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明霄专利>正文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气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248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气柜,其包括柜体和设置在所述柜体上的柜门;所述柜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柜体上方和下方的上壁板和下壁板,分别位于所述柜体两侧的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以及后壁板,所述后壁板位于柜门的对侧;所述后壁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内翼片,所述后壁板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外翼片,所述后壁板的外侧表面与半导体制冷片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散热片连接,所述散热片与风扇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侧设置在后壁板一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导热侧设置在散热片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电气柜在运行过程中,整个电气柜的内部空间为封闭空间,没有杂质进入,同时可以有效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气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柜
,尤其涉及到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气柜。
技术介绍
电气柜内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电气柜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场合,如控制柜、开关柜等,其内部比较紧凑,电气柜是电气的关键控制部分,其内部电气元件较多,为保证内部设备正常工作,则必须设法解决散热问题,传统的解决方式是电气柜上安装风扇,让电气柜通过风扇形成的空气流通达到降温的目的,由于空气的流通,空气中的杂质也被带入配电箱,时间久了形成灰尘,降低了电气的绝缘性,很容易引起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气柜,解决由于空气的流通,空气中的杂质也被带入配电箱内,时间久了形成灰尘,降低了电气的绝缘性,很容易引起事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柜体和设置在所述柜体上的柜门;所述柜体包括位于所述柜体上方的上壁板,位于所述柜体下方的下壁板,分别位于所述柜体两侧的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以及后壁板,所述后壁板位于柜门的对侧;所述后壁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内翼片,所述后壁板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外翼片,所述后壁板的外侧表面与半导体制冷片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散热片连接,所述散热片与风扇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侧设置在后壁板一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导热侧设置在散热片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壁板位于第二壁板的对侧。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的数量为1组。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的数量大于1组,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串联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下端面与风扇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后壁板和半导体制冷片之间设置有导热板。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为铝板或铜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使用时,关闭柜门,柜体和柜门形成了封闭的空间,柜体内部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一方面通过位于后壁板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设置的内翼片和外翼片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侧设置在后壁板一侧,有效的降低后壁板所在的柜体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柜体的内部温度,起到散热的作用,半导体制冷片的导热侧设置在散热片一侧,所述散热片与风扇固定连接,当本技术使用时,启动风扇的电机,风扇运转,这样可以及时将散热片的热量散出,快速的把半导体制冷片传递过来的热量散去,进而降低半导体制冷片的导热侧的温度。本技术电气柜在运行过程中,整个电气柜的内部空间为封闭空间,没有杂质进入,同时可以有效散热。本技术无需要打眼,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壁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半导体制冷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温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电气柜正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附图中:1柜体、2后壁板、3半导体制冷片、4散热片、5风扇、6温控模块、7电气柜把手、8柜门、9热电阻传感器、10外翼片、11内翼片、12上壁板、13下壁板、14第一壁板、15第二壁板、16导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1-9所示,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散热的,其包括柜体1和设置在所述柜体1上的柜门8。柜体1内安设有电气柜所用的电器元件。通过打开柜门8可以实现对所述柜体1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操作,关闭柜门8后,柜体1和柜门8形成了封闭的空间。所述柜体1包括位于所述柜体1上方的上壁板12,位于所述柜体1下方的下壁板13,分别位于所述柜体1两侧的第一壁板14和第二壁板15以及后壁板2,所述后壁板2位于柜门8的对侧;进一步地,第一壁板14和第二壁板15分别位于所述柜体1的左右两侧,柜门8和后壁板2分别位于柜体1的前后两侧。所述后壁板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内翼片11,所述后壁板2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外翼片10,所述位于柜体1内部,所述外翼片10位于柜体1外部。所述内翼片11和外翼片10为散热片状结构。所述后壁板2的外侧表面还与半导体制冷片3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与散热片4连接,所述散热片4与风扇5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与后壁板2的外侧表面通过散热硅胶粘合在一起,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与散热片4之间通过散热硅胶粘合在一起。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侧设置在后壁板2一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导热侧设置在散热片4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型号为TEC1-335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壁板14位于第二壁板15的对侧。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设置的数量为1组。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设置的数量大于1组,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并联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4下端面与风扇5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柜门8上设置有电气柜把手7,方便柜门8的开启和关闭。进一步地,所述后壁板2和半导体制冷片3之间设置有导热板16。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16为铝板或铜板。导热板16起到快速传输热量的作用,可以将后壁板2的热量及时传递给半导体制冷片3或者将半导体制冷片3的低温传递给后壁板2,提高散热效率。本技术使用时,关闭柜门8,柜体1和柜门8形成了封闭的空间,柜体1内部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一方面通过位于后壁板2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设置的内翼片11和外翼片10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侧设置在后壁板2一侧,有效的降低后壁板2所在的柜体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柜体1的内部温度,起到散热的作用,半导体制冷片3的导热侧设置在散热片4一侧,所述散热片4与风扇5固定连接,当本技术使用时,启动风扇5的电机,风扇5运转,这样可以及时将散热片4的热量散出,快速的把半导体制冷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柜体(1)和设置在所述柜体(1)上的柜门(8);/n所述柜体(1)包括位于所述柜体(1)上方的上壁板(12),位于所述柜体(1)下方的下壁板(13),分别位于所述柜体(1)两侧的第一壁板(14)和第二壁板(15)以及后壁板(2),所述后壁板(2)位于柜门(8)的对侧;/n所述后壁板(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内翼片(11),所述后壁板(2)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外翼片(10),所述后壁板(2)的外侧表面与半导体制冷片(3)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与散热片(4)连接,所述散热片(4)与风扇(5)连接;/n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侧设置在后壁板(2)一侧;/n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导热侧设置在散热片(4)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柜体(1)和设置在所述柜体(1)上的柜门(8);
所述柜体(1)包括位于所述柜体(1)上方的上壁板(12),位于所述柜体(1)下方的下壁板(13),分别位于所述柜体(1)两侧的第一壁板(14)和第二壁板(15)以及后壁板(2),所述后壁板(2)位于柜门(8)的对侧;
所述后壁板(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内翼片(11),所述后壁板(2)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外翼片(10),所述后壁板(2)的外侧表面与半导体制冷片(3)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与散热片(4)连接,所述散热片(4)与风扇(5)连接;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侧设置在后壁板(2)一侧;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导热侧设置在散热片(4)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于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亮徐晓南梁洪涛米聚孙小戈朱迎朝
申请(专利权)人:王明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