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医疗用术后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692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科医疗用术后康复装置,包括空心硅胶囊和通过导管连接在空心硅胶囊下侧的实心硅胶囊,空心硅胶囊内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杆件,杆件贯穿实心硅胶囊和导管并进入空心硅胶囊内,杆件下部圆周侧壁设置有调节螺纹,调节螺纹外侧螺纹连接有与之配合的内螺纹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柔性支撑条不同的使用状态,当柔性支撑条处于拉直状态,使用杆件支撑空心气囊,便于空心气囊进入产妇阴部内,可根据产妇使用舒适度,调节柔性支撑条的弯曲弧度,进而将空心气囊支撑开来;同时该装置便于将调节组件从空心气囊取出,从而分别对其进行消毒和清洗,避免下次使用造成的二次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医疗用术后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科医疗用术后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分娩后的产妇由于在分娩中用力过度,身体会产生极大的疲劳,且会导致盆底肌肉损伤和退行性改变,进而将导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及时进行术后盆底肌功能评估和术后盆底肌锻炼康复,是预防和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关键措施,尤其是辅以阴道哑铃等盆底肌肉康复器的盆底肌锻炼可以起到初级生物反馈和康复作用。目前,申请号为CN201822229491.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盆底肌肉康复器,其结构包括分别位于盆底肌肉康复器上部的第一部分和下部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空心气囊,第二部分为实心结构;第一部分的底端与第二部分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部分内部设置有连通外部与空心气囊内部的通气通道,通气通道内设置有充气管,充气管一端伸入到空心气囊内部,另一端延伸到第二部分外部且端部设置有连接充气装置或密封装置的连接结构,空心气囊在充气时可伸缩。该技术通过充放气来改变尺寸大小,使用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节盆底肌肉康复器的尺寸,更个性化的适应不同亚洲女性个体阴道结构,使锻炼效果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科医疗用术后康复装置,包括空心硅胶囊(1)和通过导管(2)连接在空心硅胶囊(1)下侧的实心硅胶囊(3),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硅胶囊(1)内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杆件(4),杆件(4)贯穿实心硅胶囊(3)和导管(2)并进入空心硅胶囊(1)内,杆件(4)下部圆周侧壁设置有调节螺纹(5),调节螺纹(5)外侧螺纹连接有与之配合的内螺纹套筒(6),内螺纹套筒(6)上端设置有与杆件(4)间隙配合的套件(7),套件(7)上端设置有第一环形凹型件(8),第一环形凹型件(8)上侧设置有与之卡接配合的第二环形凹型件(9),第二环形凹型件(9)上端通过连接套件连接有下盘件(10),下盘件(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医疗用术后康复装置,包括空心硅胶囊(1)和通过导管(2)连接在空心硅胶囊(1)下侧的实心硅胶囊(3),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硅胶囊(1)内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杆件(4),杆件(4)贯穿实心硅胶囊(3)和导管(2)并进入空心硅胶囊(1)内,杆件(4)下部圆周侧壁设置有调节螺纹(5),调节螺纹(5)外侧螺纹连接有与之配合的内螺纹套筒(6),内螺纹套筒(6)上端设置有与杆件(4)间隙配合的套件(7),套件(7)上端设置有第一环形凹型件(8),第一环形凹型件(8)上侧设置有与之卡接配合的第二环形凹型件(9),第二环形凹型件(9)上端通过连接套件连接有下盘件(10),下盘件(10)圆周侧壁通过铰接转动连接有若干组柔性支撑条(11),所述杆件(4)上部设置有上盘件(12),上盘件(12)圆周侧壁均通过铰接与柔性支撑条(11)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实心硅胶囊(3)沿其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与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宗丽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