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式DC-DC驱动电路对比实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离式DC-DC驱动电路对比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实验实训装置是一种辅助教学的仪器,用以在教学中进行学习理论知识的验证或进行创新实验,其具有可重复利用、保护使用人员的安全、操作简单与电路连接简单等特点。在传统的电子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电路组成及其性能的时候大多都是利用理论推导、波形分析或者PPT展示的形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电子类课程的学习难度,并且从数据中无法直观的体会到不同电路对性能的影响,使学员难以理解理论概念。现有的隔离式DC-DC驱动电路实验实训装置中一般都是通过分立元件的搭建实现需要的驱动电路,然后经过仪器仪表的测量进行实验参数的读取,但是此种实验实训方案在电路搭建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且实验结果只有单一的数据不能直观的看到不同驱动电路对实际效果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隔离式DC-DC驱动电路对比实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式DC-DC驱动电路对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设置的无线发射端,无线接收端,DC-DC驱动电路模块,充电小车测试端以及上位机端,实验时,DC-DC驱动电路模块设置在无线发射端内,无线发射端、无线接收端、以及充电小车测试端均将数据发送至上位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式DC-DC驱动电路对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设置的无线发射端,无线接收端,DC-DC驱动电路模块,充电小车测试端以及上位机端,实验时,DC-DC驱动电路模块设置在无线发射端内,无线发射端、无线接收端、以及充电小车测试端均将数据发送至上位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式DC-DC驱动电路对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端包括电源接口、无线发射端电源开关、模块接口撞针、模块磁吸被结合部件、无线发射端显示模块、无线发射端结合部件、发射线圈、无线接收端微控制器、无线串口模块、第一电流检测模块、以及驱动信号模块,其中
电源接口设置在无线发射端的左侧面,可以使用电源线插入电源接口为设备供电;
模块磁吸被结合部件设置在无线发射端上表面,包括四个含有第一磁性件的圆柱形或方形凹槽;
模块接口撞针设置在无线发射端上表面,包括两列六行的金属可接触伸缩撞针;
无线发射端结合部件设置在无线发射端的底面,为圆柱形或方形凸形结构;
无线发射端电源开关安装在电源接口右侧;
发射线圈采用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无线发射端的右侧面;
无线发射端微控制器、无线串口模、第一电流检测模块与驱动信号模块集中在无线发射主控板上,放置在无线发射端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离式DC-DC驱动电路对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微控制器电池仓,微控制器开关,计时显示装置,充电计时按钮,无线接收端结合部件,接收端显示模块,充电接口撞针,充电磁吸被结合部件,通电可控线圈,接收端微控制器,电压检测模块,第二电流检测模块,串口及蓝牙通讯模块,整流模块,
发射线圈采用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无线发射端的左侧面;
微控制器充电仓位于无线接收端的后侧中央底部;
微控制器开关位于微控制器充电仓左侧;
充电磁吸被结合部件位于无线接收端的右侧,为两个圆柱形或方形凹槽,在凹槽尽头设有通电可控线圈;
无线接收端结合部件设置在无线接收端的底部,为圆柱形或方形凸形结构;
充电接口撞针设置在充电磁吸被结合部件的中央,为两列六行的金属可伸缩撞针;
接收端显示模块、计时显示装置设置在无线接收端的正面,充电计时按钮位于计时显示装置的右侧;
无线接收端微控制器、电压检测模块、第二电流检测模块、串口及蓝牙通讯模、整流模集中在无线接收主控电路板上,放置在无线接收端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离式DC-DC驱动电路对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发射线圈采用线径2.0的漆包线采用螺旋式由内至外的方式绕制的直径10CM的单层线圈,且两个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彤,刘艺柱,孙天航,牛超群,姬明耀,高解放,李双,杨健,宋子贺,李鹏宇,刘慧,温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