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013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装设有第一打磨机构,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第一打磨轮、与第一打磨轮连接的转动组件、驱动转动组件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的移动组件以及驱动移动组件在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装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均固定于机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能自动进行铸铁件的打磨,有效提高铸铁件的生产良率以及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进而减少由于打磨的粉尘造成的人体健康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
本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是指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
技术介绍
用铁水铸造而成的物品统称为铸铁件,铸铁件通常具有较大的硬度。铸铁件质量对机械产品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例如,机床铸件的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直接影响机床的精度保持寿命;各类泵的叶轮、壳体以及液压件内腔的尺寸、型线的准确性和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泵和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能量消耗和气蚀的发展等;内燃机缸体、缸盖、缸套、活塞环、排气管等铸铜件的强度和耐激冷激热性,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寿命。而压铸件,大多数都是不含铁的,例如锌、铜、铝、镁、铅、锡以及铅锡合金以及它们的合金,硬度相对较软,因而,用于制作压铸件亦或打磨压铸件的机器设备,一般不适用于铸铁件,另外由于铸铁件的外型复杂,毛刺一致性差,铸铁件的打磨清理工序大多只能采用人工打磨,这容易造成铸铁件的打磨质量不稳定,打磨效果差等问题,市面上也有少量的打磨机器,采用第一打磨轮自动转动的方式来打磨铸铁件,但第一打磨轮与铸铁件难以配合好,如两者接触力度的控制如果不得当,也容易造成打磨效果不符合要求,质量不稳定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设置有移动组件,可通过移动组件控制第一打磨轮在水平方向移动,进而适当调整铸铁件与第一打磨轮之间接触的力度,即调整铸铁件与第一打磨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防止由于打磨力度不同而出现铸铁件的质量不一的问题,有效提高铸铁件的生产良率以及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装设有第一打磨机构,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第一打磨轮、与第一打磨轮连接的转动组件、驱动转动组件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的移动组件以及驱动移动组件在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活动装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均固定于机架上。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板、装设于机架上的第一滑轨、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以及与滑板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与滑板连接,所述滑槽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滑板靠近第一打磨轮的一端与转动组件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板上开设有滑动口,所述机架上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机架连接,固定块的另一端设于滑动口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固定块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安装座、固定于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气缸以及装设于滑板上并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块,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滑板之间装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机架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第一链轮以及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套设于转轴外部并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打磨轮固定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链轮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组件与安装壳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的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与安装壳之间装设有滚珠轴承。优选的,所述第一打磨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装设于机架上的第二安装座、固定于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一支撑板、装设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滑轨、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固定于第二滑块顶部的第二驱动块、用于驱动第二驱动块和第二滑块移动的第二气缸、与第一支撑板连接并用于固定第二气缸的第二支撑板以及与第二驱动块连接的挡块。所述机架上还活动装设有第二打磨机构,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包括有用于打磨产品的第二打磨轮。优选的,所述第二打磨轮的厚度小于第一打磨轮的厚度。优选的,所述第一打磨轮和第一打磨轮均为金刚砂轮。优选的,所述第一打磨机构的下方装设有第一回收槽,所述第二打磨机构下方装设有第二回收槽,所述第一回收槽和第二回收槽的底部分别设有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第一打磨机构的第一打磨轮自动转动,将铸铁件与第一打磨轮接触进行打磨,当铸铁件与第一打磨轮接触的打磨力度较大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移动组件在水平方向移动,移动组件带动第一打磨轮进行移动,适当调整第一打磨轮与铸铁件之间的接触力度,即调整铸铁件与第一打磨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防止由于打磨力度不同而出现铸铁件的质量不一的问题。该可调节第一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能自动进行铸铁件的打磨,有效提高铸铁件的生产良率以及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进而减少由于打磨的粉尘造成的人体健康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右视图。图5为图2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滚珠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三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机架,2-第一打磨机构,21-第一打磨轮,22-转动组件,221-转轴,222-第一链轮,223-安装壳,224-滚珠轴承,23-第一驱动组件,231-第一驱动电机,232-第二链轮,233-同步带,24-移动组件,241-滑板,242-第一滑轨,243-第一滑块,244-滑槽,245-滑动口,246-固定块,25-第二驱动组件,251-第一安装座,252-第一气缸,253-第一驱动块,254-连接板,26-第一回收槽,27-通道,3-第二打磨机构,31-第二回收槽,32-第二打磨轮,4-第三驱动组件,41-第二安装座,42-第一支撑板,43-第二滑轨,44-第二滑块,45-第二驱动块,46-第二气缸,47-第二支撑板,48-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装设有第一打磨机构2,所述第一打磨机构2包括第一打磨轮21、与第一打磨轮21连接的转动组件22、驱动转动组件22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23、与转动组件22连接的移动组件24以及驱动移动组件24在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25,所述移动组件24活动装设于机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以及第二驱动组件25均固定于机架1上。具体地,该打磨机的工作原理为:第一打磨机构2的第一驱动组件23驱动转动组件22转动,转动组件22带动第一打磨轮21旋转,当第一打磨机构2的第一打磨轮21开始旋转后,先将铸铁件移动到第一打磨轮21上进行打磨;第一打磨机构2可以通过移动组件24移动调整第一打磨轮21的位置,如铸铁件在第一打磨机构2打磨时,由于每一个铸铁件的体积都会有着稍许的不同,若铸铁件的体积较大,由于机械手11移动的行程是不变的,因此会导致铸铁件与第一打磨轮21接触时铸铁件与第一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装设有第一打磨机构,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第一打磨轮、与第一打磨轮连接的转动组件、驱动转动组件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的移动组件以及驱动移动组件在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活动装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均固定于机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装设有第一打磨机构,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第一打磨轮、与第一打磨轮连接的转动组件、驱动转动组件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的移动组件以及驱动移动组件在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活动装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均固定于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板、装设于机架上的第一滑轨、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以及与滑板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与滑板连接,所述滑槽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滑板靠近第一打磨轮的一端与转动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上开设有滑动口,所述机架上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机架连接,固定块的另一端设于滑动口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固定块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安装座、固定于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气缸以及装设于滑板上并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块,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滑板之间装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机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第一链轮以及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套设于转轴外部并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打磨轮固定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链轮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组件与安装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嘉禾美优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