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准直合色系统和照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源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准直合色系统和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微型显示芯片技术的出现,使得小型化和高分辨率的投影显示成为可能。随着投影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需求,大视场、高成像质量、小体积、可穿戴的微型投影光引擎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现如今发展火热的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近眼显示(Near-eyedisplay,简称NED)以及可穿戴等领域。然而,为了实现微型投影光引擎的彩色显示,就需要通过照明系统为其提供合色光。现有的照明系统通常采用诸如X棱镜之类的合色棱镜将来自三条光路的三基色光合并到同一条光路中,例如,专利申请号为99104851.2、名称为“光选择棱镜,用该棱镜的投影显示仪及制造该棱镜的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具体地,该X棱镜通常由4块直角棱镜沿直角面胶合而成,并将直角棱镜的斜面作为光的输入面和输出面;红、绿、蓝三基色偏振光源分别对应于三个直角棱镜的斜面,其余的一个直角棱镜的斜面作为三基色光合成白光后的输出面。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准直合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基色发光单元,其中所述基色发光单元具有一发光路径,用于沿着该发光路径发出一第一基色光、一第二基色光以及一第三基色光;/n一准直单元,其中所述准直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基色发光单元的该发光路径,用于准直来自所述基色发光单元的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基色光;以及/n一合色单元,其中所述合色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基色发光单元的该发光路径,并且所述合色单元包括:/n一基体组件,其中所述基体组件被设于所述基色发光单元的该发光路径,并沿着该发光路径依次设有一第一功能面、一第二功能面以及一第三功能面,其中所述基体组件的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功能面与该发光路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直合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色发光单元,其中所述基色发光单元具有一发光路径,用于沿着该发光路径发出一第一基色光、一第二基色光以及一第三基色光;
一准直单元,其中所述准直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基色发光单元的该发光路径,用于准直来自所述基色发光单元的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基色光;以及
一合色单元,其中所述合色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基色发光单元的该发光路径,并且所述合色单元包括:
一基体组件,其中所述基体组件被设于所述基色发光单元的该发光路径,并沿着该发光路径依次设有一第一功能面、一第二功能面以及一第三功能面,其中所述基体组件的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功能面与该发光路径之间分别具有一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预定夹角,并且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预定夹角依次变小;
一第一膜层,其中所述第一膜层被设于所述基体组件的所述第一功能面,用于透射通过所述基色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二和第三基色光,并反射通过所述基色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一基色光,以使该第一基色光沿着一预定光路传播;
一第二膜层,其中所述第二膜层被设于所述基体组件的所述第二功能面,用于透射经由所述第一膜层透射的第三基色光,并反射经由所述第一膜层透射的第二基色光,以使该第二基色光在透过所述第一膜层之后沿着该预定光路传播;以及
一第三膜层,其中所述第三膜层被设于所述基体组件的所述第三功能面,用于反射经由所述第二膜层透射的第三基色光,以使该第三基色光在透过所述第二和第一膜层之后沿着该预定光路传播,从而使得通过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膜层分别反射的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基色光合成一沿着该预定光路传播的合色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合色系统,其中,所述基体组件包括一楔形棱镜和一基板,其中所述楔形棱镜的顶面为所述第一功能面,并且所述楔形棱镜的底面为所述第二功能面,其中所述基板位于所述楔形棱镜的底侧,并且所述基板的邻近所述楔形棱镜的侧面为所述第三功能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合色系统,其中,所述基体组件包括一楔形棱镜和一基板,其中所述基板位于所述楔形棱镜的顶侧,并且所述基板的远离所述楔形棱镜的侧面为所述第一功能面,其中所述楔形棱镜的顶面为所述第二功能面,并且所述楔形棱镜的底面为所述第三功能面,其中所述基板由透明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准直合色系统,其中,通过所述基色发光单元发出的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基色光依次为红光、绿光以及蓝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直合色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膜层为红光反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希应,陈杭,郑光,陈远,胡增新,
申请(专利权)人:舜宇光学浙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