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578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0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二信号为第一信号的干扰信号;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号和该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其中,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与下列因素至少之一相关:第一信号的天线端口数、第二信号的天线端口数、第一信号的天线端口极化方式、第二信号的天线端口极化方式、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在计算SINR时将干扰信号和有用号信号的不同发送性质考虑在内,提高SINR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信号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波束质量的测量是利用测量得到的有用信号的功率和干扰信号功率进行直接计算得到信号干扰噪声比,这种方式得到的SINR的准确性比较差,严重的影响了波束质量的评估和波束的选择,因此,如何提高SINR的准确性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测量方法,在计算波束的SINR时,将干扰信号和有用号信号的不同发送性质考虑在内,从而使得计算出的使得SINR更加准确的反映信道(波束)的质量,提高SINR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测量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既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该第二信号为该第一信号的干扰信号;确定该第一信号和该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根据该第一信号和该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该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其中,该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与下列因素至少之一相关:该第一信号的天线端口数、该第二信号的天线端口数、该第一信号的天线端口极化方式、该第二信号的天线端口极化方式、该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该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该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该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第一方面提供的信号测量方法,在计算波束的SINR时,将干扰信号和有用号信号的不同发送性质考虑在内,例如,将发送干扰信号和有用信号使用的不同发射条件或者发射参数考虑在内,尽可能的避免或者降低发送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时不同的发送因素或者发送参数对接收功率的影响,使得接收功率更加真实的反应波束(信道)特征,计算出的SINR更加准确的反映信道(波束)的质量,提高SINR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该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当该第一信号通过单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该第一信号的单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当该第一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该第一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每个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相加,作为该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该确定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当该第二信号通过单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该第二信号的单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当该第二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该第二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每个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相加,作为该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该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当该第一信号通过单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该第一信号的单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的一半,作为该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当该第一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该第一信号的双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该确定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当该第二信号通过单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该第二信号的单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的一半,作为该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当该第二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该第二信号的双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当该第一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该第一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端口号较小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该确定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当该第二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该第二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端口号较小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当该第一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该第一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端口号较大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该确定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当该第二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该第二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端口号较大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当该第一信号通过单天线端口发射,该第二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该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为该第二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与该第一信号的单天线端口的极化方式相同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第一信号通过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发射,该第二信号通过第三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发射时,该确定该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包括:该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满足以下公式:SINR1=Mean(S1/(I1+N1),S2/(I2+N2))其中,S1为在该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I1为在该第三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N1为在该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噪声,S2为在该第二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I2为在该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N1为在该第二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噪声,SINR1为该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Mean表示取两个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三天线端口是相同极化。第二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是相同极化。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该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包括:该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满足以下公式:其中,SINR1为该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R1为该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R2为该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Δ1为该第一信号的功率调整因子,Δ2为该第二信号的功率调整因子,其中,Δ1根据该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和发送功率增强因子中的至少一个确定,Δ2根据该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和发送功率增强因子中的至少一个确定,N1为在该第一信号的噪声。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该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该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该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时域上,该第一信号和该第二信号位于配置的测量时间窗内;和/或在频域上,该第一信号和该第二信号位于配置的测量频域范围内。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包括:在同一波束上接收该第一信号和该第二信号。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包括:利用相同的接收面板接收该第一信号和该第二信号;或,利用相同的射频通道接收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或,利用相同的极化方向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第一信号的干扰信号;/n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n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n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与下列因素至少之一相关:/n所述第一信号的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二信号的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信号的天线端口极化方式、所述第二信号的天线端口极化方式、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第一信号的干扰信号;
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与下列因素至少之一相关:
所述第一信号的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二信号的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信号的天线端口极化方式、所述第二信号的天线端口极化方式、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单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所述第一信号的单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
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所述第一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每个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相加,作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
所述确定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
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单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所述第二信号的单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
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所述第二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每个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相加,作为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单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所述第一信号的单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的一半,作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
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所述第一信号的双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
所述确定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
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单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所述第二信号的单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的一半,作为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
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在所述第二信号的双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
将所述第一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端口号较小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
所述确定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
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
将所述第二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端口号较小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
将所述第一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端口号较大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
所述确定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
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将所述第二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端口号较大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


6.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单天线端口发射,所述第二信号通过双天线端口发射时,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为所述第二信号的双天线端口中与所述第一信号的单天线端口的极化方式相同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


7.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发射,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三天线端口和第四天线端口发射时,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满足以下公式:
SINR1=Mean(S1/(I1+N1),S2/(I2+N2))
其中,S1为在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I1为在所述第三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N1为在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噪声,S2为在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I2为在所述第四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功率的平均值,N1为在所述第二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元素RE上检测到的噪声,SINR1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Mean表示取两个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SINR1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R1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功率,R2为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Δ1为所述第一信号的功率调整因子,Δ2为所述第二信号的功率调整因子,其中,Δ1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和发送功率增强因子中的至少一个确定,Δ2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和发送功率增强因子中的至少一个确定,N1为在所述第一信号的噪声。


9.根据权利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时域上,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位于测量时间窗内;和/或
在频域上,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位于测量频域范围内。


11.根据权利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包括:
通过同一波束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12.根据权利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包括:
利用相同的接收面板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或,
利用相同的射频通道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或,
利用相同的极化方向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信号CSI-RS或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S/PBCHblock;
所述第二信号为CSI-RS或SS/PBCHblock。


14.一种信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与下列因素至少之一相关:
所述第一信号的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二信号的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信号的天线端口极化方式、所述第二信号的天线端口极化方式、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偏移值、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增强因子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端口数相同;和/或,
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极化方向相同;和/或,
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功率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时域上,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位于测量时间窗内;和/或
在频域上,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位于测量频域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信号CSI-RS或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S/PBCHblock;
所述第二信号为CSI-RS或SS/PBCHblock。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第一信号的干扰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干噪比;
其中,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鹏王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