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75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1
一种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涉及一种消毒器具,所述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底面均为弧形底边,在所述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的外侧面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弧形底边相适配的按压硅胶垫,所述按压硅胶垫与所述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为一体式结构,在所述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后端均设有插接孔,所述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通过粘接条粘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医用镊子上套接一次性硅胶软杆,不仅可实现镊子与消毒棉的分离式夹取,规避了镊子端部受到污染以及镊子端部直接接触孕妇会阴部位造成孕妇不适的情况,而且还可方便医务人员进行高效、方便的会阴部位消毒操作,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毒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在对孕妇进行产前或产后检查以及产妇分娩后或者流产手术后,都需要先对孕妇的会阴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中交叉感染或引发其他并发症。目前的常用的消毒方法是是采用消毒后的镊子夹取消毒棉,蘸取消毒液后对会阴部位进行反复擦拭,在擦拭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更换沾有消毒液的棉球,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然而这种消毒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消毒需要医务人员反复更换夹取消毒棉,操作麻烦;二是在夹取消毒棉过程中,需要镊子夹取适量的消毒棉一侧,在夹取过程中夹取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正常的消毒操作,因此很容易出现医务人员反复夹取的情况;三是在夹取消毒棉进行消毒过程中,镊子端部很容易触碰到孕妇会阴部位,不仅容易给孕妇带来不适,而且容易造成划伤;四是在更换消毒棉球过程中镊子反复使用,镊子端部接触的细菌较多,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需要反复对镊子进行多次消毒处理,费时费力。为了解决上述镊子夹取消毒棉进行消毒的不便,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消毒刷,通过采用刷毛与消毒液一体式的设计,在使用时通过挤压消毒液容腔将消毒液直接挤出至刷毛上对孕妇会阴部位进行消毒处理,这种方式虽然规避了传统采用镊子反复夹取消毒棉的繁琐不便操作,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大问题,由于消毒刷的刷毛是与孕妇会阴部位接触,这就使得刷毛必须采用十分柔软的材质,而柔软的刷毛在被消毒液浸湿后必然会粘连在一起,影响使用,另外,在用消毒刷消毒过程中,孕妇会阴部位细菌、污物会黏附在刷毛上,清理时由于与柔软纤细的刷毛黏附在一起,很难进行快速有效的清理,若不及时进行清理,在后续消毒过程中刷毛上黏附的上细菌、污物会反复与孕妇会阴部位接触,导致消毒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现如今急需一种能够帮助医务人员进行方便有效的消毒处理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本技术通过在医用镊子上套接一次性硅胶软杆,不仅可实现镊子与消毒棉的分离式夹取,规避了镊子端部受到污染以及镊子端部直接接触孕妇会阴部位造成孕妇不适的情况,而且还可方便医务人员进行高效、方便的会阴部位消毒操作,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包括左硅胶软杆、右硅胶软杆和粘接条,所述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底面均为弧形底边,在所述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的外侧面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弧形底边相适配的按压硅胶垫,所述按压硅胶垫与所述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为一体式结构,在所述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后端均设有插接孔,所述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通过粘接条粘接连接。所述的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所述的粘接条由直杆和扳柄组成,在所述直杆前端上部设有扳柄,所述粘接条通过直杆两侧壁分别与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的两相对面上沿粘接连接。所述的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在所述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的两相对面上沿均设有圆弧过渡,在所述直杆两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的两相对面上沿的圆弧过渡相适配的弧面。所述的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所述的插接孔的孔径小于医用镊子端部的直径。所述的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所述插接孔的深度至少为五厘米。所述的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在所述左硅胶软杆内侧面底部设有与所述弧形底边相适配的侧楞A,在所述右硅胶软杆内侧面底部设有与所述左硅胶软杆内侧面底部的侧楞A相错的侧楞B。所述的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所述的左硅胶软杆、右硅胶软杆、按压硅胶垫、侧楞A和侧楞B均为一次性医用硅胶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通过设置卡套在医用镊子端部的左硅胶软杆和右硅胶软杆,不仅可实现对镊子端部的防污染保护,而且还可避免医用镊子在消毒使用过程中端部直接接触到孕妇会阴部位造成孕妇不适或意外划伤。通过设置圆弧底边,使得医务人员在对患者会阴部位消毒时,左、右硅胶软杆之间夹持的消毒棉能够更为方便有效的贴合孕妇会阴部位进行消毒,规避了传统镊子夹取消毒棉只能进行点压式消毒的弊端。通过设置按压硅胶垫,可实现对左、右硅胶软杆之间的消毒棉下部进行均匀的按压展平,不仅使得消毒棉能够充分贴合孕妇会阴部位进行消毒,而且增大了消毒面积,提高了消毒效率。通过设置小于医用镊子端部的插接孔,在医用镊子插接时,利用医用硅胶自身的弹性插接孔扩张镊子端部插入,待镊子端部插入后自动回缩贴合在镊子端部表面,实现镊子端部与左、右硅胶软杆的过盈配合。本技术通过在医用镊子上套接一次性硅胶软杆,不仅可实现镊子与消毒棉的分离式夹取,规避了镊子端部受到污染以及镊子端部直接接触孕妇会阴部位造成孕妇不适的情况,而且还可方便医务人员进行高效、方便的会阴部位消毒操作,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给孕妇的会阴部位消毒提供了极大便利,本技术为一次性用品,安装使用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硅胶软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硅胶软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粘接条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硅胶软杆,2.右硅胶软杆,3.粘接条,4.插接孔,5.弧形底边,6.按压硅胶垫,7.圆弧过渡,8.侧楞A,9.侧楞B,10.直杆,11.扳柄,12.弧面,13.镊子。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结合附图1~5所给出的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底面均为弧形底边5,所述的弧形底边5为四分之一圆弧,在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的外侧面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弧形底边5相适配的按压硅胶垫6,所述按压硅胶垫6与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为一体式结构,在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后端均设有孔径小于医用镊子端部直径的插接孔4,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能够稳固的套接在镊子13端部,所述插接孔4的深度至少为五厘米,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通过粘接条3粘接连接,所述的粘接条3由直杆10和扳柄11组成,在所述直杆10前端上部设有扳柄11,所述粘接条3通过直杆10两侧壁分别与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的两相对面上沿粘接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粘接条3能够轻便的从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之间撕扯下来,在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的两相对面上沿均设有圆弧过渡7,在所述直杆10两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的两相对面上沿的圆弧过渡7相适配的弧面12,制作时只需在粘贴条3两侧的弧面12涂抹少量胶水或者只在粘接条3两侧弧面12的中后部涂抹胶水,再将粘接条3卡放在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包括左硅胶软杆(1)、右硅胶软杆(2)和粘接条(3),其特征是: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底面均为弧形底边(5),在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的外侧面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弧形底边(5)相适配的按压硅胶垫(6),所述按压硅胶垫(6)与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为一体式结构,在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后端均设有插接孔(4),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通过粘接条(3)粘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包括左硅胶软杆(1)、右硅胶软杆(2)和粘接条(3),其特征是: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底面均为弧形底边(5),在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的外侧面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弧形底边(5)相适配的按压硅胶垫(6),所述按压硅胶垫(6)与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为一体式结构,在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后端均设有插接孔(4),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通过粘接条(3)粘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粘接条(3)由直杆(10)和扳柄(11)组成,在所述直杆(10)前端上部设有扳柄(11),所述粘接条(3)通过直杆(10)两侧壁分别与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2)的两相对面上沿粘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妇产科用消毒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左硅胶软杆(1)和右硅胶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菊菊李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