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安全防爆的石墨烯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电池
,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安全防爆的石墨烯电池。
技术介绍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的二维晶体结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工艺水平受限,石墨烯一般具有多层结构,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热与导电性能最佳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而石墨烯电池时一种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与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移动的特性所开发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石墨烯电池具有高存储能量密度,是传统铅酸电池的6-7倍,而且石墨烯电池的充能时间短,如果能够实现石墨烯电池的量产就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新一轮的机遇。但是现有技术中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为化学气相沉积法、微机械剥离法以及以石墨为原料,通过氧化插层-剥离-还原的方法,其中前两种方法效率低、成本高,无法适用于规模化生产,而最后一种方法所生产的石墨烯的质量较低,如何制备石墨烯并利用石墨烯改性锂电池负极材料时现在研究较多的课题,同时,石墨烯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也是所有电池需要解决的问题,电池在受到剧烈冲击时由于防护外壳形变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安全防爆的石墨烯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封盖(3)、底座(2)与电池单元盒(1),底座(2)上安装有若干个电池单元盒(1),电池单元盒内安装有若干封装筒(12);/n所述电池单元盒包括盒体(11)、封装筒(12)与密封盖(15),所述盒体(11)为单面开口的筒状结构,盒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侧壁卡条(14)与端部卡条(13),所述端部卡条(13)与侧壁卡条(14)均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封装筒(1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条(19)、第二卡条(17)与两个侧壁卡槽(16),所述第一卡条(19)、第二卡条(17)均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第一卡条(19)、第二卡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安全防爆的石墨烯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封盖(3)、底座(2)与电池单元盒(1),底座(2)上安装有若干个电池单元盒(1),电池单元盒内安装有若干封装筒(12);
所述电池单元盒包括盒体(11)、封装筒(12)与密封盖(15),所述盒体(11)为单面开口的筒状结构,盒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侧壁卡条(14)与端部卡条(13),所述端部卡条(13)与侧壁卡条(14)均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封装筒(1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条(19)、第二卡条(17)与两个侧壁卡槽(16),所述第一卡条(19)、第二卡条(17)均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第一卡条(19)、第二卡条(18)与两个侧壁卡槽(16)相邻两者之间成90°,所述侧壁卡条(16)为两个平行设置金属板,两个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侧壁卡条(14)的厚度,且侧壁卡条(16)的宽度小于侧壁卡条(14)的宽度,侧壁卡条(14)插入侧壁卡条(16)的两个金属板之间,所述封装筒(12)与盒体(11)通过侧壁卡条(16)与侧壁卡条(14)固定相对位置;
所述第二卡条(17)上设置有T形槽(18),两个相邻的封装筒(12)通过T形槽(18)与第一卡条(19)相互连接,所述端部卡条(13)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盒体(11)内壁两端的卡条,其中一个与第二卡条(17)结构相同,另一个与第一卡条(19)结构相同,设置在盒体(11)内两端的封装筒(12)通过第二卡条(17)以及第一卡条(19)分别与端部卡条(13)连接;
所述盒体(11)内注有固-液相变材料,所述端部卡条(13)与侧壁卡条(14)的底部均开有通孔,使液态状态的固-液相变材料在盒体(11)内流通,所述密封盖(15)与盒体(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2)包括底板(21)与隔板(22),所述底板(21)上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隔板(22),其中设置在底板(21)两端的隔板(22)上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螺孔(23),所述隔板(22)内铺设有管道(24),管道(24)内通有温度可调节的导热液体;
所述封盖(3)上对应第一固定螺孔(23)设置有第二固定螺孔(31);
所述封装筒(12)内安装的电池为石墨烯电池,该石墨烯电池的负极片表面涂覆有改性负极材料;
所述改性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S1、制备氧化石墨烯乳液;
S2、将上一步骤中得到的氧化石墨烯乳液过滤后,用甲醇与去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笃初,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欣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