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刚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322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设置有水桶,所述水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水桶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杆、限位孔、压板、限位槽和稳定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杆穿过限位孔并插入限位槽,达到了便捷固定水桶的目的,通过稳定机构的使用,保证了压板移动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地势复杂的原因,常常导致水桶发生破损和毁坏的现象,而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在更换水桶时,需要将螺栓逐个拧下,费时费力的问题,该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具备便捷更换水桶的优点,值得推广。

An irrigation device for forestry gre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
本技术属于林业绿化
,尤其涉及一种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林业在绿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灌溉设备进行灌溉,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地势复杂的原因,常常导致水桶发生破损和毁坏的现象,而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在更换水桶时,需要将螺栓逐个拧下,费时费力,降低了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具备便捷更换水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地势复杂的原因,常常导致水桶发生破损和毁坏的现象,而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在更换水桶时,需要将螺栓逐个拧下,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设置有水桶,所述水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水桶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侧与固定壳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稳定壳,所述稳定壳的前侧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延伸至稳定壳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左侧和右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外壳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壳内壁的前侧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限位杆的前侧穿过通孔并固定连接有拉块。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外壳的前侧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后侧穿过限位孔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且限位槽均匀分布于固定板的前侧。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水桶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右侧呈敞口,且水桶靠近凹槽内壁的一侧与凹槽的内壁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杆、限位孔、压板、限位槽和稳定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杆穿过限位孔并插入限位槽,达到了便捷固定水桶的目的,通过稳定机构的使用,保证了压板移动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地势复杂的原因,常常导致水桶发生破损和毁坏的现象,而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在更换水桶时,需要将螺栓逐个拧下,费时费力的问题,该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具备便捷更换水桶的优点,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稳定机构,能够使压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的现象,提高了压板移动时的稳定性,保证了水桶固定后的稳固性。3、本技术通过设置滑杆、滑块和滑槽,能够使固定板带动滑杆移动,滑杆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腔移动,提高了固定板移动时的流畅性和稳定性,避免了固定板在外壳的内腔晃动。4、本技术通过设置通孔和拉块,使用者拉动拉块带动限位杆穿过通孔并移动,减少了限位杆与固定壳产生的摩擦力,提高了限位杆移动时的速度,使用者拉动拉块省时省力。5、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孔,能够使限位杆穿过限位孔并插入限位槽对固定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达到了对压板位置进行固定的目的,结构稳定。6、本技术通过设置凹槽,能够使水桶放置在凹槽的内壁进行固定,提高了水桶固定时的速度,避免了水桶安装后出现晃动的现象,提高了水桶固定后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外壳和固定壳的左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外壳的主视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稳定壳的后视剖视图。图中:1、机体;2、水桶;3、底座;4、压板;5、固定板;6、连接板;7、外壳;8、固定壳;9、限位杆;10、移动板;11、弹簧;12、稳定机构;1201、活动板;1202、稳定壳;1203、限位块;13、滑杆;14、滑块;15、滑槽;16、通孔;17、拉块;18、限位槽;19、限位孔;2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水桶2,水桶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3,底座3的底部与机体1固定连接,水桶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压板4,压板4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两个固定板5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固定板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外壳7,外壳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8,固定壳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9,限位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的前侧与固定壳8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压板4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12。参考图5,稳定机构12包括活动板1201,活动板1201的顶部与压板4固定连接,活动板120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稳定壳1202,稳定壳1202的前侧与底座3固定连接,活动板1201的底部延伸至稳定壳120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0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稳定机构12,能够使压板4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的现象,提高了压板4移动时的稳定性,保证了水桶2固定后的稳固性。参考图4,固定板5左侧和右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3,滑杆13远离固定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4,外壳7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4配合使用的滑槽1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杆13、滑块14和滑槽15,能够使固定板5带动滑杆13移动,滑杆13带动滑块14在滑槽15的内腔移动,提高了固定板5移动时的流畅性和稳定性,避免了固定板5在外壳7的内腔晃动。参考图3,固定壳8内壁的前侧开设有与限位杆9配合使用的通孔16,限位杆9的前侧穿过通孔16并固定连接有拉块1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通孔16和拉块17,使用者拉动拉块17带动限位杆9穿过通孔16并移动,减少了限位杆9与固定壳8产生的摩擦力,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水桶(2),所述水桶(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底部与机体(1)固定连接,所述水桶(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压板(4),所述压板(4)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两个固定板(5)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外壳(7),所述外壳(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8),所述固定壳(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前侧与固定壳(8)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板(4)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水桶(2),所述水桶(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底部与机体(1)固定连接,所述水桶(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压板(4),所述压板(4)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两个固定板(5)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外壳(7),所述外壳(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8),所述固定壳(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前侧与固定壳(8)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板(4)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绿化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12)包括活动板(1201),所述活动板(1201)的顶部与压板(4)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20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稳定壳(1202),所述稳定壳(1202)的前侧与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201)的底部延伸至稳定壳(120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0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刚索南求藏梁作良刘枫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刚索南求藏梁作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