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具体为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部件,现在广泛使用的是子午轮胎,由于现行的子午轮胎都是充气轮胎,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因异物刺穿外胎而漏气或外胎爆裂等现象,甚至因轮胎漏气或爆裂造成车毁人亡的事件也常见报道。因此,现行子午轮胎对行车安全是一种威胁,美国产生的“米其牌”防爆轮胎,其防爆原理是将现行子午轮胎的外胎与钢圈之间的气室分隔成若干个小气室,虽然它具有防爆性能,但由于结构等原理。其载重能力小,仅限于小型汽车和轿车使用,加上生产成本高,没有在重型汽车上使用,使用范围有了相应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充气,载质量大,适应于各种汽车使用的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簧无充气轮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内置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包括钢圈和钢圈连接的橡胶外胎,在钢圈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轮辐,在轮辐上固定连接的与车轴连接轮毂,在钢圈的外侧连接有呈规律排列的内置横卧枕型压缩弹簧,钢圈的截面呈“U”型,橡胶外胎的截面呈与钢圈截面相配套的倒“U”型,该压缩弹簧在枕型的方框内,外框的下端部套卡在钢圈设计内槽中,上端部用钢丝缠绕焊接牢固使钢圈,护垫圈和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簧形成了一个受力均匀的整体,达到与子午轮胎的气室相似的减震作用。上述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在所述的钢圈设计有安装在钢圈的定位槽上,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压缩弹簧有序排列安装在钢圈上,保持轮胎整体受力均匀。 >上述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在其外胎的内侧安装有弹簧橡胶护垫圈,该弹簧橡胶护垫圈呈倒“U”型软套,与外胎内侧面相配套,在其竖臂上设计有与外胎竖臂上的螺栓孔相配套的螺栓孔以螺栓的穿过使钢圈,护垫圈和外胎形成整体。上述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其在钢圈的左右两侧的竖臂上设计有与护垫圈相配套的螺栓孔,螺穿过该孔将弹簧橡胶护垫圈固定连接在钢圈的竖臂上,同时也固定了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簧,形成了轮胎的雌型。上述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在其外胎的”U”型底部,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压缩弹簧外框都用钢丝缠绕方法来固定和连接钢圈,护垫圈和压缩弹簧形成一个受力均匀的整体,这样也便于后续的外胎成型和注胶工作的实施。上述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在其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压缩弹簧外框左右两侧的竖框上设计有软活塞套,该活塞套能有效地控制压缩弹簧的张力,以便保证整个轮胎受力均匀。上述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在其内钢圈的“U”上端设计安装有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压缩弹簧,该枕型枕层压缩弹簧可以起到与现行子午轮胎的气室相似的减震作用和承载能力。由于本专利技术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由钢圈和钢圈连接的外胎组成,在钢圈的外侧面连接有呈规律排列的内置横卧枕型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下端与钢圈外侧面连接,上端与外胎内侧面连接,在外胎与钢圈之间安装的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压缩弹簧可以起到与现行子午轮胎的气室相似的减震承载能力和作用,因而本专利技术取消了气室,这样就不会发生轮胎爆裂和漏气等现象,消除了汽车因轮胎漏气或爆裂所造成的事故隐患,本专利技术通过螺栓将钢圈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压缩弹簧和护垫圈固定连接,这样就能确保压缩弹簧位置固定,从而避免在汽车行驶使用过程中相互干扰或错位扭曲。在本专利技术中外胎的“U”型底部设计有安装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压缩弹簧定位槽,能使该压缩弹簧呈规律有序地排列安装,在压缩弹簧枕型的外框上端和护垫圈的上端用钢丝缠绕的方法来固定和连接钢圈,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压缩弹簧和护垫圈,使其形成了一个受力均匀的整体,促使轮胎成型和承载能力。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对其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压缩弹簧的设计来满足不同载质量的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汽车使用。适用过程中,钢圈不易损坏,但外胎因长期与地面摩擦,很容易损坏,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外胎和钢圈是一个整体,外胎磨损后,将轮胎拆卸下来调换安装新胎,磨损坏的旧胎返厂对外胎检修打磨重新注胶变成新胎,因而本专利技术使用成本低。下面结合附图实例对专利技术作进步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半剖视图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压缩弹簧(3)的主视图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压缩弹簧外框上端(3)的俯视图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另一种结构的局部剖视图示意图。1、外胎2、外层钢丝缠绕层3、弹簧护垫圈4、内层钢丝缠绕层5、压缩弹簧6、螺栓7、钢圈8、轮辐9、轮毂10、外框顶片11、锥形弹簧12、软活塞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钢圈(7)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轮辐(8)在轮辐(8)上固定连接有轮毂(9),轮毂(9)用于与车轴连接,钢圈(7)的截面呈“U”型,在钢圈(7)的“U”型底部设计有压缩弹簧固定空槽,压缩弹簧(5)固定安放在此,压缩弹簧上端有(4)内层钢丝缠绕层,内钢丝缠绕层(4)上有弹簧护垫圈(3),弹簧护垫圈(3)上有外层钢丝缠绕层(2),外层钢丝缠绕层(2)是外胎(1)在钢圈(7)弹簧护垫圈(3)的竖臂左右侧面都有螺栓(6)通过螺栓(6)的穿过将钢圈(7)弹簧护垫圈(3)压缩弹簧(5)固定螺栓(6)的穿过将钢圈(7)弹簧护垫圈(3)压缩弹簧(5)固定连成了一个整体,外胎(1)由子午线和橡胶组成,在其“U”的两侧竖臂上设计有硬质材料做成的压紧垫片,弹簧护垫圈(3)是用橡胶材料制成倒“U”型橡胶成型产品,在其左右两侧的竖臂上设计有与钢圈(7)弹簧护垫圈(3)相配套的螺栓孔,螺栓(6)穿过钢圈(7)弹簧护垫圈(3)将他们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从而避免了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压缩弹簧(3)相互之间相互干扰或扭曲错位。外层钢丝缠绕层(2)和内层钢丝缠绕层(4)可以将钢圈(7),压缩弹簧(5)弹簧护垫圈(3)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均匀的整体与现行的子午轮胎的气室相似的减震作用和承载能力,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压缩弹簧(5)外框顶片(10)锥形弹簧(11),软活塞套(12)组成。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区别在于:压缩弹簧(5)锥形弹簧(11)同样被外框顶片(10)压死受限于外框顶片(10)的范围之内,通过软活塞套(12)的伸缩来给压缩弹簧(5)提供有限的张力,以确保外胎(1)的整体受力均匀,保持轮胎的持久承载能力和作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压缩弹簧还可以使用蝶形弹簧,圆柱形弹簧等各种类型的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包括钢圈和钢圈连接的外胎,在钢圈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轮辐,在轮辐上固定连接有车轴连接的轮辐,在钢圈的外侧面连接有呈规律排列的压缩弹簧,钢圈的截面呈“U”型,橡胶外胎的截面呈与钢圈截面相配套的倒“U”型,该压缩弹簧枕型外框的下端与钢圈的外侧面连接,上端与橡胶外胎的内侧面连接,在钢圈和外胎的“U”型竖臂上配套设计有螺栓孔,螺栓通过螺栓孔将钢圈与外胎固定连接;在所述钢圈上设计有枕型枕层弹簧焊接的定位槽压缩弹簧内置于枕型枕层框内,枕型枕层弹簧外框的下端定位于钢圈槽中用焊接的方法连接在钢圈“U”型底端,枕型枕层压缩弹簧外框的上端用钢丝缠绕焊牢固定,使钢圈和枕型枕层压缩弹簧形成一个整体,可以起到与现行子午轮胎的气室相似的减震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包括钢圈和钢圈连接的外胎,在钢圈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轮辐,在轮辐上固定连接有车轴连接的轮辐,在钢圈的外侧面连接有呈规律排列的压缩弹簧,钢圈的截面呈“U”型,橡胶外胎的截面呈与钢圈截面相配套的倒“U”型,该压缩弹簧枕型外框的下端与钢圈的外侧面连接,上端与橡胶外胎的内侧面连接,在钢圈和外胎的“U”型竖臂上配套设计有螺栓孔,螺栓通过螺栓孔将钢圈与外胎固定连接;在所述钢圈上设计有枕型枕层弹簧焊接的定位槽压缩弹簧内置于枕型枕层框内,枕型枕层弹簧外框的下端定位于钢圈槽中用焊接的方法连接在钢圈“U”型底端,枕型枕层压缩弹簧外框的上端用钢丝缠绕焊牢固定,使钢圈和枕型枕层压缩弹簧形成一个整体,可以起到与现行子午轮胎的气室相似的减震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弹簧外框下端焊接的定位槽,外框下端置于定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力,无充气轮胎,其特征是:压缩枕型弹簧的所竖外框上设计有较活赛套,软活赛套能够有效地控制压缩弹簧和伸缩空间,使钢圈压缩弹簧护垫圈和外胎形成整体协调和一致能保持张力在有限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1或2所述的内置横卧枕型枕层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