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磁组件,属于强磁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多个条形框架,多个条形框架首尾连接组成装置主体,条形框架前后端均设置有第一条形柱,条形框架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条形柱,第一条形柱与第二条形柱首尾焊接,一个第二条形柱的前后端面中央部位处焊接有第一固定柱,另一个第二条形柱前后端面的中央处焊接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上套接有双孔卡扣,第一条形柱与第二条形柱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磁钢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强磁组件由多个条形框架组成,每个条形框架均为正方形框架,且首尾套接,从而大大增加了整个强磁组件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磁组件
本技术涉及强磁
,特别涉及一种强磁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磁组件种类越来越多,用在按摩器材、磁保健家居等中,但现有的磁组件结构稳定性不高,生产成本较高,表面磁场强度相对较弱,容易损伤、易位、变形等,抗干扰能力较弱,磁保健效果还不够好。现有的磁钢组件均为单一整体,不能满足一些特殊环境结构地方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提供了一种磁钢组件,该磁钢组件由多个条形框架首尾连接组成,条形框架内部设置长方体磁钢组,条形框架既起到了保护长方体磁钢组不易受损伤,不易变形的作用,也起到了提高整体磁钢组件的结构稳定性的作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强磁组件,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多个条形框架,所述条形框架前后端均设置有第一条形柱,所述条形框架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条形柱,所述第一条形柱与第二条形柱首尾焊接,一个所述第二条形柱的前后端面中央部位处焊接有第一固定柱,另一个所述第二条形柱前后端面的中央处焊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上套接有双孔卡扣,所述第一条形柱与第二条形柱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磁钢组。而且,所述长方体磁钢组由多层矩形磁钢粘接而成。而且,所述矩形磁钢每层的磁性方向均相同。而且,所述第一条形柱与第二条形柱内部设置的四条长方体磁钢组的磁性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为逆时针方向排列。而且,所述双孔卡扣正面左右两侧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柱与双孔卡扣右侧的通孔套接。而且,所述装置主体是由多个条形框架通过双孔卡扣左边的通孔与条形框架右侧的第二条形柱前后两端焊接的第一固定柱套接固定。而且,所述第一条形柱与第二条形柱外形均为一致,且横截面均为正方形。而且,所述矩形磁钢均由钕铁硼磁铁材料制成。而且,所述双孔卡扣的长度小于第二条形柱横截面长度的两倍之和,所述双孔卡扣的宽度小于第二条形柱横截面的宽度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强磁组件,由多个条形框架首尾连接组成,条形框架内部设置长方体磁钢组,条形框架起到了保护长方体磁钢组不易受损伤,不易变形的作用。2、本技术的强磁组件,由多个条形框架组成,每个条形框架之间通过双孔卡扣套接固定,整个装置主体可以简单折叠变形,使整个强磁组件即具有稳定的强磁功能,也具有可以变形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强磁组件装置主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强磁组件条形框架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强磁组件第一条形柱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强磁组件条形框架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强磁组件长方体磁钢组结构图;图中,1、装置主体;2、条形框架;21、第一条形柱;22、第二条形柱;221、第一固定柱;222、第二固定柱;3、长方体磁钢组;31、矩形磁钢;5、双孔卡扣;5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强磁组件,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包括多个条形框架2,多个条形框架2首尾连接组成装置主体1,条形框架2前后端均设置有第一条形柱21,条形框架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条形柱22,第一条形柱21与第二条形柱22首尾焊接,一个第二条形柱22的前后端面中央部位处焊接有第一固定柱221,另一个第二条形柱22前后端面的中央处焊接有第二固定柱222,第二固定柱222上套接有双孔卡扣5,第一条形柱21与第二条形柱22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磁钢组3。装置主体1由多个条形框架2首尾连接组成,多个条形框架2通过双孔卡扣5套接,使装置主体1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当条形框架2大于三个时,整个装置主体1具有折叠性,使整个装置主体1适用于形状不单一的环境使用,长方体磁钢组3设置在第一条形柱21与第二条形柱22的内部,使长方体磁钢组3不易受到磨损,且不易变形。为了使长方体磁钢组具有更优良的工作性能,长方体磁钢组3由多层矩形磁钢31粘接而成。多层矩形磁钢31通过粘接方式连接,使每层矩形磁钢31之间间隙更小,使整个长方体磁钢组3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矩形磁钢31每层的磁性方向均相同。为了使整个长方体磁钢组具有更好的内部稳定性,矩形磁钢31的磁性方向不同,则会使每层矩形磁钢31之间受到磁性相斥作用,从而整个长方体磁钢组3结构稳定性变差,所以设置磁性方向一致的矩形磁钢31可以使每层矩形磁钢31之间磁性相吸,从而提升整个长方体磁钢组3的结构稳定性。为了使每个长方体磁钢组之间磁性呈环装,从而稳定整体结构,第一条形柱21与第二条形柱22内部设置的四条长方体磁钢组3的磁性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为逆时针方向排列。四条长方体磁钢组3磁性方向呈环状,使整个条形框架2的结构更为稳定,且使长方体磁钢组3不易受到外界磁性的影响而单独改变每条长方体磁钢组3的磁性方向,且使四条长方体磁钢组3的磁保健效果相对提高。为了使每个条形框之间套接,双孔卡扣5正面左右两侧贯穿开设有通孔51,第二固定柱222与双孔卡扣5右侧的通孔51套接。通过双孔卡扣5的右侧的通孔51与第二固定柱222套接,使条形框架2与双孔卡扣5连接更为灵活。为了使整个装置主体首尾连接,装置主体1是由多个条形框架2通过双孔卡扣5左边的通孔51与条形框架2右侧的第二条形柱22前后两端焊接的第一固定柱221套接固定。通过双孔卡扣5连接相邻的两个条形框架2,当装置主体1由三个以上条形框架2组成时,整个装置主体1由于每个条形框架2之间由双孔卡扣5套接,则整个装置主体1垂直方向便具有了简单的可折叠性能,使整个装置主体1具有更好的灵活性能。为了使整个条形框架结构更为稳定,第一条形柱21与第二条形柱22外形均为一致,且横截面均为正方形。整个条形框架2由两根第一条形柱21和两根第二条形柱22首尾连接组成,第一条形柱21与第二条形柱22外形结构相同,使整个条形框架2结构更为稳定,也是其内部的长方体磁钢组3具有相同的磁性大小,也整体提升了整个条形框架2的稳定结构。为了使整个装置主体具有更好的强磁性能,矩形磁钢31均由钕铁硼磁铁材料制成。钕铁硼磁铁是当代磁铁中性能最强的永磁铁,且易于切割和钻孔及复杂形状加工,使用钕铁硼磁铁,使整个长方体磁钢组3具有更好的磁性作用,是整个装置主体1具有良好的磁性功能,且不易失去磁性。为了使相连的两个条形框架可以任意上下折叠,双孔卡扣5的长度小于第二条形柱22横截面长度的两倍之和,双孔卡扣5的宽度小于第二条形柱22横截面的宽度。当相邻条形框架2首尾连接时,双孔卡扣5不与第一条形柱21和第二条形柱22边缘接触,不会影响相邻条形框架2连接后的灵活性。工作原理:首先,装置主体1由多个条形框架2首尾连接组成,多个条形框架2通过双孔卡扣5套接,使装置主体1具有很好的灵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磁组件,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多个条形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框架(2)前后端均设置有第一条形柱(21),所述条形框架(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条形柱(22),所述第一条形柱(21)与第二条形柱(22)首尾焊接,一个所述第二条形柱(22)的前后端面中央部位处焊接有第一固定柱(221),另一个所述第二条形柱(22)前后端面的中央处焊接有第二固定柱(222),所述第二固定柱(222)上套接有双孔卡扣(5),所述第一条形柱(21)与第二条形柱(22)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磁钢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磁组件,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多个条形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框架(2)前后端均设置有第一条形柱(21),所述条形框架(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条形柱(22),所述第一条形柱(21)与第二条形柱(22)首尾焊接,一个所述第二条形柱(22)的前后端面中央部位处焊接有第一固定柱(221),另一个所述第二条形柱(22)前后端面的中央处焊接有第二固定柱(222),所述第二固定柱(222)上套接有双孔卡扣(5),所述第一条形柱(21)与第二条形柱(22)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磁钢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磁钢组(3)由多层矩形磁钢(31)粘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磁钢(31)每层的磁性方向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柱(21)与第二条形柱(22)内部设置的四条长方体磁钢组(3)的磁性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北方永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