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041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卷芯,电池卷芯上形成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截面呈倒梯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池的电化学体系和设计不更的情况,成本不增加的条件下,电池设计内部空间不变更,通过正负极耳设计的优化,采用倒梯形正负极耳设计方式进行激光切,提高正负极耳的尺寸,增加过流面积,提高电芯的倍率性能,降低电池在大倍率放电工况下的表面温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结构包括卷芯、电解液、盖板和壳体,其中锂离子卷芯是正负极片和隔膜堆叠或卷绕构成,卷芯激光切后的极耳与电池盖板大多采用超声焊接连接,盖板边缘再与壳体组装完成后,通过周边激光焊接形成完整的电池结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流通过盖板极柱流通电子,通过盖板压板、软连接、卷芯极耳,实现锂离子电池的正常充放电过程。在方形电池设计中,常采用切极耳方式进行生产,此种激光切方式生产成本低,生产易加工;但是切极耳方式生产出的电池过流能力有限。合理的极耳结构设计一方面能改善电极电流的引流效果,降低电流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行提高电池的放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盖板处产热,降低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欧姆产热,另因盖板连接处较高的导热系数,有利于降低电池的温升。目前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激光切极耳设计工艺常采用矩形或梯形方式,考虑到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装配性,抑制了卷芯极耳面积,导致电池高倍率放电时电芯产热较高;而在客户端,如整车使用和储能应用场景中,常需求大倍率放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卷芯(1),电池卷芯(1)上形成有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3),正极极耳(2)、负极极耳(3)截面呈倒梯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卷芯(1),电池卷芯(1)上形成有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3),正极极耳(2)、负极极耳(3)截面呈倒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极耳(2)、负极极耳(3)的上宽为29-32cm,正极极耳(2)、负极极耳(3)的下宽为20-23cm,正极极耳(2)、负极极耳(3)的高度为15-17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极耳(2)、负极极耳(3)的上宽为30cm,正极极耳(2)、负极极耳(3)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浩解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