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藻加工用粉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84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藻加工用粉碎装置,涉及螺旋藻技术领域,包括粉碎罐,所述粉碎罐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密封轴承,所述粉碎罐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腿,所述粉碎罐的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电热杆启动对原料进行加热干燥,旋转电机带动转动轴和第二斜齿轮转动,在第一斜齿轮的作用下使烘干转筒转动,在进料刀的作用下,使原料向右侧翻转移动进行烘干,从排料口下落,转动轴转动带动击打锥和切割刀转动,击打锥将下落原料进行打击分散切割刀进行切割,避免螺旋藻湿气大易粘连,导致其粉碎时间较长,缩短了其粉碎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藻加工用粉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螺旋藻
,具体是一种螺旋藻加工用粉碎装置。
技术介绍
螺旋藻是多细胞藻体,圆柱形螺旋状的丝状体,单生或集群聚生,藻丝直径5-10μm,先端钝形,螺旋数2-7个,藻体可以颤动和旋转运动,常像围绕着一个纵轴似地很快旋转,向前爬行,细胞内含物均匀,无真正的细胞核,藻体为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胶质鞘无或只有极薄的鞘,并有规则螺旋状,以形成藻殖段繁殖,无异形胞和后壁孢子,由于体内的藻红素和藻蓝素等的数量不同,而呈现不同体色,如蓝绿色、黄绿色或紫红色等,并有纤弱的横隔壁,属原核生物的简单繁殖方式,可直接分裂。粉碎作为螺旋藻加工的必备工序之一,在螺旋藻粉碎的过程中,因螺旋藻湿气大易粘连,导致其粉碎时间较长,从而降低了其粉碎效率。为此,我们提供了螺旋藻加工用粉碎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旋藻加工用粉碎装置,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螺旋藻加工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罐,所述粉碎罐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密封轴承,所述粉碎罐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腿,所述粉碎罐的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阀门,所述第一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烘干转筒,所述烘干转筒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二密封轴承,所述第二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粉碎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柱,且支撑柱远离粉碎罐的一端与进料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烘干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的进料刀,所述烘干转筒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三密封轴承,所述第三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右端与粉碎罐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热杆,所述烘干转筒右端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料口,所述烘干转筒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粉碎罐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第四密封轴承,所述第四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顶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顶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且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向啮合,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切割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脚垫,每个所述脚垫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定位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罐的上表面开设有整圈的排气口,每个所述排气口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击打锥,且击打锥位于烘干转筒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刷毛,且刷毛与粉碎罐的内底壁相接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聚料斗,且聚料斗呈喇叭状。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是一种螺旋藻加工用粉碎装置,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处,作出如下几点改进,通过电热杆启动对原料进行加热干燥,旋转电机带动转动轴和第二斜齿轮转动,在第一斜齿轮的作用下使烘干转筒转动,在进料刀的作用下,使原料向右侧翻转移动进行烘干,从排料口下落,转动轴转动带动击打锥和切割刀转动,击打锥将下落原料进行打击分散切割刀进行切割,避免螺旋藻湿气大易粘连,导致其粉碎时间较长,缩短了其粉碎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粉碎罐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粉碎罐主视图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烘干转筒主视图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排气口;2、粉碎罐;3、支撑柱;4、聚料斗;5、进料管;6、第一斜齿轮;7、第二密封轴承;8、烘干转筒;9、第一密封轴承;10、支撑腿;11、阀门;12、定位孔;13、排料管;14、脚垫;15、排料口;16、旋转电机;17、防护网;18、定位杆;19、击打锥;20、切割刀;21、刮板;22、刷毛;23、转动轴;24、进料刀;25、电热杆;26、第三密封轴承;27、第二斜齿轮;28、第四密封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螺旋藻加工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罐2,粉碎罐2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密封轴承9,粉碎罐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腿10,粉碎罐2的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料管13,排料管13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阀门11,第一密封轴承9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烘干转筒8,烘干转筒8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二密封轴承7,第二密封轴承7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进料管5,粉碎罐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柱3,且支撑柱3远离粉碎罐2的一端与进料管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烘干转筒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的进料刀24,烘干转筒8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三密封轴承26,第三密封轴承26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的定位杆18,定位杆18的右端与粉碎罐2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杆1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热杆25,烘干转筒8右端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料口15,烘干转筒8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6;粉碎罐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6,定位杆18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第四密封轴承28,第四密封轴承28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3,且转动轴23的顶端与旋转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轴23顶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27,且第二斜齿轮27与第一斜齿轮6向啮合,转动轴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切割刀20。其中,每个支撑腿10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脚垫14,每个脚垫1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定位孔12。其中,粉碎罐2的上表面开设有整圈的排气口1,每个排气口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7。其中,转动轴23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击打锥19,且击打锥19位于烘干转筒8的下方。其中,转动轴2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刮板21,刮板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刷毛22,且刷毛22与粉碎罐2的内底壁相接触。其中,进料管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聚料斗4,且聚料斗4呈喇叭状。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一种螺旋藻加工用粉碎装置,将旋转电机16和电热杆25与电源相连通,首先从进料管5倒入物料进入烘干转筒8的内部,电热杆25通电启动对原料进行加热干燥,旋转电机16带动转动轴23和第二斜齿轮27转动,在第一斜齿轮6的作用下使烘干转筒8转动,在进料刀24的作用下,使原料向右侧翻转移动进行烘干,从排料口15下落,转动轴23转动带动击打锥19和切割刀20转动,击打锥19将下落原料进行打击分散切割刀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藻加工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罐(2)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密封轴承(9),所述粉碎罐(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腿(10),所述粉碎罐(2)的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料管(13),所述排料管(13)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阀门(11),所述第一密封轴承(9)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烘干转筒(8),所述烘干转筒(8)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二密封轴承(7),所述第二密封轴承(7)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进料管(5),所述粉碎罐(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柱(3),且支撑柱(3)远离粉碎罐(2)的一端与进料管(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烘干转筒(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的进料刀(24),所述烘干转筒(8)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三密封轴承(26),所述第三密封轴承(26)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的定位杆(18),所述定位杆(18)的右端与粉碎罐(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1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热杆(25),所述烘干转筒(8)右端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料口(15),所述烘干转筒(8)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6);/n所述粉碎罐(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6),所述定位杆(18)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第四密封轴承(28),所述第四密封轴承(28)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3),且转动轴(23)的顶端与旋转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3)顶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27),且第二斜齿轮(27)与第一斜齿轮(6)向啮合,所述转动轴(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切割刀(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藻加工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罐(2)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密封轴承(9),所述粉碎罐(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腿(10),所述粉碎罐(2)的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料管(13),所述排料管(13)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阀门(11),所述第一密封轴承(9)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烘干转筒(8),所述烘干转筒(8)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二密封轴承(7),所述第二密封轴承(7)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进料管(5),所述粉碎罐(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柱(3),且支撑柱(3)远离粉碎罐(2)的一端与进料管(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烘干转筒(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的进料刀(24),所述烘干转筒(8)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三密封轴承(26),所述第三密封轴承(26)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的定位杆(18),所述定位杆(18)的右端与粉碎罐(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1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热杆(25),所述烘干转筒(8)右端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料口(15),所述烘干转筒(8)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6);
所述粉碎罐(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6),所述定位杆(18)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第四密封轴承(28),所述第四密封轴承(28)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3),且转动轴(23)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周杨志兰谭荣华任俊杨雪许瑞珂朱莲英宁玮陈春
申请(专利权)人:丽江格林斯通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