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C/DC变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15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DC/DC变换电路,包括全桥逆变器,所述全桥逆变器的变压器T1副边绕组的一端经MOS管S1漏极、MOS管S1源极接负载电阻R0的一端,变压器T1副边绕组的另一端经MOS管S3漏极、MOS管S3源极接MOS管S1源极与电阻R0的公共端,变压器T1副边绕组的中心抽头与电阻R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DC/DC变换电路还包括电容C1、二极管D1、电阻R1、MOS管S2,MOS管S1的漏极依次经电容C1、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MOS管S1的源极相连,电容C1、二极管D1的公共端依次经电阻R1、MOS管S2与MOS管S1的源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建了同步整流MOS管的可控吸收回路,吸收尖峰电压的效果显著、损耗低、能量回馈效率高且方便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C/DC变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DC/DC变换电路。
技术介绍
全桥DC/DC电路的变压器双向励磁,容易实现大功率输出,通过合理控制能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大大降低了损耗,在大功率工业用电、电动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步整流开关管导通阻抗小,解决了传统二极管整流压降所导致的损耗,常用于全桥DC/DC电路的输出整流。目前,针对同步整流开关管的吸收回路主要用RC、RCD等,用于降低开关管的应力,但上述RC、RCD等吸收回路均存在不可控、吸收效果差、能量回馈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DC/DC变换电路,以解决传统同步整流开关管吸收回路不可控、吸收效果差、能量回馈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DC/DC变换电路,包括全桥逆变器,所述全桥逆变器的变压器T1副边绕组的一端经MOS管S1漏极、MOS管S1源极接负载电阻R0的一端,变压器T1副边绕组的另一端经MOS管S3漏极、MOS管S3源极接MOS管S1源极与电阻R0的公共端,变压器T1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C/DC变换电路,包括全桥逆变器,所述全桥逆变器的变压器T1副边绕组的一端经MOS管S1漏极、MOS管S1源极接负载电阻R0的一端,变压器T1副边绕组的另一端经MOS管S3漏极、MOS管S3源极接MOS管S1源极与电阻R0的公共端,变压器T1副边绕组的中心抽头与电阻R0的另一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电路还包括电容C1、二极管D1、电阻R1、MOS管S2,MOS管S1的漏极依次经电容C1、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MOS管S1的源极相连,电容C1、二极管D1的公共端依次经电阻R1、MOS管S2与MOS管S1的源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C/DC变换电路,包括全桥逆变器,所述全桥逆变器的变压器T1副边绕组的一端经MOS管S1漏极、MOS管S1源极接负载电阻R0的一端,变压器T1副边绕组的另一端经MOS管S3漏极、MOS管S3源极接MOS管S1源极与电阻R0的公共端,变压器T1副边绕组的中心抽头与电阻R0的另一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电路还包括电容C1、二极管D1、电阻R1、MOS管S2,MOS管S1的漏极依次经电容C1、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MOS管S1的源极相连,电容C1、二极管D1的公共端依次经电阻R1、MOS管S2与MOS管S1的源极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C2、二极管D2、电阻R2、MOS管S4,MOS管S3的漏极依次经电容C2、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与MOS管S3的源极相连,电容C2、二极管D2的公共端依次经电阻R2、MOS管S4与MOS管S3的源极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整流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