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405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挠性机构,包含有:一基座;一第一座体,与该基座相隔开来,并于一第一轴向上相对该基座位移;多数第一挠性单元,桥设于该基座与该第一座体之间,各该第一挠性单元系具有该第一轴向上的弹性;一横梁,设置该基座上,并与该第一座体相隔开来;一第二座体,滑设于该横梁上,并于一第二轴向上相对该横梁位移;以及多数第二挠性单元,桥设于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之间,各该第二挠性单元具有该第二轴向上的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挠性机构
本专利技术与运动平台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挠性机构,其可应用于短行程精密定位平台以提高运动的精度以及响应的速度。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纳米尺寸技术的发展,具备高精度与高响应速度的设备,已成为半导体设备厂商持续技术研发的标的,而其中,被广泛作为检测设备构成单元的运动平台,虽可提供高速的运动速度,但因惯性作用,运动中的物品实难以在极短时间内停止在精确位置上,且一般来说,物品的运动速度越高,完全停止前的晃动的程度亦越大,相对所需的整定时间亦越长,不易快速定位于精确的位置上。现有技术为消除运动物品因惯性所致的整定不易,遂揭露有以挠性机构对位移后所产生的运动误差提供补偿,期以降低整定的时间并提高精度,是现有技术固可对运动物品提供运动位置误差的补偿,惟为确保挠性机构的自身精度,现有的挠性机构乃是使其用以提供挠性的各个构成部位,均是一体成型者,使得现有的挠性机构在制造上的难度增加,且在遇有局部挠性构成的弹性疲乏,而需进行维修时,现有的挠性机构因是为一体成型者,故仅能将整个机构予以拆除更换,徒使资源未能有效利用。r>再者,现有的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挠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基座;/n一第一座体,与该基座相隔开来,并于一第一轴向上相对该基座位移;/n多数第一挠性单元,桥设于该基座与该第一座体之间,各该第一挠性单元具有该第一轴向上的弹性;/n一横梁,设置该基座上,并与该第一座体相隔开来;/n一第二座体,滑设于该横梁上,并于一第二轴向上相对该横梁位移;以及/n多数第二挠性单元,桥设于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之间,各该第二挠性单元具有该第二轴向上的弹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挠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基座;
一第一座体,与该基座相隔开来,并于一第一轴向上相对该基座位移;
多数第一挠性单元,桥设于该基座与该第一座体之间,各该第一挠性单元具有该第一轴向上的弹性;
一横梁,设置该基座上,并与该第一座体相隔开来;
一第二座体,滑设于该横梁上,并于一第二轴向上相对该横梁位移;以及
多数第二挠性单元,桥设于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之间,各该第二挠性单元具有该第二轴向上的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横梁具有一位于该基座上方的梁身,及二分别自该梁身两端延伸连接至该基座的连接部,使该第一座体介于该梁身及该基座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挠性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挠性单元分别具有一固定于该基座上的第一身部,一与该第一座体相接的第二身部与该第一身部相隔开来,一第一挠部与该第一身部及该第二身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挠性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挠性单元分别具有一固定于该第一座体上的第三身部,一与该第二座体相接的第四身部与该第三身部相隔开来,一第二挠部与该第三身部及该第四身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挠性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钧翔范智凯张宇荣
申请(专利权)人: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