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紧凑的管翅式吸附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02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紧凑的管翅式吸附床,用于制冷技术领域。包括:传热管,固定板,围板,翅片,吸附剂,金属丝网,弹簧,定距管。若干翅片和两块固定板套接于传热管上,其中两块固定板分别置于若干翅片形成的翅片组的两端,并采用胀接工艺胀紧;固定板与传热管之间也采用胀接工艺胀紧;围板与固定板之间采用点焊连接;吸附剂紧密填充在相连翅片之间,并被固定板和围板限制在吸附床内;翅片与两端的固定板都冲有传热管孔和传质管孔,金属丝网卷成管状并插入固定板和翅片的传质孔内,与弹簧一起组成传质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翅片拓展了传热面积,减小了吸附剂层的厚度;通过高密度的传质通道增强了吸附床的传质能力,减小了传质压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附床,具体是一种高效紧凑的管翅式吸附床,用于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吸附床是吸附式制冷中最为重要的组件之一,保证其良好的传热传质性能和较小的热容是吸附床设计的关键。要使吸附床获得良好的传热传质性能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小吸附剂的传热和传质尺度。目前在吸附床的传热强化方面,通常从吸附剂和传热面积两个方面进行。吸附剂的导热系数很低,与绝热材料差不多,对其传热的强化一般采用固化和高导热材料添加等方法,但是这些措施往往会增加吸附床内部的传质阻力。扩展面积是一种增强吸附床换热能力并能工业化生产的有效技术,在液体加热和冷却的吸附床一般只在吸附剂侧添加翅片,而以气体加热冷却的吸附床一般在气体侧和吸附剂侧均设翅片。吸附床内翅片的形式、结构和布置方式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与传质通道的组合优劣决定了吸附床的传热和传质性能。在吸附床的传质强化方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吸附剂内部尽可能多地设置传质通道,但是传质通道的设置通常会增加传热强化的难度,削弱吸附床的传热能力,增大了吸附床的体积。经文献检索发现,T.Miltkau等人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紧凑的管翅式吸附床,包括:传热管(1),固定板(2),围板(3),翅片(4),吸附剂(5),金属丝网(6),弹簧(7),其特征在于,若干翅片(4)和两块固定板(2)套接于传热管(1)上,其中两块固定板(2)分别置于若干翅片(4)形成的翅片组的两端,并采用胀接工艺胀紧,固定板(2)与传热管(1)之间也胀紧,围板(3)与固定板(2)之间采用点焊连接,吸附剂(5)紧密填充在相连翅片(4)之间,并被固定板(2)和围板(3)限制在吸附床(5)内,翅片(4)与两端的固定板(2)都冲有传热管孔和传质管孔,金属丝网(6)卷成管状并插入固定板(2)和翅片(4)的传质孔内,与弹簧(7)一起组成传质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再忠王如竹窦卫东王德昌孙文哲王炎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