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导电糊释放装置及其穿戴式除颤仪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754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糊释放装置及其穿戴式除颤仪。该导电糊释放装置包括推杆和具有第一容纳腔的底座,第一容纳腔内放置有呈柔性的导电糊容纳袋,导电糊容纳袋上连接有柔性导管,柔性导管上安装有电磁阀,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具有导向槽的导向块以及具有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的顶盖,第一通孔的截面积大于导向槽的截面积,导向块位于第二容纳腔内,推杆依次贯穿导向槽和第一通孔,推杆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和与导电糊容纳袋配合的第二凸起,位于第一凸起和导向块之间的推杆上套设有弹簧,第一凸起顶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铁,第二容纳腔顶部安装有与第一电磁铁相对、且极性相同的第二电磁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糊释放装置及其穿戴式除颤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糊释放装置及其穿戴式除颤仪。
技术介绍
穿戴式除颤仪是通过检测心律是否存在异常(异常情况如室颤等),并检测到心律存在异常后控制除颤电极工作而自动对用户进行及时除颤的仪器。目前穿戴式除颤仪的除颤电极均位于穿戴式设备的内表面而与用户皮肤直接接触。并且普遍采用提前在除颤电极上涂覆导电糊涂层,以便于能量导入用户体内的方式。而导电糊涂覆一段时间后,其导能效果大大降低,降低了穿戴式除颤仪的除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除颤效果更佳的导电糊释放装置及其穿戴式除颤仪。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导电糊释放装置,其包括推杆和具有第一容纳腔的底座,第一容纳腔内放置有呈柔性的导电糊容纳袋,导电糊容纳袋上连接有延伸至底座外的柔性导管,柔性导管上安装有电磁阀,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具有导向槽的导向块以及具有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的顶盖,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之间通过第一通孔连通,第一通孔的截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导电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10)和具有第一容纳腔的底座(8),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放置有呈柔性的导电糊容纳袋(7),所述导电糊容纳袋(7)上连接有延伸至底座(8)外的柔性导管(9),所述柔性导管(9)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底座(8)的顶部安装有具有导向槽的导向块(5)以及具有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的顶盖(2),所述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之间通过第一通孔(11)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的截面积大于导向槽的截面积,所述导向块(5)位于第二容纳腔内,所述推杆(10)依次贯穿导向槽和第一通孔(11),所述推杆(10)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3)和与导电糊容纳袋(7)配合的第二凸起(6...

【技术特征摘要】
1.导电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10)和具有第一容纳腔的底座(8),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放置有呈柔性的导电糊容纳袋(7),所述导电糊容纳袋(7)上连接有延伸至底座(8)外的柔性导管(9),所述柔性导管(9)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底座(8)的顶部安装有具有导向槽的导向块(5)以及具有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的顶盖(2),所述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之间通过第一通孔(11)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的截面积大于导向槽的截面积,所述导向块(5)位于第二容纳腔内,所述推杆(10)依次贯穿导向槽和第一通孔(11),所述推杆(10)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3)和与导电糊容纳袋(7)配合的第二凸起(6),位于第一凸起(3)和导向块(5)之间的推杆(10)上套设有弹簧(4),所述第一凸起(3)顶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铁(12),所述第二容纳腔顶部安装有与第一电磁铁(12)相对、且极性相同的第二电磁铁(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与顶盖(2)之间通过底座(8)上设置的外螺纹和顶盖(2)上设置的内螺纹连接;所述导向块(5)与底座(8)之间通过底座(8)顶部设置的环形凹槽和导向块(5)底部设置的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的环形凸起卡合连接,所述导向块(5)顶部与第二容纳腔顶部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管(9)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刘琦刘颖谭家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