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壳体的顶部中端设置有入药口,所述入药口上螺纹连接有封盖,所述壳体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给药瓶,所述给药瓶与所述封盖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给药瓶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的外侧且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所述单向阀一与所述给药瓶的顶部通过管道一连接,所述给药瓶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出药口。有益效果:该装置能够方便进行携带,且防护性与密封性良好,同时能够有效控制给药量。
A portable medicine delivery devi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c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肿瘤科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一样,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分为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和肿瘤外科等,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肿瘤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目前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综合治疗的时代,临床实践证明现阶段采用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常难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除一些早期肿瘤和个别特殊类型的肿瘤以外,绝大多数肿瘤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药物辅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医药物辅助大多采用口服的方式,内科给药装置是中医肿瘤内科重要的医疗器械之一,但是存在携带不便,不能够控制药量的情况。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壳体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壳体的顶部中端设置有入药口,所述入药口上螺纹连接有封盖,所述壳体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给药瓶,所述给药瓶与所述封盖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给药瓶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的外侧且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所述单向阀一与所述给药瓶的顶部通过管道一连接,所述套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二,所述给药瓶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出药口。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口一、导液管、连接口二、管道二、阀门一和阀门二,所述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口一,所述封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导液管与所述连接口一相通,所述给药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口二,所述连接口一与所述连接口二之间通过管道二连接,所述连接口一上连接有阀门一,所述连接口二上连接有阀门二。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上连接有水位观察窗。进一步的,所述给药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刻度线。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一靠近所述给药瓶顶部的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圈。进一步的,所述出药口上连接有阀门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能够方便进行携带,且防护性与密封性良好,避免携带过程中出现破损或者漏液的情况发生,同时能够有效控制给药量,方便患者按照药量服用。(2)、连接机构能够使壳体内的药液进入给药瓶内,水位观察窗方便观察壳体内部水位的情况,刻度线方便控制给药瓶内的药量,防水透气膜避免给药瓶内的液体通过管道一进入到套筒内。(3)、限位圈用于限制活塞的活动范围,避免活塞脱离套筒内部,阀门三能够封闭出药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中给料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防护套;3、把手;4、入药口;5、封盖;6、给药瓶;7、套筒;8、活塞;9、连接杆;10、连接块;11、单向阀一;12、管道一;13、单向阀二;14、出药口;15、连接口一;16、导液管;17、连接口二;18、管道二;19、阀门一;20、阀门二;21、水位观察窗;22、刻度线;23、防水透气膜;24、限位圈;25、阀门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请参阅图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2,所述防护套2上连接有水位观察窗21,水位观察窗21方便观察壳体1内部水位的情况,所述壳体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把手3便于手提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端设置有入药口4,所述入药口4上螺纹连接有封盖5,所述壳体1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给药瓶6,需要说明的是,给药瓶6的位置与把手3是错位的,给药瓶6不会影响把手3的旋转,所述给药瓶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刻度线22,刻度线22方便控制给药瓶6内的药量,所述给药瓶6与所述封盖5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对于连接机构需要说明一下,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口一15、导液管16、连接口二17、管道二18、阀门一19和阀门二20,所述封盖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口一15,所述封盖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液管16,所述导液管16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所述导液管16与所述连接口一15相通,所述给药瓶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口二17,所述连接口一15与所述连接口二17之间通过管道二18连接,所述连接口一15上连接有阀门一19,所述连接口二17上连接有阀门二20;所述给药瓶6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内部设有活塞8,活塞8与套筒7内壁相匹配,所述活塞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远离所述活塞8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7的外侧且与连接块10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圈24,限位圈24用于限制活塞8的活动范围,避免活塞8脱离套筒7内部,连接杆9能够穿过限位圈24,所述套筒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11,所述单向阀一11与所述给药瓶6的顶部通过管道一12连接,所述管道一12靠近所述给药瓶6顶部的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23,防水透气膜23避免给药瓶6内的液体通过管道一12进入到套筒7内,所述套筒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二13,所述给药瓶6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出药口14,所述出药口14上连接有阀门三25,阀门三25能够封闭出药口14。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应用时,一开始封盖5上的连接口一15不与管道二18连接,先通过入药口4将药液注入壳体1内部,随后将封盖5封住入药口4,此时导液管16位于壳体1内部,随后将管道二18与连接口一15连接,当需要给药的时候,将阀门一19和阀门二20打开,上下移动连接块10,连接块10通过连接杆9带动活塞8移动,当活塞8向上移动的时候,给药瓶6内的空气通过管道一12和单向阀一11进入到套筒7内,当活塞8向下移动的时候,套筒7内的空气通过单向阀二13被排出,此时给药瓶6处于负压状态,壳体1内的药液能够通过导液管16和管道二18进入到给药瓶6内,通过给药瓶6上的刻度线22知晓给药瓶6内的液体容量,防水透气膜23避免给药瓶6内的液体通过管道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2),所述壳体(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端设置有入药口(4),所述入药口(4)上螺纹连接有封盖(5),所述壳体(1)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给药瓶(6),所述给药瓶(6)与所述封盖(5)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给药瓶(6)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内部设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远离所述活塞(8)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7)的外侧且与连接块(10)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11),所述单向阀一(11)与所述给药瓶(6)的顶部通过管道一(12)连接,所述套筒(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二(13),所述给药瓶(6)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出药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2),所述壳体(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端设置有入药口(4),所述入药口(4)上螺纹连接有封盖(5),所述壳体(1)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给药瓶(6),所述给药瓶(6)与所述封盖(5)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给药瓶(6)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内部设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远离所述活塞(8)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7)的外侧且与连接块(10)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11),所述单向阀一(11)与所述给药瓶(6)的顶部通过管道一(12)连接,所述套筒(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二(13),所述给药瓶(6)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出药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口一(15)、导液管(16)、连接口二(17)、管道二(18)、阀门一(19)和阀门二(20),所述封盖(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口一(15),所述封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丽,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