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识别的手持式人证识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90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证识别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手持式人证识别器及人证识别方法,其中手持式人证识别器包括识别器以及蓄电池包,蓄电池包设置在识别器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具有容许蓄电池包插设的插孔;识别器包括用于采集面部图像的摄像组件和用于读取身份证信息的读卡器,摄像组件设置在识别器的第二端部;识别器上、位于第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安装蓄电池包的第一机构;识别器的底部设置有供握持的第二机构,第二机构包括把手、套环和调节机构,把手构造成U形,并固定设在识别器的底部,调节机构设置把手所形成的U形空间内部,套环固定在调节机构上、并具有多个供手指穿过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移动式使用进行人证识别。

Hand held person identification device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脸识别的手持式人证识别器
本技术涉及基于人脸识别的人证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手持式人证识别器。
技术介绍
人证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将人脸信息,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等进行采集、处理、对比等,来判定个人身份的技术。人证识别,通常应用在需要通过非接触式、快速通行的实名制场合,例如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地铁站等场所。既要保证通行顺畅和效率,又要保证对人员的实名制登记和认证。人证识别的另一个用途在于识别身份证件的冒用、盗用,以及对非正常人员的识别。例如,盗用、冒用他人身份证进行金融、贷款、进出口等业务,逃避责任,对他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犯罪分子为了逃避追捕而使用假冒身份证或者盗用、冒用他人身份证的场合。目前使用的人证检测设备通常限于固定式的设备,例如在地铁进站口、火车站进站口、飞机场的候机进入口等位置设置的立式识别机,或者与闸机联动的识别装置,不能实现流动的抽检,或者发现人员异常行为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时,仅仅通过其身份证往往不能有效确定其真实身份。而将其带到特定的场所,例如公安办公点、机场派出所等地进行在线的认证,比较耗时耗力,而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人证识别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手持式人证识别器,包括识别器以及为其提供电力供应的蓄电池包,蓄电池包设置在识别器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具有容许蓄电池包插设的插孔;所述识别器包括用于采集面部图像的摄像组件和用于读取身份证信息的读卡器,摄像组件设置在识别器的第二端部;所述识别器上、位于第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蓄电池包的第一机构;所述识别器的底部设置有供握持的第二机构,第二机构包括把手、套环和调节机构,所述把手构造成U形,并固定设在识别器的底部,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把手所形成的U形空间内部,所述套环固定在调节机构上、并具有多个供手指穿过的孔。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构包括两个插杆和两组弹性组件,两个插杆和两组弹性组件均呈对称设置在识别器的顶部和底部,并且每个插杆的顶部均与一个弹性组件连接,识别器的外壁上设有可供两个插杆插设的通孔,识别器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可供插杆插设的插槽。优选地,所述识别器的顶部和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螺纹杆,每个螺纹杆上均螺纹连接有旋帽,所述旋帽的内部呈一体成型设置有容纳孔。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均包括套杆、内杆和第一弹簧,所述套杆呈竖直设置容纳孔的内部,所述内杆插设在套杆的内部,所述套杆的内部设有可供内杆插设的圆孔,内杆远离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凸缘,所述第一弹簧竖直设在圆孔内,并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环形凸缘远离内杆的一端、圆孔的内壁抵触。优选地,所述识别器的外壁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条,所述识别器的内壁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槽,每个滑条均与一个滑槽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套环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孔,每个孔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圈或者软垫圈,并且套环的两端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搭块,每个搭块均与套环的外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导向杆和两个第二弹簧,每个导向杆均竖直插设在一个搭块的内部,每个第二弹簧均套设在一个导向杆的外壁上,并且每个第二弹簧的两端均分别与把手的内壁、一个搭块的底部抵触,每个导向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防脱帽。优选地,每个所述搭块远离套环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把手的内壁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槽,每个限位块均与一个限位槽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识别器还包括显示面板、开关组件、数据传输模块、存储器和控制器,所述显示面板、开关组件、数据传输模块、存储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从公安系统数据库获取身份数据,开关组件用于控制识别器的运行,显示面板用于指示识别器和/或蓄电池包的状态,存储器内配置有人脸识别软件以及存储从公安系统数据库获取身份数据以及从读卡器和摄像组件存入的数据,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对读卡器和摄像组件存入的数据调用所述的人脸识别软件进行身份认证。优选地,所述识别器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自检组件,所述自检组件用于在蓄电池包与识别器构成电连接时对识别器进行自检,并且在自检期间,所述控制器禁用所述识别器的运行。优选地,所述蓄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可充电的电池组、电池检测组件、充放电控制IC组件、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以及通信端子,其中电池检测组件被设置用于检测电池组的电荷状态、温度、放电电压与放电电流中的至少一种,充放电控制IC组件用于控制从电池组并通过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向识别器供电、并且基于电池检测组件检测到的参数执行电池保护;所述通信端子被设置与所述识别器进行通信以使得在识别器显示的蓄电池包的状态与实际状态相一致;其中,所述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与识别器中对应的电极接触时,形成电连接,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启动所述自检组件进行自检,并在自检完成后通过通信端子与蓄电池包通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提供一种手持式人证识别装置,方便移动式使用,例如巡查或者抽检;其中采用可拆卸蓄电池设计,可快速拆装和更换电池,方便移动式使用,避免电池欠电或者损坏时,整个设备无法使用的问题;2.提供一种手持式人证识别装置,其中使用可调节的握持机构,在使用识别器时,抓握手感符合人体工学,防止人手抓握时间过长而酸痛,并且不易从手中滑落、掉落等,避免其损坏,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使用可调节设计,适应不同的执法人员的手部的握持,便于调节,避免同一种握持高度带来不同人的握持障碍;3.提供一种手持式人证识别装置,在蓄电池包件的可拆卸安装结构上,通过设计旋帽来覆盖弹性部件,在弹性部件损坏时,可通过旋下旋帽,快速安装新的弹性部件,进而不影响安装器的继续使用;同时,通过设计插杆与插槽配合,将电池与识别器的固定安装方式转变为插拔方式,可迅速实现识别器与蓄电池的拆装,花费时间较短,因而十分方便,同时体积更小,占用空间小;4.提供一种手持式人证识别装置,其中设置与蓄电池的通信以及自检组件,一方面通过与蓄电池的通信实现状态同步,另一方面通过自检组件在识别器工作前对识别器进行自检,发现电路障碍,例如光感异常、摄像头异常、读卡器线路不通等问题,防止在电路障碍时直接供电工作引起的不可逆转的烧机或者损坏,及时发现进行检修或者更换,保障现场检查的正常进行并且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人证识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人证识别器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线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图5为图3中的C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识别器的第二端部的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识别器的内部电路逻辑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识别器使用的蓄电池包的内部电路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识别器自检的流程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识别器进行人证验证的流程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手持式人证识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器(2)以及为其提供电力供应的蓄电池包(22),蓄电池包(22)设置在识别器(2)的第一端部(2-1),第一端部(2-1)具有容许蓄电池包(22)插设的插孔;/n所述识别器(2)包括用于采集面部图像的摄像组件(24)和用于读取身份证信息的读卡器(28);读卡器(28)设置在识别器(2)的顶部,摄像组件(24)设置在识别器(2)的第二端部(2-2);/n读卡器(28)上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围绕所述读卡器(28)地设置在识别器(2)的顶部;/n所述识别器(2)上、位于第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蓄电池包(22)的第一机构(3);/n所述识别器(2)的底部设置有供握持的第二机构(4),第二机构(4)包括把手(7)、套环(8)和调节机构(9),所述把手(7)构造成U形,并固定设在识别器(2)的底部,所述调节机构(9)设置把手(7)所形成的U形空间内部,所述套环(8)固定在调节机构(9)上、并具有多个供手指穿过的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手持式人证识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器(2)以及为其提供电力供应的蓄电池包(22),蓄电池包(22)设置在识别器(2)的第一端部(2-1),第一端部(2-1)具有容许蓄电池包(22)插设的插孔;
所述识别器(2)包括用于采集面部图像的摄像组件(24)和用于读取身份证信息的读卡器(28);读卡器(28)设置在识别器(2)的顶部,摄像组件(24)设置在识别器(2)的第二端部(2-2);
读卡器(28)上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围绕所述读卡器(28)地设置在识别器(2)的顶部;
所述识别器(2)上、位于第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蓄电池包(22)的第一机构(3);
所述识别器(2)的底部设置有供握持的第二机构(4),第二机构(4)包括把手(7)、套环(8)和调节机构(9),所述把手(7)构造成U形,并固定设在识别器(2)的底部,所述调节机构(9)设置把手(7)所形成的U形空间内部,所述套环(8)固定在调节机构(9)上、并具有多个供手指穿过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手持式人证识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构(3)包括两个插杆(5)和两组弹性组件(6),两个插杆(5)和两组弹性组件(6)均呈对称设置在识别器(2)的顶部和底部,并且每个插杆(5)的顶部均与一个弹性组件(6)连接,识别器(2)的外壁上设有可供两个插杆(5)插设的通孔,识别器(2)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可供插杆(5)插设的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手持式人证识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2)的顶部和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螺纹杆(10),每个螺纹杆(10)上均螺纹连接有旋帽(11),所述旋帽(11)的内部呈一体成型设置有容纳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手持式人证识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6)均包括套杆(12)、内杆(13)和第一弹簧(14),所述套杆(12)呈竖直设置容纳孔的内部,所述内杆(13)插设在套杆(12)的内部,所述套杆(12)的内部设有可供内杆(13)插设的圆孔,内杆(13)远离插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凸缘(15),所述第一弹簧(14)竖直设在圆孔内,并且第一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环形凸缘(15)远离内杆(13)的一端、圆孔的内壁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手持式人证识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2)的外壁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条,所述识别器(2)的内壁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槽,每个滑条均与一个滑槽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张佩宇陈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