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707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安装有若干弹簧,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加热层,所述保温层的顶部设置有斜面,所述外壳体的外壁上固定有两个挂绳固定块,两个所述挂绳固定块之间连接有挂绳,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圆孔。所述保温层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保温层的厚度为1‑3厘米。该输液瓶套可对输液瓶进行加热,可适应多尺寸的瓶体。解决了每次输液前均需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输液瓶套才能给病人输液的问题,节约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
本技术涉及输液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
技术介绍
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近两年,我国过度输液的现象有所好转,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输液滥用的问题依然存在。2016年2月,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药师协会等七家机构专家建议,对于一些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多发病,可通过医保拒付手段进行控制;同时,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输液。总之,输液安全专家共识出台后,药学等学科的专家也将为临床医生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滥用输液的弊端;同时还将为患者进行科普,让更多的患者"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当护理人员给病人输液时,需要先将输液瓶放入配套的输液瓶套中,然后才能挂到输液架上为病人输液。目前用于输液的输液瓶的容量从50ml到500ml不等,每种输液瓶必须使用与之相对应的输液瓶套,输液瓶套大容易漏出,输液瓶套小又放不进去,因此每次输液前均需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输液瓶套才能给病人输液,浪费时间降低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紧急情况下可能贻误最佳治疗时间,同时每种容量的输液瓶均需生产一种对应的输液瓶套,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另外在寒冷的冬季,输液时手部往往会感觉冰凉,影响输液速度。因此需要一种可加热的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加热的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安装有若干弹簧,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加热层,所述保温层的顶部设置有斜面,所述外壳体的外壁上固定有两个挂绳固定块,两个所述挂绳固定块之间连接有挂绳,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圆孔。优选地,上述的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其中所述加热层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优选地,上述的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其中所述保温层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优选地,上述的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其中每个所述弹簧的最大弹力不超过20N。优选地,上述的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其中所述弹簧未受力时的长度为2-5厘米。优选地,上述的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其中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1-3厘米。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输液瓶套时,保温层的顶部设置有斜面,将输液瓶从斜面处放入瓶套内,在放入的过程中,输液瓶将加热层以及保温层向外挤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对保温层施加一个反向的弹力,从而将输液瓶夹紧,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圆孔,输液瓶的瓶口卡在圆孔处。在此过程中输液瓶的瓶体越大,弹簧的形变越大。在使用过程中加热层可对输液瓶加热,保温层可对输液瓶内的液体起到保温作用,避免天气寒冷对输液产生影响。该输液瓶套可对输液瓶进行加热,可适应多尺寸的瓶体。解决了每次输液前均需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输液瓶套才能给病人输液的问题,节约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图中:1、外壳体;2、弹簧;3、挂绳固定块;4、挂绳;5、加热层;6、保温层;7、斜面;8、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6。保温层6与外壳体1之间安装有若干弹簧2,每个弹簧2的最大弹力不超过20N。弹簧2未受力时的长度为2-5厘米,避免体积过大造成不便。保温层6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保温层6的厚度为1-3厘米。适于在弹簧2的弹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将瓶套内的吊瓶夹紧,保持吊瓶竖直向下。在将输液瓶放入瓶套内的过程中,输液瓶将加热层5以及保温层6向外挤压,弹簧2发生弹性形变,弹簧2对保温层6施加一个反向的弹力,从而将瓶套内的吊瓶夹紧,保持吊瓶竖直向下。目前用于输液的输液瓶的容量从50ml到500ml不等,每种输液瓶必须使用与之相对应的输液瓶套,输液瓶套大容易漏出,输液瓶套小又放不进去。在该瓶套中,输液瓶的瓶体越大,弹簧2的形变越大,从而适应了多种不同尺寸的输液瓶。解决了每次输液前均需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输液瓶套才能给病人输液的问题,节约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温层6上设置有加热层5,加热层5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电热丝与外部电源连接,加热层5适于给输液瓶内的液体加热。保温层6的顶部设置有斜面7,适于输液瓶放入瓶套内。外壳体1的外壁上固定有两个挂绳固定块3,两个挂绳固定块3之间连接有挂绳4,适于将输液瓶挂在支架上。外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圆孔8,适于输液瓶的瓶口卡在圆孔8处。在使用该输液瓶套时,保温层6的顶部设置有斜面7,将输液瓶从斜面7处放入瓶套内,在放入的过程中,输液瓶将加热层5以及保温层6向外挤压,弹簧2发生弹性形变,对保温层6施加一个反向的弹力,从而将输液瓶夹紧,外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圆孔8,输液瓶的瓶口卡在圆孔8处。在此过程中输液瓶的瓶体越大,弹簧2的形变越大,从而适应了多种不同尺寸的输液瓶。在使用过程中加热层5可对输液瓶加热,保温层6可对输液瓶内的液体起到保温作用,避免天气寒冷对输液产生影响。该输液瓶套可对输液瓶进行加热,可适应多尺寸的瓶体。解决了每次输液前均需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输液瓶套才能给病人输液的问题,节约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6)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安装有若干弹簧(2),所述保温层(6)上设置有加热层(5),所述保温层(6)的顶部设置有斜面(7),所述外壳体(1)的外壁上固定有两个挂绳固定块(3),两个所述挂绳固定块(3)之间连接有挂绳(4),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圆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6)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安装有若干弹簧(2),所述保温层(6)上设置有加热层(5),所述保温层(6)的顶部设置有斜面(7),所述外壳体(1)的外壁上固定有两个挂绳固定块(3),两个所述挂绳固定块(3)之间连接有挂绳(4),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圆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多尺寸瓶体的输液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5)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月华
申请(专利权)人: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