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俊丽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70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壳体的顶部中端设置有入药口,所述入药口上螺纹连接有封盖,所述壳体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给药瓶,所述给药瓶与所述封盖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给药瓶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的外侧且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所述单向阀一与所述给药瓶的顶部通过管道一连接,所述给药瓶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出药口。有益效果:该装置能够方便进行携带,且防护性与密封性良好,同时能够有效控制给药量。

A portable medicine delivery devi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c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肿瘤科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一样,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分为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和肿瘤外科等,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肿瘤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目前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综合治疗的时代,临床实践证明现阶段采用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常难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除一些早期肿瘤和个别特殊类型的肿瘤以外,绝大多数肿瘤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药物辅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医药物辅助大多采用口服的方式,内科给药装置是中医肿瘤内科重要的医疗器械之一,但是存在携带不便,不能够控制药量的情况。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壳体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2),所述壳体(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端设置有入药口(4),所述入药口(4)上螺纹连接有封盖(5),所述壳体(1)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给药瓶(6),所述给药瓶(6)与所述封盖(5)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给药瓶(6)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内部设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远离所述活塞(8)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7)的外侧且与连接块(10)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的底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2),所述壳体(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端设置有入药口(4),所述入药口(4)上螺纹连接有封盖(5),所述壳体(1)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给药瓶(6),所述给药瓶(6)与所述封盖(5)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给药瓶(6)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内部设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远离所述活塞(8)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7)的外侧且与连接块(10)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11),所述单向阀一(11)与所述给药瓶(6)的顶部通过管道一(12)连接,所述套筒(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二(13),所述给药瓶(6)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出药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口一(15)、导液管(16)、连接口二(17)、管道二(18)、阀门一(19)和阀门二(20),所述封盖(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口一(15),所述封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丽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