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253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包括网络交换机壳体,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的两侧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吸热口和风机组成,所述散热壳体固定连接在网络交换机壳体的两侧,所述风机设在散热壳体的顶部,所述吸热口设在散热壳体的一侧,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散热装置,便于网络交换机壳体内部的散热,同时能够通过风机的转动,将网络交换机壳体内部的灰尘吸入散热壳体内,避免灰尘落到交换机设备上,影响交换机设备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属于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网络交换机在机房使用时需要将很多台放在盒体架子上使用,盒体架子上通风不好,计算机网络交换机使用时间长了会有热量散发不出去,这样的状态会影响计算机网络交换机的正常使用,也会降低计算机网络交换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通过设有散热装置,便于网络交换机壳体内部的散热,同时能够通过风机的转动,将网络交换机壳体内部的灰尘吸入散热壳体内,避免灰尘落到交换机设备上,影响交换机设备的散热,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包括网络交换机壳体,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的两侧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吸热口和风机组成,所述散热壳体固定连接在网络交换机壳体的两侧,所述风机设在散热壳体的顶部,所述吸热口设在散热壳体的一侧,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在网络交换机壳体的内腔后侧。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对称的螺纹杆,所述限位螺母螺纹连接在支撑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吸热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吸热口朝向支撑板的方向。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网状隔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设有水平仪。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循环泵。进一步的,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的后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在换热管的后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有散热装置,便于网络交换机壳体内部的散热,同时能够通过风机的转动,将网络交换机壳体内部的灰尘吸入散热壳体内,避免灰尘落到交换机设备上,影响交换机设备的散热;2、通过设有限位螺母,能够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网络交换机壳体内部的空间进行调整,合理的利用空间,方便设备的放置;3、通过设有水箱和换热管,当散热装置通过风机将网络交换机壳体内部的热量带走时,会使网络交换机壳体内部产生负压,使得外界空气经过散热孔进入网络交换机壳体内,外界空气经过换热管的降温,能够有效的对交换机设备进行降温,起到降温目的。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的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的后视图;图中标号:1、网络交换机壳体;2、支撑架;3、限位螺母;4、散热装置;5、散热壳体;6、吸热口;7、风机;8、水箱;9、进水管;10、出水管;11、换热管;12、水平仪;13、半导体制冷片;14、循环泵;15、散热孔;16、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包括网络交换机壳体1,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连接有限位螺母3,所述限位螺母3的上方设有支撑板16,通过转动限位螺母3,调整限位螺母3在支撑架2上的高度,对支撑板16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网络交换机壳体1内部的空间进行调整,合理的利用空间,方便设备的放置,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两侧设有散热装置4,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散热壳体5、吸热口6和风机7组成,所述散热壳体5固定连接在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两侧,所述风机7设在散热壳体5的顶部,所述吸热口6设在散热壳体5的一侧,通过风机7的转动将网络交换机壳体1内部的热量带走,同时能够通过风机7的转动,将网络交换机壳体1内部的灰尘吸入散热壳体5内,避免灰尘落到交换机设备上,影响交换机设备的散热,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水箱8,所述水箱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10,所述进水管9和出水管10之间连接有换热管11,与外界空气进行换热,使空气降温,所述换热管11设在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内腔后侧。更具体而言,所述支撑架2为对称的螺纹杆,所述限位螺母3螺纹连接在支撑架2上,便于限位螺母3的转动,所述吸热口6处设有过滤网,所述吸热口6朝向支撑板16的方向,所述支撑板16为网状隔板,所述支撑板16的前侧设有水平仪12,在调整支撑板16时,观测支撑板16是否保持水平,所述水箱8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片13,对水箱8内的水进行降温,所述出水管10上连接有循环泵14,使换热管11内的水循环,起到持续降温的目的,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后侧设有散热孔15,所述散热孔15设在换热管11的后侧,使外界空气进入网络交换机壳体1前通过换热管11换热,对网络交换机壳体1内部设备进行降温。实施例2:如图1所示,所述换热管11均匀设置在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内腔后侧,所述换热管11之间连接有横向管,横向管设在散热孔15的前侧,且横向管设在两个相邻的支撑板16之间。本技术工作原理:在使用此散热装置时,启动风机7,通过风机7的转动将网络交换机壳体1内部的热量带走,同时能够通过风机7的转动,将网络交换机壳体1内部的灰尘吸入散热壳体5内,避免灰尘落到交换机设备上,影响交换机设备的散热,而且当散热装置4通过风机7将网络交换机壳体1内部的热量带走时,会使网络交换机壳体1内部产生负压,使得外界空气经过散热孔15进入网络交换机壳体1内,外界空气经过换热管11的降温,能够有效的对交换机设备进行降温,起到降温目的,通过转动限位螺母3,调整限位螺母3在支撑架2上的高度,对支撑板16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网络交换机壳体1内部的空间进行调整,合理的利用空间,方便设备的放置。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包括网络交换机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连接有限位螺母(3),所述限位螺母(3)的上方设有支撑板(16),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两侧设有散热装置(4),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散热壳体(5)、吸热口(6)和风机(7)组成,所述散热壳体(5)固定连接在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两侧,所述风机(7)设在散热壳体(5)的顶部,所述吸热口(6)设在散热壳体(5)的一侧,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水箱(8),所述水箱(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10),所述进水管(9)和出水管(10)之间连接有换热管(11),所述换热管(11)设在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内腔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包括网络交换机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连接有限位螺母(3),所述限位螺母(3)的上方设有支撑板(16),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两侧设有散热装置(4),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散热壳体(5)、吸热口(6)和风机(7)组成,所述散热壳体(5)固定连接在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两侧,所述风机(7)设在散热壳体(5)的顶部,所述吸热口(6)设在散热壳体(5)的一侧,所述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水箱(8),所述水箱(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10),所述进水管(9)和出水管(10)之间连接有换热管(11),所述换热管(11)设在网络交换机壳体(1)的内腔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顺周吴云唐洁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