31)的底部均焊接有所述滑板(37),两个所述滑板(37)的侧壁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33),两个所述滑杆(33)的端部安装有与所述支撑板(31)平行的所述第二行走轮(32),两个所述滑杆(33)的表面焊接有所述限位圈(38),位于所述限位圈(38)与所述滑板(37)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复位弹簧(36),所述复位弹簧(36)缠绕于所述滑杆(33)的表面,两个所述装料斗(21)的两个侧面相对安装有所述固定筒(34),两个所述固定筒(34)背离所述支撑板(31)的一端焊接有所述把手杆(35),两个呈圆柱形结构的所述滑杆(33)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筒(34)的内部,两个所述固定筒(34)的表面设有用于对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32)限定的限位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石工程采矿过程的运输机械,包括两个第一行走轮(1)及其安装在两个所述行走轮(1)顶部的装矿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矿机构(2)包括装料斗(21)及料腔(22),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所述装料斗(21),所述装料斗(21)的顶部形成所述料腔(22),所述装料斗(21)的两个侧面均安装有用于倒料的下料机构(3),所述下料机构(3)包括支撑板(31)、第二行走轮(32)、滑杆(33)、固定筒(34)、把手杆(35)、复位弹簧(36)、滑板(37)及限位圈(38),所述装料斗(21)的两个侧面边沿处相对焊接有所述支撑板(31),两个所述支撑板(31)的底部均焊接有所述滑板(37),两个所述滑板(37)的侧壁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33),两个所述滑杆(33)的端部安装有与所述支撑板(31)平行的所述第二行走轮(32),两个所述滑杆(33)的表面焊接有所述限位圈(38),位于所述限位圈(38)与所述滑板(37)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复位弹簧(36),所述复位弹簧(36)缠绕于所述滑杆(33)的表面,两个所述装料斗(21)的两个侧面相对安装有所述固定筒(34),两个所述固定筒(34)背离所述支撑板(31)的一端焊接有所述把手杆(35),两个呈圆柱形结构的所述滑杆(33)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筒(34)的内部,两个所述固定筒(34)的表面设有用于对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32)限定的限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石工程采矿过程的运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矿机构(2)还包括支撑腿(23),所述装料斗(21)的底部拐角处焊接有所述支撑腿(23)。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驰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方吉承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