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280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包括辊轴支架I和II、辊轴I和II、电机I‑III、止动垫圈I‑III、螺母连接座I和II、丝杆支座、连接架、旋转气缸、丝杠。辊轴I和II上均设置有齿梳杆。连接架与采摘平台连接,另一侧与旋转气缸连接,旋转气缸与丝杆支座连接,电机III固定在丝杆支座上,螺母连接座I和II在丝杠上滑动,辊轴支架I、II分别固定连接在螺母连接座I、螺母连接座II上,电机I、II固定连接辊轴支架I、II上,电机I‑III、旋转气缸与控制系统相连。该装置采用扭转、梳脱以及反向扭转的复合采摘方式,采用控制系统执行整套采摘动作,大大减小对油茶树枝条的损伤,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降低油茶果的采摘成本。

A twisting comb type picking device for Camellia oleifera fr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茶油营养价值极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随着政府对油茶产业的大力扶持,我国油茶种植面积日益增多。油茶采摘主要是以手工采摘为主,采摘困难、劳动强度大,市场还未见成熟的采摘机具。其采摘问题已经成为限制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实现油茶果采摘机械化、智能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该采摘装置采用扭转、梳脱和反向扭转的复合采摘方式,以及控制系统执行采摘动作,大大减小对油茶树枝条、花叶的损伤和脱落,提高采摘的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油茶果的采摘成本,可为油茶产业化种植给予一定的的机械装备与技术支撑。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一种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包括辊轴支架I、辊轴I、电机I、止动垫圈I、螺母连接座I、丝杆支座、连接架、旋转气缸、螺母连接座II、电机III、电机II、辊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轴支架I(1)、辊轴I(2)、电机I(3)、止动垫圈I(4)、螺母连接座I(5)、丝杆支座(6)、连接架(7)、旋转气缸(8)、螺母连接座II(9)、电机III(10)、电机II(11)、辊轴II(12)、辊轴支架II(13)、止动垫圈II(14)、丝杠(15)、止动垫圈III(16);所述辊轴I和辊轴II上均设置有齿梳杆(17);所述连接架(7)一侧与任一采摘平台连接,另一侧的底部与旋转气缸(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8)的另一侧与丝杆支座(6)固定连接,所述丝杠(15)贯穿连接在丝杆支座(6)上,所述电机III(10)固定连接在丝杆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轴支架I(1)、辊轴I(2)、电机I(3)、止动垫圈I(4)、螺母连接座I(5)、丝杆支座(6)、连接架(7)、旋转气缸(8)、螺母连接座II(9)、电机III(10)、电机II(11)、辊轴II(12)、辊轴支架II(13)、止动垫圈II(14)、丝杠(15)、止动垫圈III(16);所述辊轴I和辊轴II上均设置有齿梳杆(17);所述连接架(7)一侧与任一采摘平台连接,另一侧的底部与旋转气缸(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8)的另一侧与丝杆支座(6)固定连接,所述丝杠(15)贯穿连接在丝杆支座(6)上,所述电机III(10)固定连接在丝杆支座(6)上;所述止动垫圈I(4)固定连接在丝杠(15)两端,所述螺母连接座I(5)、螺母连接座II(9)滑动连接在丝杠(15),所述止动垫圈II(14)固定连接在螺母连接座II(9),所述止动垫圈III(16)固定连接在螺母连接座I(5)上,所述辊轴支架I(1)一侧固定连接在螺母连接座I(5)上,辊轴支架II(13)一侧固定连接螺母连接座II(9)上,所述辊轴I(2)贯穿连接在辊轴支架I(1),所述电机I(3)固定连接辊轴支架I(1)上,所述辊轴II(12)贯穿连接在辊轴支架II(13)上,所述电机II(11)固定连接在辊轴支架II(13)上,电机I(3)、电机II(11)、电机III(10)、旋转气缸(8)与控制系统(1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7)一侧采用通用螺纹孔(18),可以与任一采用该螺纹孔的采摘平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I(3)、电机I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德林李超徐艳平范二波傅立强江家伍曹成茂戴瑞张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