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贴及艾灸材料悬置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70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艾灸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小罐式艾灸贴,包括筒状的罐体,罐体内悬置有艾灸材料,罐体下部设置有收灰隔网和粘接件,所述罐体侧面无孔,罐体顶面为活性炭透气滤烟面。其顶面不仅可以过滤艾烟、吸附艾油、去异味,而且整个顶面透气滤烟,形成气流微循环,实现不采用其他任何透气孔与外界连通,即可保障内部艾灸材料的有效燃烧和热量释放,减少艾热散失,提高艾热利用率。同时,公开了一种艾灸材料悬置座,尤其适用于本申请部分实施方式的小罐式艾灸贴,具有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安装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艾灸贴及艾灸材料悬置座
本技术涉及艾灸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小罐式艾灸贴及适用于该艾灸贴的艾灸材料悬置座。
技术介绍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和改善微循环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贴,是一种辅助艾灸的器材,以其小巧、轻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深受艾灸人士和生产厂家的青睐。目前,市场上流行和常见的艾灸贴,大多采用锥形腔体结构的底座,在其顶部插置倒流烟艾柱,底座周侧开设透气烟孔的形式结构,如公开号为CN207024267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艾灸贴,公开号为304206703S的专利文献公开的艾灸贴,等等,诸如此类,其艾柱裸露在外,一方面不安全,存在触碰烫伤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艾热利用率非常低,艾烟刺鼻,长期使用,不利用灸者呼吸系统的健康。也有部分艾灸贴将艾柱设置于器具内部,但都在器具侧部开设有透气通孔,艾热利用率虽然相对提高了,但艾热依然容易随气流从透气通孔流失,并且难以避免艾烟的散出,给灸者造成不良的空气环境,影响环境内人员的呼吸道健康,特别是侧灸时,艾灸贴处于横放状态,透气通孔出烟量更大,更刺鼻。专利技术人在多年从事艾产品及艾灸器具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经验基础上,创新设计了一种小罐式艾灸贴,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罐式艾灸贴,具有滤烟、除异味、艾烟不外散的特点,并且具有艾热不易散失、艾热利用率高、节省艾灸耗材,以及制作简便、生产使用成本低的特点。同时,本申请提供一种艾灸材料悬置座,尤其适用于本申请部分实施方式的小罐式艾灸贴,具有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安装使用方便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艾灸贴,包括筒状的罐体,罐体内悬置有艾柱、艾粒等艾灸材料,罐体下部设置有收灰隔网和粘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侧面无孔,罐体顶面为活性炭透气滤烟面。所述活性炭透气滤烟面为活性炭海绵层或活性炭无纺布或活性炭透气滤烟棉。所述收灰隔网和罐体下端共同粘接于所述粘接件的顶面。所述粘接件为厚度为2-5mm的环形双面胶。所述罐体内至少与艾灸材料对应高度的内壁处覆设有铝箔层。所述罐体包括相互套接的上筒和下筒,所述上筒顶部设置活性炭透气滤烟面。所述上筒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活性炭透气滤烟面通过所述外筒套设限位于所述内筒顶端。所述内筒下部侧面开设有点燃口。所述内筒内壁覆设有铝箔层。所述收灰隔网于艾灸材料正下方对应位置处的周围布设有透气网孔。一种艾灸材料悬置座,包括悬置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扁平的金属片,金属片的下方冲压有插置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艾灸材料高度限位部和/或悬置座本体安装限位部。所述艾灸材料悬置座上还设置有艾灸材料防脱结构。本技术的艾灸贴通过在筒状的罐体顶端设置活性炭透气滤烟面作为顶面,使顶面不仅可以过滤艾烟、吸附艾油、去异味,提高了灸疗环境,避免了艾烟及异味对灸者造成的健康影响;而且采用整个顶面透气滤烟,可有效实现艾灸贴不采用其他任何透气孔与外界连通,进出气可以在顶面实现微循环,即可保障内部艾灸材料的有效燃烧和热量释放,减少艾热散失,提高艾热利用率,在达到同样艾灸时间和灸疗效果的情况下,可有效减小艾灸材料的用量,相同直径,1cm长度的艾柱,可以达到传统艾灸贴2-3cm艾柱的灸疗效果,并且避免开设透气孔的情况下,可有效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优选的,罐体采用上下筒及内外筒结构,更进一步地方便了操作使用,并且采用内外筒结构夹持固定活性炭透气滤烟面,不仅是可拆卸安装,便于更换配件,降低使用成本,而且,避免了生产时滤烟面粘接固定的不便,降低了次品率,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生产,对每个配件进行标准化批量生产,可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进一步的,结合实际应用,通过开设点燃口,有效克服了小巧型艾灸贴放置和点燃艾灸材料的不便,便于将内置艾灸材料式的艾灸贴尺寸做的更小巧,节省原料,降低成本。本申请的收灰隔板采用对应艾灸材料正下方位置处无通孔,其周侧布孔的结构,有效适用于小尺寸艾灸贴的实际应用,避免艾粒燃烧点因距离底部太近而对人体皮肤造成灼烧感,使艾热向周围扩散后再穿过透气网孔而作用于人体皮肤,降低灼热感,提高艾灸体验效果。本技术的艾灸材料悬置座,其本体采用扁平的金属片,有利于通过活性炭透气滤烟面将悬置座压紧固定于罐体的顶端,方便在压装固定活性炭透气滤烟面时将悬置座一起安装固定,并且在艾柱固定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降低罐体高度,控制艾灸材料离顶面距离更近,使顶面的透气微循环有效保障艾灸材料燃烧时的氧气需求。进一步的,通过高度限位部,可有效避免悬置座本体的温度过高,控制艾灸材料与顶部活性炭透气滤烟面的距离,保障产品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并且该高度控制是通过冲压制作悬置座时,通过冲压设备精确控制,稳定、准确、可靠,方便安装使用时,将艾灸材料安装到预设位置,使灸感温度达到理想状态。通过安装限位部,防止悬置座滑动移位,使悬置座的安装固定更加方便、准确、快速,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艾灸贴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艾灸材料悬置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组装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二中的艾灸材料悬置座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三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三中活性炭透气滤烟面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三中外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三中下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三中内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三中艾灸材料悬置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收灰隔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双面胶粘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实施例三艾灸贴的组装关系爆炸图;图16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实施例五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8是实施例五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9是实施例五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20是实施例五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21是实施例五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22是实施例五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图23是实施例五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看图1-3,一种艾灸贴,包括筒状的罐体1,罐体1侧面无孔,内壁覆设有铝箔层(图中未示),顶部设置活性炭透气滤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艾灸贴,包括筒状的罐体,罐体内悬置有艾灸材料,罐体下部设置有收灰隔网和粘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侧面无孔,罐体顶面为活性炭透气滤烟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艾灸贴,包括筒状的罐体,罐体内悬置有艾灸材料,罐体下部设置有收灰隔网和粘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侧面无孔,罐体顶面为活性炭透气滤烟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透气滤烟面为活性炭海绵层或活性炭无纺布或活性炭透气滤烟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相互套接的上筒和下筒,所述上筒顶部设置活性炭透气滤烟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活性炭透气滤烟面通过所述外筒套设限位于所述内筒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下部侧面开设有点燃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仙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