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油墨溶剂挥发的凹版印刷机油墨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150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凹版印刷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减少油墨溶剂挥发的凹版印刷机油墨槽装置,解决了目前墨槽易造成溶剂挥发,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印刷版辊版周过大或过小时受限制的问题,其包括印刷版辊,所述印刷版辊下侧连接有墨槽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墨槽主体能够上下前后移动,从而调节墨槽主体与印刷版辊的距离,有效的避免印刷版辊版周过大时,限制该结构的使用;通过防挥发挡板自由移动至印刷版辊附近,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油墨暴露在空气中,能有效降低印刷过程中油墨溶剂的挥发,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且操作方便,同时避免了印刷版辊版周过小时,该结构不能有效防止溶剂的挥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油墨溶剂挥发的凹版印刷机油墨槽装置
本技术属于凹版印刷机
,具体为一种可减少油墨溶剂挥发的凹版印刷机油墨槽装置。
技术介绍
凹版印刷机是使用凹版进行印刷的机器,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而空白部分与印版滚筒的外圆在同一平面上。现有凹版印刷机用墨槽暴露在空气中,易造成溶剂挥发,造成环境污染,印刷操作环境恶劣,另外,现有的墨槽由于档板位置固定,当印刷版辊版周过大时,则会限制装置的使用,须将档板拆除,当印刷版辊版周过小时,不能有效防止溶剂的挥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少油墨溶剂挥发的凹版印刷机油墨槽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墨槽易造成溶剂挥发,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印刷版辊版周过大或过小时受限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油墨溶剂挥发的凹版印刷机油墨槽装置,包括印刷版辊,所述印刷版辊下侧连接有墨槽主体,墨槽主体内部填充有油墨,油墨上部相对于印刷版辊下端滚动连接有递墨辊,墨槽主体一端固定连接有后挡板,墨槽主体另一端连接有前挡板,前挡板一端相对于墨槽主体两侧壁均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挥发挡板,防挥发挡板与固定架通过锁紧手柄活动连接,墨槽主体下端两侧均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壳体、隔板、蜗杆、手轮、蜗轮、丝杆和斜板,壳体内部上侧连接有隔板,隔板上侧相对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蜗杆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连接有手轮,蜗杆一侧啮合连接有蜗轮,蜗轮上端中部贯穿连接有丝杆,丝杆延伸至隔板下端,丝杆上端延伸至壳体上端连接有斜板,斜板与墨槽主体连接。优选的,所述后挡板和防挥发挡板端口处均卡接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隔板上端和壳体上端相对于丝杆贯穿处均开设有通孔,隔板上端的通孔内部嵌设有滚珠轴承座。优选的,所述丝杆下端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缓冲垫。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端中部开设有腰型槽,锁紧手柄位于腰型槽内。优选的,所述手轮外部套设有增大摩擦的防滑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转动手轮使得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进而丝杆能够上下运动,再配合斜板与墨槽主体的倾斜连接,使得墨槽主体能够前后移动,从而调节墨槽主体与印刷版辊的距离,有效的避免印刷版辊版周过大时,限制该结构的使用;(2)、通过转动锁紧手柄将防挥发挡板进行松紧,使得防挥发挡板能够在固定架内滑动,自由移动至印刷版辊附近,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油墨暴露在空气中,能有效降低印刷过程中油墨溶剂的挥发,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且操作方便,同时避免了印刷版辊版周过小时,该结构不能有效防止溶剂的挥发;(3)、通过在后挡板和防挥发挡板端口处连接的橡胶垫,能够有效的防止后挡板和防挥发挡板与印刷版辊接触并损伤印刷版辊。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挥发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印刷版辊;2、墨槽主体;3、油墨;4、递墨辊;5、后挡板;6、前挡板;7、固定架;8、防挥发挡板;9、锁紧手柄;10、调节机构;11、壳体;12、隔板;13、蜗杆;14、手轮;15、蜗轮;16、丝杆;17、斜板;18、橡胶垫;19、滚珠轴承座;20、限位块;2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印刷版辊1,印刷版辊1下侧连接有墨槽主体2,用于盛放油墨3,墨槽主体2内部填充有油墨3,油墨3上部相对于印刷版辊1下端滚动连接有递墨辊4,墨槽主体2一端固定连接有后挡板5,墨槽主体2另一端连接有前挡板6,通过后挡板5和前挡板6能够将墨槽主体2上端两侧罩住,减小油墨3飞溅,前挡板6一端相对于墨槽主体2两侧壁均连接有固定架7,固定架7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挥发挡板8,防挥发挡板8与固定架7通过锁紧手柄9活动连接,通过转动锁紧手柄9能够将防挥发挡板8进行松紧,使得防挥发挡板8能够在固定架7内滑动,自由移动至印刷版辊1附近,可最大程度减少油墨3暴露在空气中,墨槽主体2下端两侧均连接有调节机构10,调节机构10包括壳体11、隔板12、蜗杆13、手轮14、蜗轮15、丝杆16和斜板17,壳体11内部上侧连接有隔板12,隔板12上侧相对于壳体11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13,蜗杆13一端延伸至壳体11外部连接有手轮14,蜗杆13一侧啮合连接有蜗轮15,蜗轮15上端中部贯穿连接有丝杆16,丝杆16延伸至隔板12下端,丝杆16上端延伸至壳体11上端连接有斜板17,斜板17与墨槽主体2连接,通过转动手轮14使得蜗杆13与蜗轮15啮合传动,进而丝杆16能够上下运动,再配合斜板17与墨槽主体2的倾斜连接,使得墨槽主体2能够前后移动,从而调节墨槽主体2与印刷版辊1的距离。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后挡板5和防挥发挡板8端口处均卡接有橡胶垫18,能够有效的防止后挡板5和防挥发挡板8与印刷版辊1接触并损伤印刷版辊1。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隔板12上端和壳体11上端相对于丝杆16贯穿处均开设有通孔21,隔板12上端的通孔21内部嵌设有滚珠轴承座19,便于将蜗轮15支撑,同时便于丝杆16在滚珠轴承座19内上下活动。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丝杆16下端连接有限位块20,限位块20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缓冲垫,限位块20便于限制丝杆16运动位置,缓冲垫能够避免限位块20与隔板12或壳体11下端碰撞损伤。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固定架7上端中部开设有腰型槽,锁紧手柄9位于腰型槽内,便于锁紧手柄9在腰型槽内横向运动,使得防挥发挡板8进一步微调。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手轮14外部套设有增大摩擦的防滑套。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根据油墨3在墨槽主体2内的液面高度,调节由于与印刷版辊1之间的距离,通过转动手轮14使得蜗杆13与蜗轮15啮合传动,进而丝杆16能够上下运动,再配合斜板17与墨槽主体2的倾斜连接,使得墨槽主体2能够前后移动,从而调节了墨槽主体2与印刷版辊1的距离,使得递墨辊4浸入油墨3内,将油墨3递送至印刷版辊1,同时,有效的避免印刷版辊1版周过大时,限制该结构的使用,调节墨槽主体2与印刷版辊1距离后,由于油墨3液面裸露在空气中的部位较大,通过转动锁紧手柄9将防挥发挡板8进行松紧,使得防挥发挡板8能够在固定架7内滑动,自由移动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少油墨溶剂挥发的凹版印刷机油墨槽装置,包括印刷版辊(1),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版辊(1)下侧连接有墨槽主体(2),墨槽主体(2)内部填充有油墨(3),油墨(3)上部相对于印刷版辊(1)下端滚动连接有递墨辊(4),墨槽主体(2)一端固定连接有后挡板(5),墨槽主体(2)另一端连接有前挡板(6),前挡板(6)一端相对于墨槽主体(2)两侧壁均连接有固定架(7),固定架(7)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挥发挡板(8),防挥发挡板(8)与固定架(7)通过锁紧手柄(9)活动连接,墨槽主体(2)下端两侧均连接有调节机构(10),调节机构(10)包括壳体(11)、隔板(12)、蜗杆(13)、手轮(14)、蜗轮(15)、丝杆(16)和斜板(17),壳体(11)内部上侧连接有隔板(12),隔板(12)上侧相对于壳体(11)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13),蜗杆(13)一端延伸至壳体(11)外部连接有手轮(14),蜗杆(13)一侧啮合连接有蜗轮(15),蜗轮(15)上端中部贯穿连接有丝杆(16),丝杆(16)延伸至隔板(12)下端,丝杆(16)上端延伸至壳体(11)上端连接有斜板(17),斜板(17)与墨槽主体(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油墨溶剂挥发的凹版印刷机油墨槽装置,包括印刷版辊(1),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版辊(1)下侧连接有墨槽主体(2),墨槽主体(2)内部填充有油墨(3),油墨(3)上部相对于印刷版辊(1)下端滚动连接有递墨辊(4),墨槽主体(2)一端固定连接有后挡板(5),墨槽主体(2)另一端连接有前挡板(6),前挡板(6)一端相对于墨槽主体(2)两侧壁均连接有固定架(7),固定架(7)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挥发挡板(8),防挥发挡板(8)与固定架(7)通过锁紧手柄(9)活动连接,墨槽主体(2)下端两侧均连接有调节机构(10),调节机构(10)包括壳体(11)、隔板(12)、蜗杆(13)、手轮(14)、蜗轮(15)、丝杆(16)和斜板(17),壳体(11)内部上侧连接有隔板(12),隔板(12)上侧相对于壳体(11)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13),蜗杆(13)一端延伸至壳体(11)外部连接有手轮(14),蜗杆(13)一侧啮合连接有蜗轮(15),蜗轮(15)上端中部贯穿连接有丝杆(16),丝杆(16)延伸至隔板(12)下端,丝杆(16)上端延伸至壳体(11)上端连接有斜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刚杨小明谢琴朱礼彬段绘叶姜维李研研
申请(专利权)人:松裕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