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15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均匀设置有转送带,工作台面下侧对应转送带设置有转送带动力机构,所述工作台面对应转送带上方设置有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下方均匀设置有喷嘴,所述工作台面侧边设置有釉料箱,喷嘴通过釉墨管与釉料箱连通,所述釉墨管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釉料的釉泵,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感应电眼和控制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结构简单,实现直多工位线喷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玻璃从转送带转送到感应电眼,釉泵开始运作把釉料箱的釉料输入到喷嘴进行喷出,可以进行直线多色喷墨,加工效率是平常加工的3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
本技术涉及玻璃喷墨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
技术介绍
玻璃是一种非晶体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是由玻璃膏融液逐渐冷却,度逐渐增大而获得的物质。当今社会,玻璃已经普及到了人民的生活当中,随处都可以见到玻璃产品,我们喝水的玻璃杯,玻璃窗,玻璃门,电脑显示器上的屏幕保护玻璃,以及玻璃建筑等等,我们就来说一说电子类、显示器类的玻璃是怎么样被玻璃加工厂加工而来的;彩釉玻璃是将无机釉料(又称油墨),印刷到玻璃表面,然后经烘干,钢化或热化加工处理,将釉料永久烧结于玻璃表面而得到一种耐磨,耐酸碱的装饰性玻璃产品。这种产品具有很高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它有许多不同的颜色和花纹,如条状、网状和电状图案等等。也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另行设计花纹。玻璃加工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喷墨,尤其是彩釉玻璃需要进行喷墨加工,传统的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相对落后,不能实现釉墨的多工位直线喷墨,而且传统喷墨输出结构不方便综合控制,专利技术人综合考虑,推出了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均匀设置有转送带,工作台面下侧对应转送带设置有转送带动力机构,所述工作台面对应转送带上方设置有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下方均匀设置有喷嘴,所述工作台面侧边设置有釉料箱,喷嘴通过釉墨管与釉料箱连通,所述釉墨管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釉料的釉泵,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感应电眼和控制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面上侧侧边设置有定位块。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支架外侧中部设置有支架高度调节口。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台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输入和输出的主程序控制器、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输入模块包括启动开关模块、红外光电感应模块和急停控制模块;启动开关模块用于设备工作开启开/关;红外光电感应模块用于红外感应输入控制皮带夹紧、釉泵启动与关闭、釉墨输出;急停控制模块用于应急开关。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输出模块包括釉墨输出模块、皮带夹紧模块、釉泵启动模块和转送控制模块;釉墨输出模块用于釉墨输出端控制,皮带夹紧模块用于玻璃转送过程进行定位控制;釉泵启动模块玻璃经过红外感应开启釉泵把釉墨输送到喷嘴;转送控制模块用于转送玻璃控制。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源输入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结构简单,实现直多工位线喷墨;本技术中玻璃从转送带转送到感应电眼,釉泵开始运作把釉料箱的釉料输入到喷嘴进行喷出,可以进行直线多色喷墨,加工效率是平常加工的3倍以上;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输入和输出的主程序控制器、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方便综合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的控制系统框图。图中:1、釉墨管;2、移动支架;3、喷嘴;4、支架高度调节口;5、控制台;6、转送带动力机构;7、定位块;8、工作台面;9、感应电眼;10、转送带;101、釉泵;102、釉料箱;11、主程序控制器模块;12、启动开关模块;13、红外感应模块;14、急停控制模块;15、电源输入模块;16、釉墨输出模块;17、皮带夹紧模块;18、釉泵启动模块;19、转送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包括工作台面8,所述工作台面8上均匀设置有转送带10,工作台面8下侧对应转送带10设置有转送带10动力机构6,所述工作台面8对应转送带10上方设置有移动支架2,所述移动支架2下方均匀设置有喷嘴3,所述工作台面8侧边设置有釉料箱102,喷嘴3通过釉墨管1与釉料箱102连通,所述釉墨管1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釉料的釉泵101,所述工作台面8上设置有感应电眼9和控制台5;所述工作台面8上侧侧边设置有定位块7;所述移动支架2外侧中部设置有支架高度调节口4;所述控制台5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输入和输出的主程序控制器103、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包括启动开关12模块、红外光电感应模块13和急停控制模块14;启动开关12模块用于设备工作开启开/关;红外光电感应模块13用于红外感应13输入控制皮带夹紧17、釉泵启动与关闭、釉墨输出模块16;急停控制模块14用于应急开关;所述输出模块包括釉墨输出模块16、皮带夹紧模块17、釉泵启动模块18和转送控制模块19;釉墨输出模块16用于釉墨输出端控制,皮带夹紧模块17用于玻璃转送过程进行定位控制;釉泵启动模块18玻璃经过红外感应开启釉泵101把釉墨输送到喷嘴3;转送控制模块19用于转送玻璃控制。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源输入模块15,电源输入模块15用于给主程序设备提供电。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结构简单,实现直多工位线喷墨;本技术中玻璃从转送带转送到感应电眼,釉泵开始运作把釉料箱的釉料输入到喷嘴进行喷出,可以进行直线多色喷墨,加工效率是平常加工的3倍以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基于现有玻璃喷墨机的控制原理主要包括控制输入和输出的主程序控制器、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包括启动开关模块12、红外光电感应模块13和急停控制模块14;启动开关模块12用于设备工作开启开/关;红外光电感应模块13用于红外感应13输入控制皮带夹紧17、釉泵启动18与关闭、釉墨输出模块16;急停控制模块14用于应急开关;所述输出模块包括釉墨输出模块16、皮带夹紧模块17、釉泵启动模块18和转送控制模块19;釉墨输出模块16用于釉墨输出端控制,皮带夹紧模块17用于玻璃转送过程进行定位控制;釉泵启动模块18玻璃经过红外感应开启釉泵101把釉墨输送到喷嘴3;转送控制模块19用于转送玻璃控制;方便综合控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包括工作台面(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8)上均匀设置有转送带(10),工作台面(8)下侧对应转送带(10)设置有转送带(10)动力机构(6),所述工作台面(8)对应转送带(10)上方设置有移动支架(2),所述移动支架(2)下方均匀设置有喷嘴(3),所述工作台面(8)侧边设置有釉料箱(102),喷嘴(3)通过釉墨管(1)与釉料箱(102)连通,所述釉墨管(1)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釉料的釉泵(101),所述工作台面(8)上设置有感应电眼(9)和控制台(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包括工作台面(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8)上均匀设置有转送带(10),工作台面(8)下侧对应转送带(10)设置有转送带(10)动力机构(6),所述工作台面(8)对应转送带(10)上方设置有移动支架(2),所述移动支架(2)下方均匀设置有喷嘴(3),所述工作台面(8)侧边设置有釉料箱(102),喷嘴(3)通过釉墨管(1)与釉料箱(102)连通,所述釉墨管(1)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釉料的釉泵(101),所述工作台面(8)上设置有感应电眼(9)和控制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8)上侧侧边设置有定位块(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直线喷墨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2)外侧中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孟金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耀皮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