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箍强化薄壁换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87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箍强化薄壁换热管,属于新型换热元件,其特点是:在管体上有规则地分布向管内凹入的环箍,管壁厚δ是内径d的2~3.5%,管外径D与管内径d之比小于1.3,环箍节距P与管内径d之比为0.25~0.45。其优点在于,传热系数高,流阻又不大,用其组成的换热器,不泄漏、不堵塞、体积小、换热能力大、易加工、成本低。(*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新型换热元件。现有技术中,长期应用的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壁厚,内壁光滑,传热系数低,易结垢。板式换热器虽然传热系数高,但也易结垢堵塞,且受密封件限制,不耐高温、高压,易泄漏。近几年出现了波纹管换热器,用波纹强化换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波纹过密,波高过高,对传热和流阻的综合影响欠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箍强化薄壁换热管,以优化的环箍形状及相应尺寸,实现管内介质充分扰动,阻止附面层增厚,达到完全的湍流传热,但又不过分地扰动而无谓地增大流阻,因此,传热系数高,流阻又不大。既克服了换热光管传热系数低、易结垢的缺陷,又能弥补普通波纹管波纹过密、波高过高,换热综合效果欠佳的不足。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在薄壁管体上成型出有规则分布的向内凹入的环箍,优化的尺寸范围为δ/d=0.02~0.035;D/d<1.3;P/d=0.25~0.45,环箍剖面可为弧形 、半园形 或梯形 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其传热系数是普通光管的3~5倍,而流阻却没有明显的增加。用其组成的换热器耐高温(≤400℃),耐高压(≤6.4MPa)不泄漏,不堵塞、体积小,换热能力大,同时容易加工制做,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环箍强化薄壁换热管结构图。实施例单位毫米以二十根一米长的不锈钢材质的环箍强化薄壁换热管,制作列管换热器一台,换热面积为1.57米2,换热管的结构为D=25、δ=0.7、d=22、P=7,环箍剖面为内凹半园形,δ/d=0.027、D/d≌1.14、P/d=0.32,使用效果很好。权利要求1.一种环箍强化薄壁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在薄壁管体上有规则地分布向管内凹入的环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产品,其特征在于管壁厚δ是内径d的2~3.5%,管外径D与管内径d之比小于1.3,环箍节距P与管内径d之比为0.25~0.45。专利摘要一种环箍强化薄壁换热管,属于新型换热元件,其特点是在管体上有规则地分布向管内凹入的环箍,管壁厚δ是内径d的2~3.5%,管外径D与管内径d之比小于1.3,环箍节距P与管内径d之比为0.25~0.45。其优点在于,传热系数高,流阻又不大,用其组成的换热器,不泄漏、不堵塞、体积小、换热能力大、易加工、成本低。文档编号F28F1/10GK2237830SQ95220169公开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董侠云, 张卫国 申请人:北京兴达波纹管制造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箍强化薄壁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在薄壁管体上有规则地分布向管内凹入的环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侠云张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兴达波纹管制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