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扭簧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988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把手扭簧装配工装,包括用于固定把手本体的把手固定块,把手本体两侧设有把手限位块,在扭簧上方固定有导轨平板,导轨平板上设有导轨和两个与扭簧位置相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穿过扭簧的轴,轴上套有轴承,轴承外周向固定有齿轮;滑条和导轨配合,滑条上固接有两个齿条;齿条和齿轮啮合;轴承下端设有用于扭转扭簧的扭簧扳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快捷方便的扭转扭簧以装配扭簧至把手上;(2)扭簧装配角度可控;(3)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易于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把手扭簧装配工装
本技术涉及扭簧装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把手扭簧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扭簧即扭转弹簧,属于螺旋弹簧。扭转弹簧可以存储和释放角能量,或者通过绕簧体中轴旋转力臂以静态固定到某一装置。扭转弹簧的端部被对固定到其他组件,当其他组件绕着弹簧中心旋转时,该弹簧将他们拉回初始位置,产生扭矩或旋转力。把手内含扭簧,装配扭簧时需要将扭簧扭紧后安装进把手的扭簧槽内。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扭簧装配装置”,其公告号CN108032071A,包括滑动主板和设置在滑动主板的收口模具、定位盘、夹紧盘,收口模具具有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通路,通路的下端具有对准扭簧座的型腔轮廓的仿形开口,定位盘具有形状与释放状态的扭簧相仿的中心孔,夹紧盘具有一带缺口的中心环,中心环套设在中心孔内,扭簧的本体位于中心环内,当夹紧盘旋转时,扭簧的固定端柄抵紧在中心孔的一端侧壁上,扭簧的活动端柄由中心环的一个缺口端面朝向固定端柄推动,中心环的另一个缺口端面同步转动,以使扭簧的固定端柄、活动端柄均位于缺口内,并且在扭簧整体处于收口模具的通路的范围内,由一具有多个分瓣的压头沿纵向穿过收口模具的通路向下从仿形开口压入扭簧座的型腔轮廓中。以上专利未针对把手的形状设计特定的固定结构,不适用于本技术需要的装配环境和装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扭簧装配装置未针对把手的形状设计特定的固定结构,无法满足把手扭簧装配的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把手扭簧装配工装,针对把手的形状设计特定的固定结构,适用于把手扭簧的装配环境和装配要求,且结构简单稳定,扭簧装配角度可控,装配时间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把手扭簧装配工装,包括用于固定把手本体的把手固定块,把手本体两侧设有把手限位块,在扭簧上方固定有导轨平板,导轨平板上设有导轨和两个与扭簧位置相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穿过扭簧的轴,轴上套有轴承,轴承外周向固定有齿轮;滑条和导轨配合,滑条上固接有两个齿条;齿条和齿轮啮合;轴承下端设有用于扭转扭簧的扭簧扳条。把手固定块为长条状,上表面和把手本体的形状相适配,用于限制把手本体在一个方向上的位置。把手限位块位于把手本体两侧,用于限制把手本体在侧边上的位置。这样把手本体被固定在工装上,不会因外力产生移动。把手本体扭簧的装配部位朝上,装配时配合上方的穿过扭簧的轴。把手本体上方的导轨平板固接于整个工装的支架上,通孔内设有轴、轴承和齿轮。轴的形状不是一般的圆柱形,轴的侧面设有平面,便于轴和轴承周向固定。轴承的内环套在轴上,轴承外环和齿轮平键连接,也是保证轴承外环和齿轮周向固定。这样齿轮和轴可以相对转动,而齿轮和轴承下端的扭簧扳条相对固定。同一侧的齿轮和同一侧的齿条啮合,而两根齿条由于扭簧装配部位的位置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故在滑条上的位置也有所不同,齿条和各自啮合的齿轮位置相对应。齿条随着滑条在导轨平板上滑动时会控制齿轮转动。扭簧扳条和轴承为一体成型结构,扭簧扳条会随着轴承转动而转动,从而将扭簧延伸出来的的端头转动预定的角度,方便装配。作为优选,滑条和所述导轨之间为滑动连接,滑动连接结构截面为榫卯形状。导轨为两条卯状长槽,滑条底部为和导轨相适配的两条榫状凸起。导轨和滑条互相嵌合,不易脱出。作为优选,通孔外围设有用于通过扭簧扳条的弧形孔。通孔内有向内的用于限位轴的限位环凸,扭簧扳条从轴承下端延伸出,故设计适配与扭簧扳条预定活动范围的弧形孔用于通过扭簧扳条。作为优选,扭簧扳条下端设有用于防止扭簧端头脱离的三角槽。扭簧扳条随着轴承转动时其下端将和扭簧的端头接触,为了防止打滑或者扭簧扭转不到位特设计三角槽以扣住扭簧的端头,使扭簧的端头稳定的扭转至预定角度,完成装配。作为优选,两个齿条和各自啮合的齿轮位置相对应。由于扭簧扭转的角度需要严格的控制,故将齿条的长度限定,而由于顶视下扭簧装配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故两个齿条的位置也不同。这样才能严格控制扭簧扭转的角度。作为优选,滑条远离齿轮的一端轴向固接有气缸。滑条由气缸控制,气缸的行程可以调节,这样就可以控制齿条运动的距离,以此来控制齿轮转动的角度,从而控制扭簧扳条带动扭簧转动的角度。而气缸反应灵敏,方便控制,十分适合用于控制齿条。作为优选,滑条远离齿轮的一端设有轴孔,轴孔一侧设有用于快拆的缺口。气缸的轴端头设有圆盘状凸起,将与轴孔内形状相适配,这样气缸和滑条实现轴向固接。轴孔一侧设置缺口,需要拆卸时,将气缸的轴从缺口中取出,即实现了快拆。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快捷方便的扭转扭簧以装配扭簧至把手上;(2)扭簧装配角度可控;(3)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易于拆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顶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齿轮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导轨平板的结构示意图。1-把手固定块、2-把手限位块、3-扭簧、4-齿轮、5-齿条、6-滑条、7-导轨平板、8-气缸、9-轴承、10-扭簧扳条、11-把手本体、12-轴、13-通孔、14-弧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把手扭簧装配工装,包括把手固定块1为长条状,上表面和把手本体11的形状相适配,用于限制把手本体11在一个方向上的位置。把手限位块2位于把手本体11两侧,用于限制把手本体11在侧边上的位置。这样把手本体11被固定在工装上,不会因外力产生移动。把手本体11扭簧的装配部位朝上,装配时配合上方的穿过扭簧3的轴12。把手本体11上方的导轨平板7固接于整个工装的支架上,通孔13内设有轴12、轴承9和齿轮4。轴12的形状不是一般的圆柱形,轴12的侧面设有平面,便于轴12和轴承9周向固定。轴承9的内环套在轴12上,轴承9外环和齿轮4平键连接,也是保证轴承9外环和齿轮4周向固定。这样齿轮4和轴12可以相对转动,而齿轮4和轴承9下端的扭簧扳条10相对固定。同一侧的齿轮4和同一侧的齿条5啮合,而两根齿条5由于扭簧3装配部位的位置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故在滑条6上的位置也有所不同,齿条5和各自啮合的齿轮4位置相对应。由于扭簧3扭转的角度需要严格的控制,故将齿条5的长度限定,而由于顶视下扭簧3装配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故两个齿条5的位置也不同。这样才能严格控制扭簧3扭转的角度。滑条6由气缸8控制,气缸8的行程可以调节,这样就可以控制齿条5运动的距离,以此来控制齿轮4转动的角度,从而控制扭簧扳条10带动扭簧3转动的角度。而气缸8反应灵敏,方便控制,十分适合用于控制齿条5。齿条5随着滑条6在导轨平板7上滑动时会控制齿轮4转动。扭簧扳条10和轴承9为一体成型结构,扭簧扳条10会随着轴承9转动而转动,从而将扭簧3延伸出来的的端头转动预定的角度,方便装配。扭簧扳条10会随着轴承9转动时其下端将和扭簧3的端头接触,为了防止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把手扭簧装配工装,包括用于固定把手本体(11)的把手固定块(1),把手本体(11)两侧设有把手限位块(2),其特征是,在扭簧(3)上方固定有导轨平板(7),导轨平板(7)上设有导轨和两个与扭簧(3)位置相对应的通孔(13),通孔(13)内设有穿过扭簧(3)的轴(12),轴(12)上套有轴承(9),轴承(9)外周向固定有齿轮(4);滑条(6)和导轨配合,滑条(6)上固接有两个齿条(5);齿条(5)和齿轮(4)啮合;轴承(9)下端设有用于扭转扭簧(3)的扭簧扳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扭簧装配工装,包括用于固定把手本体(11)的把手固定块(1),把手本体(11)两侧设有把手限位块(2),其特征是,在扭簧(3)上方固定有导轨平板(7),导轨平板(7)上设有导轨和两个与扭簧(3)位置相对应的通孔(13),通孔(13)内设有穿过扭簧(3)的轴(12),轴(12)上套有轴承(9),轴承(9)外周向固定有齿轮(4);滑条(6)和导轨配合,滑条(6)上固接有两个齿条(5);齿条(5)和齿轮(4)啮合;轴承(9)下端设有用于扭转扭簧(3)的扭簧扳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把手扭簧装配工装,其特征是,滑条(6)和所述导轨之间为滑动连接,滑动连接结构截面为榫卯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立锋魏家烨赵新聪王欢李向阳陈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