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落降液膜式热交换器,其换热板为瓦楞形,形成凸脊和凹谷,顺液膜下降的方向延伸,以增大换热面积。 当设计落降液膜冷却器和落降液膜蒸发器之类的落降液膜式器具的换热表面时,为了获得落降液膜和与降落液膜换交热的介质之间的最大可能换热量,重要的是必须在液膜下降的全部距离中,降液表面完全被液膜覆盖,而同时还要使液膜尽可能的薄。除了有这样两个互相矛盾的愿望需要得到满足问题外,还有其他有关实际设计板式热交换器的一些构造上的不利因素也必须考虑,板式热交换器得保持液膜的均匀和连续不断。因此,由于间断,并由于因间断而造成的换热表面不均匀,常需要有所弥补,例如在相邻的换热板之间布置支持点。这种支持点在多数热交换器中可以被积极利用,以产生紊流,但在落降液膜热交换器中则造成障碍,不利于沿换热表面形成不间断的液膜。在已有的落降液膜技术中还有实例说明,由于在落降液膜表面之间安排了一些杆件,造成了对落降液膜的严重干扰。因此需要同时把这些杆件设计得类似液膜的重新分布器,起着重新分布器的作用。这种设计的落降液膜的反复减速和加速,使沿大部份的落降距离的热交换系数降低。 此外,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落降液膜式的热交换器。其换热板有扩大面积用的瓦楞形,形成顺液膜降落方向的凸脊和凹谷、特点为凸脊(2.2′,2″)和凹谷(3.3′、3″)在若干个区域(Z↓〔1〕、Z↓〔2〕、Z↓〔3〕)其中的一个区里连续伸展,上述区域沿降落方向依次相接,而相接的两区域中的凸脊和凹谷彼此交错排列对置,因而一个区域里的凸脊和凹谷,分别与下一个区域里的凹谷和凸脊对正。相接两个区域之间的过渡阶段(T↓〔1〕、T↓〔2〕)里换热板的瓦楞,形成连接表面(4.4′,5.5′),使一个区域里的凸脊和凹谷的底端,相应和下一个区域里的凹谷和凸脊的上端分别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降液膜式的热交换器。其换热板有扩大面积用的瓦楞形,形成顺液膜降落方向的凸脊和凹谷、特点为凸脊(2.2′,2″)和凹谷(3.3′、3″)在若干个区域(Z1、Z2、Z3)其中的一个区里连续伸展,上述区域沿降落方向依次相接,而相接的两区域中的凸脊和凹谷彼此交错排列对置,因而一个区域里的凸脊和凹谷,分别与下一个区域里的凹谷和凸脊对正。相接两个区域之间的过渡阶段(T1、T2)里换热板的瓦楞,形成连接表面(4.4′,5.5′),使一个区域里的凸脊和凹谷的底端,相应和下一个区域里的凹谷和凸脊的上端分别连接。2、如权利要求第1项中的热交换器,特点是换热板沿降落方向的长度超过一公尺,并至少有三个上述的区域。3、如前列权利要求任何一项中的热交换器,换热板基本垂直上下排列,其间有落降液膜通道(E),或另一种介质的通道(H)。两种通道互相交替。通道(E)里的上部有流体作落降液膜通过,通道(H)中有另一种介质通过,与上述落降液膜作热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博斯特,伦德布莱,
申请(专利权)人:艾尔费拉瓦尔食品及奶品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