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及其助熔剂法生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63741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熔剂法生长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的方法,包括:沿选定的解理面对氮化镓晶片进行解理,并将所获氮化镓晶片排列成阵列,获得解理面氮化镓单晶阵列;以所述解理面氮化镓单晶阵列作为籽晶,利用助熔剂法液相外延合并生长获得沿解理面的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助熔剂法液相外延生长氮化镓过程中,利用质量均匀的作为籽晶的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阵列,通过液相外延合并生长,获得较高质量的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进一步采用该氮化镓单晶进行液相外延,可获得非极性/半极性的氮化镓体单晶。

Nonpolar / semi polar GaN single crystal and its flux growth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及其助熔剂法生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氮化物单晶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助熔剂法生长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氮化镓(GaN)单晶具有优越的物化性能,在LED、激光器、电力电子、微波功率器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氮化镓单晶是一种强极化材料,通常在生长方向(c-方向)具有极化场,实验证明,采用特定生长方向(非极性/半极性方向)的氮化镓材料,可以避免材料内部极化场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器件的性能。以m面(10-10)氮化镓为例,通常获得m面氮化镓单晶的方法是,首先采用气相法(主要为HVPE法)获得厘米级厚度(1~5cm)的c面(0001)氮化镓体单晶,然后垂直于c面从体单晶内部切割出m面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如图1所示),然而,获得厘米级厚度的c面氮化镓体单晶生长工艺相对于获得c面氮化镓晶片的生长工艺较难,且采用厘米级厚度c面氮化镓体单晶切割出m面氮化镓会导致晶片成本很高,此外,由于氮化镓体单晶在生长方向上存在质量不均匀性(比如随着生长厚度的增加,晶体位错密度逐渐降低),因此,获得的m面氮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熔剂法生长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选定的解理面对氮化镓晶片进行解理,并将所获氮化镓晶片排列成阵列,获得解理面氮化镓单晶阵列;/n以所述解理面氮化镓单晶阵列作为籽晶,利用助熔剂法液相外延合并生长获得沿解理面的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熔剂法生长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选定的解理面对氮化镓晶片进行解理,并将所获氮化镓晶片排列成阵列,获得解理面氮化镓单晶阵列;
以所述解理面氮化镓单晶阵列作为籽晶,利用助熔剂法液相外延合并生长获得沿解理面的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助熔剂法生长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所述解理面氮化镓单晶进一步液相外延生长获得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体单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助熔剂法生长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气相外延法形成自支撑的、生长方向为c方向的氮化镓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助熔剂法生长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镓晶片的尺寸为2~6英寸;和/或,所述氮化镓晶片的厚度为300~8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助熔剂法生长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理面为非极性面或半极性面;优选的,所述解理面为m面
优选的,所述助熔剂法生长非极性/半极性氮化镓单晶的方法具体包括:沿着氮化镓晶片的m面对氮化镓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亮徐科任国强王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