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用安装支架,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本体,底板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定位圈,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圈配合使用的定位槽,底板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定位圈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机构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板、变压器本体、定位圈、定位槽、限位机构、限位槽、支撑杆、槽体、连接杆、拉块、安装块、固定板和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大多是通过固定螺栓与电线杆进行固定的,由于户外环境影响,固定螺栓极易生锈腐化,导致变压器的稳固性下降,不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的问题,该变压器用安装支架,具备便于固定安装变压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用安装支架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用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变压器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它可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最简单的铁心变压器由一个软磁材料做成的铁心及套在铁心上的两个匝数不等的线圈构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变压器大多是通过固定螺栓与电线杆进行固定的,由于户外环境影响,固定螺栓极易生锈腐化,导致变压器的稳固性下降,不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用安装支架,具备便于固定安装变压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大多是通过固定螺栓与电线杆进行固定的,由于户外环境影响,固定螺栓极易生锈腐化,导致变压器的稳固性下降,不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压器用安装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本体,所述底板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定位圈,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圈配合使用的定位槽,所述底板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定位圈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机构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弹簧,两个弹簧相对的一侧均与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弹簧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活动板的一侧贯穿底板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左右两个连接杆相对的一侧均与活动板固定连接,左右两个连接杆相反的一侧均穿过槽体并固定连接有拉块。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变压器本体通过固定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板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变压器本体、定位圈、定位槽、限位机构、限位槽、支撑杆、槽体、连接杆、拉块、安装块、固定板和通孔的配合使用,使用者可先将底板与电线杆进行固定,先将底板向上移动至适当位置时,然后将定位圈与定位槽对应,控制两个定位圈相对运动,同时控制前后两个拉块相对运动,带动前后两个连接杆相对运动,活动板随着连接杆运动,弹簧受力压缩,带动前后两个限位杆相对运动,当定位圈与电线杆紧密接触时,使用者松开拉块,弹簧施加反作用力,带动前后两个限位杆相反运动至限位杆与限位槽紧密接触,对定位圈进行限位固定,然后转动两个支撑杆至固定板与电线杆紧密接触,然后通过固定螺栓将支撑杆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大多是通过固定螺栓与电线杆进行固定的,由于户外环境影响,固定螺栓极易生锈腐化,导致变压器的稳固性下降,不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的问题,该变压器用安装支架,具备便于固定安装变压器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对定位圈和底板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安装固定变压器本体,有效的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定位圈受力与底板脱离,无法对底板进行固定。3、本技术通过设置槽体、连接杆和拉块,便于使用者通过拉动拉块带动连接杆移动,活动板随着连接杆移动,进而带动限位杆移动,对定位圈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本技术使用的便捷性。4、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块,便于使用者通过固定螺栓与安装块将变压器本体与底板进行固定,提高了本技术使用的便捷性。5、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提高了活动板前后移动的平稳性,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活动板与底板的摩擦力,增加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6、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和通孔,便于使用者通过通孔和固定板将支撑杆与电线杆进行固定,进而使支撑杆对底板进行支撑,提高了本技术使用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底板局部结构的俯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支撑杆局部结构的正视图。图中:1、底板;2、变压器本体;3、定位圈;4、定位槽;5、限位机构;501、弹簧;502、活动板;503、限位杆;6、限位槽;7、支撑杆;8、槽体;9、连接杆;10、拉块;11、安装块;12、固定板;1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用安装支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本体2,底板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定位圈3,底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圈3配合使用的定位槽4,底板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5,定位圈3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机构5配合使用的限位槽6,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参考图2,限位机构5包括两个弹簧501,两个弹簧501相对的一侧均与底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弹簧501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02,活动板502远离弹簧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03,限位杆503远离活动板502的一侧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限位槽6的内腔。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机构5,能够对定位圈3和底板1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安装固定变压器本体2,有效的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定位圈3受力与底板1脱离,无法对底板1进行固定。参考图2,底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槽体8,槽体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9,左右两个连接杆9相对的一侧均与活动板502固定连接,左右两个连接杆9相反的一侧均穿过槽体8并固定连接有拉块1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槽体8、连接杆9和拉块10,便于使用者通过拉动拉块10带动连接杆9移动,活动板502随着连接杆9移动,进而带动限位杆503移动,对定位圈3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本技术使用的便捷性。参考图1,变压器本体2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1,变压器本体2通过固定螺栓与底板1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安装块11,便于使用者通过固定螺栓与安装块11将变压器本体2与底板1进行固定,提高了本技术使用的便捷性。参考图2,活动板502远离连接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底板1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提高了活动板502前后移动的平稳性,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活动板502与底板1的摩擦力,增加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参考图1,支撑杆7远离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两个固定板12相反的一侧均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用安装支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本体(2),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定位圈(3),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圈(3)配合使用的定位槽(4),所述底板(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5),所述定位圈(3)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机构(5)配合使用的限位槽(6),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用安装支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本体(2),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定位圈(3),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圈(3)配合使用的定位槽(4),所述底板(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5),所述定位圈(3)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机构(5)配合使用的限位槽(6),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两个弹簧(501),两个弹簧(501)相对的一侧均与底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弹簧(501)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02),所述活动板(502)远离弹簧(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03),所述限位杆(503)远离活动板(502)的一侧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限位槽(6)的内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伟,李嘉佳,吴松宝,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吴建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