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50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8
一种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包括移动轮组,车架,上托板,升降机构,下托板。解决了餐厅传餐的问题,该餐厅服务运载装置运行在餐厅的天花板上,避免了地面传餐效率低,占用地面空间等缺点。该运载装置主要由电机,电机托架,联轴器,轴,车轮组成移动轮组,移动轮组安装在车架上,实现运载装置的移动;上托板固定在车架上,升降机构安装在上托板上;升降机构由电机、联轴器、涡轮、蜗杆、轴、轴承、绳辊、定滑轮等组成。升降机构通过绳组对下托板升降,实现将运载装置上的食物送到天花板下方的餐桌处。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高作业效率,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结构性能稳定,可调性好,便于装配,精度保持性好,寿命长等特点。

A restaurant service deli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厅服务运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厅服务运载装置,特别是具有升降机构的运行在天花板上的餐厅服务运载装置。
技术介绍
餐厅酒店服务运载装置已经初步进入日常生活,代表成果有送餐机器人,目前国内有很多餐厅开始试用机器人送餐服务,该类运载装置一般具有送餐,空盘回收,菜品介绍等。用运载装置去代替传统的重复率高的一些服务职业,解放劳动力,解决一般性餐厅的空间较小,来往人员较多,导致行动不方便,服务生来往上菜,易上错桌位,上餐效率较低,来往之间易打翻菜品,造成安全隐患,从而降低顾客的体验感的问题。但是目前的餐厅服务机器人大多数都是在餐厅地面上完成工作,完成点餐,传餐的任务。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和传统人工型上菜一样的问题,造成传菜拥堵的情况,此次技术从另一角度着手,将传菜方式改为空中传菜,从顾客进店,用手机点餐,到上菜都是一体化的服务,此种方式可以完美的避开地面式传菜的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餐厅服务智能运载装置,该运载装置运行在天花板上,通过轮组结构实现运载装置的全向移动,通过升降结构实现对食物的向下传递,从而完成对食物的传递。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花板上运行的餐厅服务运载装置,由轮组结构、车架、上托板、升降机构、下托板所组成。所述轮组结构通过螺栓螺母安装在车架上。四个轮组结构分别安装在车架的四个角。所述车架设有安装槽,方便对轮组结构的安装与位置调整。所述上托板通过立柱安装在车架上,升降机构上的绳子通过上托板上安装的定滑轮后,穿过绳孔,然后穿过限位孔,最后连接在下托板上。所述升降机构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蜗杆,蜗杆驱动涡轮,涡轮驱动轴转动,从而驱动轴两端的绳辊,绳辊缠绕绳组升降下托板。所述下托板通过四个角的绳组连接在运载装置上。用于放置需要传递的食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结构性能稳定、便于装配调整、提高效率、避免人机冲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盘轴测视图;图3本技术的上托板轴测视图;图4本技术的升降机构轴测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轮组结构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图中:1、底盘车架;2、轮组电机;3、轮组连接轴;4、第一联轴器;5、第一轴承;6、法兰盘;7、螺钉;8、车轮;9、螺母;10、螺栓;11、轮组电机托架;12、圆头内六方螺钉;13、键;14、上托板;15、绳辊;16、绳辊连接轴;17、涡轮;18、连接架;19、升降机构电机;20、定滑轮;21、定滑轮支架;22、绳孔;23、升降绳;24、升降机构电机托架;25、蜗杆;26、下托板;27、立柱;28、蜗杆支撑架;29、第二联轴器;30、第二轴承;31、限位板;32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一种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包括底盘车架1、轮组电机2、轮组连接轴3、第一联轴器4、角接触球第一轴承5、法兰盘6、螺钉7、车轮8、螺母9、螺栓10、轮组电机托架11、圆头内六方螺钉12、键13、上托架14、绳辊15、绳辊连接轴16、涡轮17、连接架18、升降机构电机19、定滑轮20、滑轮连接架21、绳孔22、升降绳23、升降机构电机托架24、蜗杆25、下托盘26、立柱27、蜗杆支架28、第二联轴器29、第二轴承30、限位板31、轴套32。图2为本技术的底盘轴测视图,底盘车架1与轮组电机托架11连接固定,轮组电机2固定于轮组电机托架11上,第一联轴器4一边连接轮组电机2另一边连接于轮组连接轴3,轮组连接轴3通过第一轴承5与轮组电机托架11连接形成转动副,轮组连接轴3与法兰盘6固定连接,法兰盘6与车轮8固定连接,限位板31固定连接在底盘车架1上,立柱27连接在底盘车架1上。图3、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机构轴测视图,上托板14连接在立柱27上,上托板14上固定连接着升降机构电机托架24蜗杆支撑架28连接架18与定滑轮支架21,升降机构电机19安装在电机托架24上,第二联轴器29连接升降机构电机19与蜗杆25形成转动副,蜗杆25与涡轮17啮合形成转动副,涡轮17固定连接在绳辊连接轴16上,绳辊连接轴16通过第二轴承30连接在连接架18上形成转动副,绳辊15固定连接在绳辊连接轴16上,定滑轮20连接在定滑轮支架21上形成转动副,升降绳23穿过绳孔22绕过定滑轮20连接在绳辊15上,下托板26连接在升降绳23上。图5为本技术的轮组结构原理图,其中轮组电机托架11通过螺栓10与螺母9连接在底盘车架1上,轴套32安装在轮组连接轴3,轮组连接轴3与法兰盘6通过键13传递扭矩,法兰盘6与车轮8通过螺钉7连接,轮组电机2与轮组电机托架11通过圆头内六方螺钉12连接。结合图1、图3、图4,具体地,底盘车架1与轮组电机托架11通过4组螺栓10,螺母9连接,轮组电机2与轮组电机托架11通过圆头内六方螺钉12连接,轮组连接轴3与轮组电机2通过第一联轴器4连接,第一轴承5安装在轮组电机托架11上,连接轴3安装在第一轴承5内,轮组连接轴3与法兰盘6通过键13连接,法兰盘6与车轮8通过螺钉7连接;连接架18与上托架14连接,升降机构电机19固定在升降机构电机托架24上,升降机构电机19通过联轴器29与蜗杆25连接,涡轮17与升降机构电机19配合,涡轮17通过键连接在绳辊连接轴16上,轴通过轴承连接在连接架18上,绳辊15固定在绳辊连接轴16上,定滑轮20通过滑轮连接架21连接于上托架14,升降绳23一端固定在绳辊15上,绕过定滑轮20穿过绳孔22,连接于下托盘26。参照图3、图4,升降机构电机19通过电机托架连接在上托架14上,升降机构电机19将动力通过联轴器传递给蜗杆25,蜗杆25与涡轮17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绳辊连接轴16,使绳辊连接轴16上的绳辊15实现正反转,从而带动升降绳23升降,升降绳23带动下托盘26升降,实现了食物的升降传递。参照图5,轮组电机2通过第一联轴器4、连接轴3、法兰盘6、螺钉7将动力传递到车轮8,轮组电机托架11通过螺栓10、螺母9连接在底盘车架1上,使运载装置具有全向移动的能力。为了使本技术的运载装置具备全向移动能力,车轮8采用麦克纳姆轮等具备全向移动能力的轮子,并使每个车轮8单独由一个独立的电机2驱动,按照现有的全向移动技术原理,即可使运载装置具备全向移动能力,避免在天花板上进行转弯、掉头等操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参照图6,本技术的餐厅服务运载装置使用在具有特殊天花板的建筑物中。为了维持运载装置在天花板中的运行,该天花板应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同时,天花板上设有若干升降井,该升降井用于供餐厅服务运载装置所承载的物品起降。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待送达的物品承载于升降机构上,即置于本实施例中的下托盘26上。完毕后,餐厅服务运载装置通过轮组在天花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包括轮组及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固定安装轮组,用于通过轮组驱使餐厅服务运载装置移动;餐厅服务运载装置还固定安装升降机构;所述轮组为具有全向移动能力的轮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包括轮组及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固定安装轮组,用于通过轮组驱使餐厅服务运载装置移动;餐厅服务运载装置还固定安装升降机构;所述轮组为具有全向移动能力的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餐厅服务运载装置体底部安装四个具有全向移动能力的轮组,每个轮组的车轮(8)与一个轮组电机(2)连接,用于使每个车轮(8)由轮组电机(2)单独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底部通过螺栓(10)、螺母(9)固定安装轮组电机托架(11),轮组电机(2)通过圆头内六方螺钉(12)固定安装在轮组电机托架(11)上;轮组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4)与轮组连接轴(3)的一端连接,轮组连接轴(3)的另一端通过键(13)连接法兰盘(6);车轮(8)通过螺钉(7)固定安装在法兰盘(6)上;轮组连接轴(3)通过第一轴承(5)与轮组电机托架(11)形成转动副;轮组连接轴(3)外设有轴套(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餐厅服务运载装置上设有限位装置,用于限制升降机构的最大起升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包括底盘车架(1)、立柱(27)、及上托板(14);轮组固定安装在底盘车架(1)底部;底盘车架(1)通过立柱(27)与上托板(14)连接;底盘车架(1)中部设有开放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电机(19)、绳辊(15)、及升降绳(23);升降机构电机(19)与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固定连接,升降机构电机(19)的输出轴连接蜗杆(25);绳辊(15)通过绳辊连接轴(16)连接涡轮(17),绳辊连接轴(16)通过第二轴承(30)与餐厅服务运载装置形成转动副,涡轮(17)与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田代斌斌宋佳辉张维张震孙松心张静高腾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