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签生产用印刷设备
本技术涉及标签生产
,具体为一种标签生产用印刷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各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商业及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各类商品的辨别及物流转运的识别都需要用到特定标识,而在各种标注用品中,标签的使用最为广泛,然而现有的标签印刷设备多为平板印刷,印刷时易出现晕墨,效率较低且成本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标签生产用印刷设备,采用辊轮式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制,且设有自动输送装置,印制速度较快且印制清晰,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标签生产用印刷设备,包括箱体、进料装置和印刷装置;箱体:所述箱体包含外壳、增高块和墨盒卡槽,所述外壳的内部为中空,且外壳的左右两侧面为开放式设计,所述增高块置于外壳的内部底面左侧,增高块的内部设有开槽,且增高块的内部开槽中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显示面穿过外壳显露在外,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墨盒卡槽为U形卡槽,墨盒卡槽的开口向前,且墨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签生产用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进料装置(2)和印刷装置(3);/n箱体(1):所述箱体(1)包含外壳(101)、增高块(102)和墨盒卡槽(103),所述外壳(101)的内部为中空,且外壳(101)的左右两侧面为开放式设计,所述增高块(102)置于外壳(101)的内部底面左侧,增高块(102)的内部设有开槽,且增高块(102)的内部开槽中还设有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的显示面穿过外壳(101)显露在外,控制器(1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墨盒卡槽(103)为U形卡槽,墨盒卡槽(103)的开口向前,且墨盒卡槽(103)置于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签生产用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进料装置(2)和印刷装置(3);
箱体(1):所述箱体(1)包含外壳(101)、增高块(102)和墨盒卡槽(103),所述外壳(101)的内部为中空,且外壳(101)的左右两侧面为开放式设计,所述增高块(102)置于外壳(101)的内部底面左侧,增高块(102)的内部设有开槽,且增高块(102)的内部开槽中还设有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的显示面穿过外壳(101)显露在外,控制器(1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墨盒卡槽(103)为U形卡槽,墨盒卡槽(103)的开口向前,且墨盒卡槽(103)置于外壳(101)的上表面左侧;
进料装置(2):所述进料装置(2)包含正向电机(201)、螺纹辊(202)、传送带(203)和平辊(204),所述正向电机(201)置于增高块(102)的前侧开槽内,且正向电机(201)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螺纹辊(202)置于增高块(102)的上边左侧,螺纹辊(202)的辊轴两端与外壳(101)的前后两侧面转动连接,且螺纹辊(202)的辊轴前端上的链轮与正向电机(201)的输出轴上的链轮链传动连接,所述平辊(204)置于增高块(102)的上边右侧,平辊(204)的辊轴两端与外壳(101)的前后两侧面转动连接,平辊(204)为被动辊,且平辊(204)与螺纹辊(202)的辊面通过传送带(203)传动连接;
印刷装置(3):所述印刷装置(3)包含反向电机(301)、印刷辊(302)、涂墨刷(303)和电子流量控制阀(304),所述反向电机(301)置于增高块(102)的前侧开槽内的正向电机(201)的右侧,且反向电机(301)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印刷辊(302)置于传送带(203)的上方,印刷辊(302)的辊轴两端与外壳(101)的前后两侧面转动连接,且印刷辊(302)的辊轴前端上的链轮与反向电机(301)的输出轴上的链轮链传动连接,所述涂墨刷(303)置于外壳(101)的内部上表面下侧,涂墨刷(303)的刷头表面与印刷辊(302)的辊面相接触,所述电子流量控制阀(304)置于外壳(101)的上表面开槽内,且电子流量控制阀(304)的出墨孔与涂墨刷(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维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帆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