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适应于薯类作物清洗技术领域的生产与应用,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包括,滤水箱,滤水箱放置于支架内且靠近水箱右侧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水源吸入橡胶棒,在对薯类作物进行刷洗时使橡胶棒被挤压,从而使水源从出水孔喷出并将海绵套浸湿从而对薯类作物进行清洗,有效的减小的水源的使用量,提升了该种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的适用性,同时通过对水源的有效分隔,使得较为干净的水源能够优先的通过导管导入水箱中并进行二次利用,提升了该种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的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使用成本高和实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薯类作物清洗
,尤其是涉及一种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是红薯在加工过程中用于清洗薯类作物表面污垢的装置。现有的清洗方法一般是将需要清洗的薯类作物聚集在一起后通过喷淋刷洗的方式进行清洗,但所用的水源量度大,成本较高,同时现有的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虽然能够将水源收集起来后进行过滤并再次利用,但是由于初次清洗的泥沙较多,在进行过滤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从而导致水源不能及时的被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使用成本高和实用性差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所述清洗池包括焊接在其底部的支架,且支架内放置有水箱,所述清洗池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且所述水泵上下两端分别开有出水口以及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以及进水口内分别螺接有排水管以及抽水管,且所述抽水管一端贯穿过水箱左侧且与其相通,所述清洗池上方焊接有电机架,且所述电机架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架底部垂直布置有转轴,且所述转轴顶端贯穿电机架底端后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处螺接,所述清洗池内垂直布置有竖轴,所述竖轴与所述转轴一端螺接,所述电机通过转轴与竖轴连接,且所述竖轴顶端左侧开有通孔,所述排水管一端贯穿过电机架左端后插接至通孔中,且所述竖轴外壁一周嵌入有四组呈交叉排布的橡胶棒,且每组橡胶棒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每组橡胶棒表面均开有出水孔,且每组橡胶棒上均套接有海绵套;滤水箱,所述滤水箱放置于支架内且靠近水箱右侧处,所述滤水箱内部中点处卡嵌有将其分隔为第一净水腔以及第二净水腔的隔板,且所述隔板左右两侧上部与滤水箱内壁左右两侧之间均卡接有滤网,所述隔板下部贯穿有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净水腔以及第二净水腔中的通管,且通管与第一净水腔以及第二净水腔相通,所述滤水箱顶部左右两侧分别插嵌有延伸至第二净水腔以及第一净水腔中的第二水管以及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以及第二水管前方均法兰连接有贯穿过清洗池前端的水阀,所述滤水箱左端嵌入有延伸至第二净水腔中并与其相通的导管,且所述导管右端贯穿过水箱右端后嵌入至水箱中。作为优选的,所述水箱以及滤水箱后端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推板。作为优选的,所述竖轴以及橡胶棒内部均为中空,且竖轴与橡胶棒以及排水管相通,并且所述橡胶棒与出水孔相通。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净水腔通过通管与所述第二净水腔相通。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管以及第一水管顶端均贯穿过清洗池底端后与清洗池内部相通。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净水腔通过导管与水箱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水源吸入橡胶棒,在对薯类作物进行刷洗时使橡胶棒被挤压,从而使水源从出水孔喷出并将海绵套浸湿从而对薯类作物进行清洗,有效的减小的水源的使用量,提升了该种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的适用性。2、同时通过对水源的有效分隔,使得较为干净的水源能够优先的通过导管导入水箱中并进行二次利用,提升了该种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通孔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滤水箱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滤水箱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清洗池,2-支架,3-水箱,4-滤水箱,5-导管,6-第一水管,7-水阀,8-推板,9-隔板,10-通管,11-第一净水腔,12-第二净水腔,13-滤网,14-水泵,15-排水管,16-抽水管,17-电机架,18-电机,19-转轴,20-通孔,21-竖轴,22-海绵套,23-橡胶棒,24-出水孔,25-第二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所述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1,所述清洗池1包括焊接在其底部的支架2,且支架2内放置有水箱3,所述清洗池1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14,且所述水泵14上下两端分别开有出水口以及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以及进水口内分别螺接有排水管15以及抽水管16,且所述抽水管16一端贯穿过水箱3左侧且与其相通,所述清洗池1上方焊接有电机架17,且所述电机架17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8,所述电机架17底部垂直布置有转轴19,且所述转轴19顶端贯穿电机架17底端后与电机18的动力输出端处螺接,所述清洗池1内垂直布置有竖轴21,所述竖轴21与所述转轴19一端螺接,所述电机18通过转轴19与竖轴21连接,且所述竖轴21顶端左侧开有通孔20,所述排水管15一端贯穿过电机架17左端后插接至通孔20中,且所述竖轴21外壁一周嵌入有四组呈交叉排布的橡胶棒23,且每组橡胶棒23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每组橡胶棒23表面均开有出水孔24,且每组橡胶棒23上均套接有海绵套22,所述竖轴21以及橡胶棒23内部均为中空,且竖轴21与橡胶棒23以及排水管15相通,并且所述橡胶棒23与出水孔24相通,首先,使用者可将水源导入水箱3中,同时将薯类作物放置入清洗池1中,然后将水泵14以及电机18的外接插头均连接至电源处,同时启动水泵14以及电机18,水箱3中的水源将抽入抽水管16内,然后通过排水管15排放至竖轴21中,同时导入至橡胶棒23中,当电机18启动后,将带动转轴19转动,同时带动竖轴21,竖轴21转动后将使橡胶棒23转动且在转动时与薯类作物形成挤压,从而使橡胶棒23内的水源从出水孔24中喷出并将海绵套22湿润,即可通过海绵套22对薯类作物进行刷洗,且有效的减少了水源的浪费。实施例2,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滤水箱4,所述滤水箱4放置于支架2内且靠近水箱3右侧处,所述滤水箱4内部中点处卡嵌有将其分隔为第一净水腔11以及第二净水腔12的隔板9,且所述隔板9左右两侧上部与滤水箱4内壁左右两侧之间均卡接有滤网13,所述隔板9下部贯穿有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净水腔11以及第二净水腔12中的通管10,且通管10与第一净水腔11以及第二净水腔12相通,所述滤水箱4顶部左右两侧分别插嵌有延伸至第二净水腔12以及第一净水腔11中的第二水管25以及第一水管6,所述第二水管25以及第一水管6顶端均贯穿过清洗池1底端后与清洗池1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净水腔11通过通管10与所述第二净水腔12相通,且第一水管6以及第二水管25前方均法兰连接有贯穿过清洗池1前端的水阀7,所述滤水箱4左端嵌入有延伸至第二净水腔12中并与其相通的导管5,且所述导管5右端贯穿过水箱3右端后嵌入至水箱3中,所述第二净水腔12通过导管5与水箱3相通,在对薯类作物进行第一遍清洗时,若水源中的泥沙较多,使用者可将第一水管6前端的水阀7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清洗池(1),所述清洗池(1)包括焊接在其底部的支架(2),且支架(2)内放置有水箱(3),所述清洗池(1)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14),且所述水泵(14)上下两端分别开有出水口以及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以及进水口内分别螺接有排水管(15)以及抽水管(16),且所述抽水管(16)一端贯穿过水箱(3)左侧且与其相通,所述清洗池(1)上方焊接有电机架(17),且所述电机架(17)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8),所述电机架(17)底部垂直布置有转轴(19),且所述转轴(19)顶端贯穿电机架(17)底端后与电机(18)的动力输出端处螺接,所述清洗池(1)内垂直布置有竖轴(21),所述竖轴(21)与所述转轴(19)一端螺接,所述电机(18)通过转轴(19)与竖轴(21)连接,且所述竖轴(21)顶端左侧开有通孔(20),所述排水管(15)一端贯穿过电机架(17)左端后插接至通孔(20)中,且所述竖轴(21)外壁一周嵌入有四组呈交叉排布的橡胶棒(23),且每组橡胶棒(23)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每组橡胶棒(23)表面均开有出水孔(24),且每组橡胶棒(23)上均套接有海绵套(22);/n滤水箱(4),所述滤水箱(4)放置于支架(2)内且靠近水箱(3)右侧处,所述滤水箱(4)内部中点处卡嵌有将其分隔为第一净水腔(11)以及第二净水腔(12)的隔板(9),且所述隔板(9)左右两侧上部与滤水箱(4)内壁左右两侧之间均卡接有滤网(13),所述隔板(9)下部贯穿有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净水腔(11)以及第二净水腔(12)中的通管(10),且通管(10)与第一净水腔(11)以及第二净水腔(12)相通,所述滤水箱(4)顶部左右两侧分别插嵌有延伸至第二净水腔(12)以及第一净水腔(11)中的第二水管(25)以及第一水管(6),且第一水管(6)以及第二水管(25)前方均法兰连接有贯穿过清洗池(1)前端的水阀(7),所述滤水箱(4)左端嵌入有延伸至第二净水腔(12)中并与其相通的导管(5),且所述导管(5)右端贯穿过水箱(3)右端后嵌入至水箱(3)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薯类作物快速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洗池(1),所述清洗池(1)包括焊接在其底部的支架(2),且支架(2)内放置有水箱(3),所述清洗池(1)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14),且所述水泵(14)上下两端分别开有出水口以及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以及进水口内分别螺接有排水管(15)以及抽水管(16),且所述抽水管(16)一端贯穿过水箱(3)左侧且与其相通,所述清洗池(1)上方焊接有电机架(17),且所述电机架(17)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8),所述电机架(17)底部垂直布置有转轴(19),且所述转轴(19)顶端贯穿电机架(17)底端后与电机(18)的动力输出端处螺接,所述清洗池(1)内垂直布置有竖轴(21),所述竖轴(21)与所述转轴(19)一端螺接,所述电机(18)通过转轴(19)与竖轴(21)连接,且所述竖轴(21)顶端左侧开有通孔(20),所述排水管(15)一端贯穿过电机架(17)左端后插接至通孔(20)中,且所述竖轴(21)外壁一周嵌入有四组呈交叉排布的橡胶棒(23),且每组橡胶棒(23)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每组橡胶棒(23)表面均开有出水孔(24),且每组橡胶棒(23)上均套接有海绵套(22);
滤水箱(4),所述滤水箱(4)放置于支架(2)内且靠近水箱(3)右侧处,所述滤水箱(4)内部中点处卡嵌有将其分隔为第一净水腔(11)以及第二净水腔(12)的隔板(9),且所述隔板(9)左右两侧上部与滤水箱(4)内壁左右两侧之间均卡接有滤网(13),所述隔板(9)下部贯穿有两端分别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辉胜,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恒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