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09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综合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一侧铰链连接有柜门,所述柜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棚,所述柜体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分隔网以及隔板,所述分隔网和隔板与柜体端部之间均留有空腔,所述分隔网顶部的柜体空腔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隔板底部的柜体空腔内部设有除潮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散热机构,从而可以对柜体内部零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排出,避免热量长时间存留在柜体内部影响零部件正常工作;设置除潮机构可以将外部的引入的空气进行除潮处理,避免外部空气中的潮气渗入柜体内部,对柜体内部零器件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综合配电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变压器综合配电柜简称JP柜,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大量的JP柜被应用于农村电力线路及各配电台区中。JP-柜是为适应农村低压配电装置标准化、小型化、户外式的要求而设计的,它集配电、计量、保护(过载、短路、漏电、防雪)、电容无功补偿于一体。主要应用领域:广泛运用在变电站、工厂、工矿企业、大型电厂、石油、化工企业、大型钢厂、高层建筑动力中心、无功补偿、计量、电能分配等场合。现有的综合配电柜不具备防潮功能,在梅雨季节或空气湿度较大的城市,配电柜内部会渗透较多的潮气,如果潮气不及时排散的话会容易对零部件造成损伤,以此提出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具备防潮功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底部四角均螺纹安装有脚垫,所述柜体的一侧铰链连接有柜门,所述柜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棚,所述柜体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分隔网以及隔板,所述分隔网和隔板与柜体端部之间均留有空腔,所述分隔网顶部的柜体空腔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隔板底部的柜体空腔内部设有除潮机构,所述除潮机构包括开设在柜体侧壁上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对应位置的柜体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引风罩,所述引风罩与柜体另一侧内壁之间水平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内部靠近引风罩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安装有电热网,且所述输气管的顶部两端均竖直连通有通管,两个所述通管顶端共同连通有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内侧等距离连通有多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隔板之间均安装有多个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对应位置的隔板上均开设有排风口,在所述引风罩内部设置有监测系统。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分别开设在柜体顶部两侧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通风孔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引流风扇,且两个所述散热孔对应位置的柜体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导热环,两个所述导热环之间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连接有多个导热片。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与通风孔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均为钢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隔板底部一端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湿度传感器与电热网,所述湿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引风罩内壁上。优选的,所述输气管、通管、矩形管、连接管以及排风管为一体结构,且均为导热金属材料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散热机构,从而可以对柜体内部零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排出,避免热量长时间存留在柜体内部影响零部件正常工作;2、设置除潮机构可以将外部的引入的空气进行除潮处理,避免外部空气中的潮气渗入柜体内部,对柜体内部零器件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除潮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的导热片与导热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的监测系统示意图。图中:柜体1、柜门2、脚垫3、顶棚4、防护罩5、引流风扇6、散热孔7、PLC控制器8、通风孔9、引风罩10、输气管11、通管12、矩形管13、隔板14、排风管15、分隔网16、导热片17、导热环18、排风口19、固定环20、电热网21、湿度传感器22、连接管2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1-5所示的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包括柜体1,柜体1的底部四角均螺纹安装有脚垫3,柜体1的一侧铰链连接有柜门2,柜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棚4,柜体1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分隔网16以及隔板14,分隔网16和隔板14与柜体1端部之间均留有空腔,分隔网16顶部的柜体1空腔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分别开设在柜体1顶部两侧的散热孔7,散热孔7与通风孔9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引流风扇6,且两个散热孔7对应位置的柜体1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导热环18,两个导热环18之间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连接有多个导热片17;通过设置导热环18以及导热片17,从而可以对柜体内部的热量快速导出,避免热量长时间存留在零部件表面,影响零部件正常工作,同时将散热孔7内部的引流风扇6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可以将导热环18以及导热片17自身热量进行排除。隔板14底部的柜体1空腔内部设有除潮机构,除潮机构包括开设在柜体1侧壁上的通风孔9,散热孔7与通风孔9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罩5,防护罩5均为钢材料制成,通风孔9对应位置的柜体1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引风罩10,引风罩10与柜体1另一侧内壁之间水平连接有输气管11,输气管11内部靠近引风罩10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环20,固定环20的内部安装有电热网21,且输气管11的顶部两端均竖直连通有通管12,两个通管12顶端共同连通有矩形管13,矩形管13的内侧等距离连通有多个连接管23,连接管23与隔板14之间均安装有多个排风管15,输气管11、通管12、矩形管13、连接管23以及排风管15为一体结构,且均为导热金属材料制,排风管15对应位置的隔板14上均开设有排风口19,在引风罩10内部设置有监测系统;经过引流风扇6,从而可以将外部的空气通过通风孔9引入引风罩10内部,将电热网21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可以对空气中的潮气进行去除,同时通过设置输气管11、通管12、矩形管13、连接管23以及排风管15,从而可以将去除潮气的空气引入柜体1内部,且由于输气管11、通管12、矩形管13、连接管23以及排风管15均为导热金属材料制,从而在运输输送空气的过程中,可以将空气中的热量导出,确保空气的散热效果。监测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隔板14底部一端的PLC控制器8,PLC控制器8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湿度传感器22与电热网21,湿度传感器22固定安装在引风罩10内壁上;PLC控制器8与外部电源连接,经过湿度传感器22,从而可以对引风罩10内部引入的空气进行检测,当空气中的潮气达到预定值时,PLC控制器8立即控制电热网21加热,对空气中的潮气进行烘干处理。本技术:首先经过监测系统对通入的空气进行检测,当空气中的潮气达到预定值时,立即控制除潮机构工作对空气中的潮气进行去除,避免外部空气中的潮气渗入柜体1内部,对柜体1内部零器件造成损,同时经过散热机构将柜体1内部零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排出,避免热量长时间存留在柜体1内部影响零部件正常工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底部四角均螺纹安装有脚垫(3),所述柜体(1)的一侧铰链连接有柜门(2),所述柜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棚(4),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分隔网(16)以及隔板(14),所述分隔网(16)和隔板(14)与柜体(1)端部之间均留有空腔,所述分隔网(16)顶部的柜体(1)空腔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隔板(14)底部的柜体(1)空腔内部设有除潮机构,所述除潮机构包括开设在柜体(1)侧壁上的通风孔(9),所述通风孔(9)对应位置的柜体(1)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引风罩(10),所述引风罩(10)与柜体(1)另一侧内壁之间水平连接有输气管(11),所述输气管(11)内部靠近引风罩(10)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环(20),所述固定环(20)的内部安装有电热网(21),且所述输气管(11)的顶部两端均竖直连通有通管(12),两个所述通管(12)顶端共同连通有矩形管(13),所述矩形管(13)的内侧等距离连通有多个连接管(23),所述连接管(23)与隔板(14)之间均安装有多个排风管(15),所述排风管(15)对应位置的隔板(14)上均开设有排风口(19),在所述引风罩(10)内部设置有监测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监测一体化综合配电箱,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底部四角均螺纹安装有脚垫(3),所述柜体(1)的一侧铰链连接有柜门(2),所述柜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棚(4),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分隔网(16)以及隔板(14),所述分隔网(16)和隔板(14)与柜体(1)端部之间均留有空腔,所述分隔网(16)顶部的柜体(1)空腔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隔板(14)底部的柜体(1)空腔内部设有除潮机构,所述除潮机构包括开设在柜体(1)侧壁上的通风孔(9),所述通风孔(9)对应位置的柜体(1)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引风罩(10),所述引风罩(10)与柜体(1)另一侧内壁之间水平连接有输气管(11),所述输气管(11)内部靠近引风罩(10)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环(20),所述固定环(20)的内部安装有电热网(21),且所述输气管(11)的顶部两端均竖直连通有通管(12),两个所述通管(12)顶端共同连通有矩形管(13),所述矩形管(13)的内侧等距离连通有多个连接管(23),所述连接管(23)与隔板(14)之间均安装有多个排风管(15),所述排风管(15)对应位置的隔板(14)上均开设有排风口(19),在所述引风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方亮刘加斌王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力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