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喇叭加工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202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喇叭加工治具,包括主装配模组、膜片装配模组、前盖装配模组、磁路载板,所述主装配模组内设有支架槽、支架顶条,所述膜片装配模组内设有膜片槽、膜片顶条,所述前盖装配模组内设有前盖槽、前盖顶条,所述磁路载板下端设有磁路槽,所述支架槽与所述膜片槽可配合形成第一压合型腔,所述支架槽与所述前盖槽可配合形成第二压合型腔,所述前盖槽与所述磁路槽可配合形成第三压合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一个主装配模组为核心,先将支架和音圈装配入主装配模组中,然后其他治具围绕主装配模组作业,以完成膜片、前盖、磁路的装配,实现了流水线式的生产加工,加工效率高,且无需频繁地更换容置槽,提高了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喇叭加工治具
本技术涉及喇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喇叭加工治具。
技术介绍
喇叭是一种十分常用的电声换能器件,能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喇叭的性能优劣对音质的影响很大。喇叭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51、膜片52、前盖53、磁路54、音圈55,其发声原理是:当喇叭的音圈55通入音频电流后音圈55在电流作用下便产生交变的磁场,磁路54中的永久磁铁同时也产生一个大小和方向不变的恒定磁场。由于音圈55所产生磁场的大小和方向随音频电流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这样两个磁场的相互作用使音圈55作垂直于音圈中电流方向的运动,由于音圈55和膜片52相连,从而带动膜片52产生振动,由膜片52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而发出声音。常规的喇叭加工工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膜片放置在膜片装配治具中,然后将音圈与膜片粘接固定,顶出后得到膜片音圈组合;将支架放置在支架装配治具中,将磁路放置在磁路装配治具中,将支架装配治具与磁路装配治具压合后,顶出得到支架磁路组合;将膜片音圈组合与支架磁路组合压合;加保护盖;最后贴PCB。每次组合工序都需要不同的治具,压合后都需要顶出产品,加工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喇叭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装配模组(1)、膜片装配模组(2)、前盖装配模组(3)、磁路载板(4),所述主装配模组(1)内设有用于容置支架(51)的支架槽(111)、以及用于顶出所述支架(51)的支架顶条(121),所述膜片装配模组(2)内设有用于容置膜片(52)的膜片槽(211)、以及用于顶出所述膜片(52)的膜片顶条(221),所述前盖装配模组(3)内设有用于容置前盖(53)的前盖槽(311)、以及用于顶出所述前盖(53)的前盖顶条(321),所述磁路载板(4)下端设有用于容置磁路(54)的磁路槽(41),所述支架槽(111)与所述膜片槽(211)可配合形成第一压合型腔,所述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喇叭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装配模组(1)、膜片装配模组(2)、前盖装配模组(3)、磁路载板(4),所述主装配模组(1)内设有用于容置支架(51)的支架槽(111)、以及用于顶出所述支架(51)的支架顶条(121),所述膜片装配模组(2)内设有用于容置膜片(52)的膜片槽(211)、以及用于顶出所述膜片(52)的膜片顶条(221),所述前盖装配模组(3)内设有用于容置前盖(53)的前盖槽(311)、以及用于顶出所述前盖(53)的前盖顶条(321),所述磁路载板(4)下端设有用于容置磁路(54)的磁路槽(41),所述支架槽(111)与所述膜片槽(211)可配合形成第一压合型腔,所述支架槽(111)与所述前盖槽(311)可配合形成第二压合型腔,所述前盖槽(311)与所述磁路槽(41)可配合形成第三压合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喇叭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装配模组(1)包括主装配载板(11)、主装配顶板(12),所述支架槽(111)设置在所述主装配载板(11)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伟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富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