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管及奶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807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奶品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滴定管及奶品检测装置。所述滴定管包括主管体,竖直设置,其上游端用于检测人员手部的滴定操作;辅管体,其上游端与主管体的下游端连通;以及弯管体,与辅管体的下游端连通;其中,辅管体与主管体之间以直角或钝角角度呈角度设置,弯管体的出液口竖直向下,并呈缩口设置。进而检测人员在进行滴定操作时,弯管体的出液口竖直向下保证了滴定管的可靠滴定,而出液口进行滴定的位置与检测人员操作的位置除了存在竖直距离外,还存在一定的水平距离,使得检测人员的操作位置可避开待检测牛奶上方的高温区域,避免了被灼伤。

Burette and milk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滴定管及奶品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奶品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滴定管及奶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化验室在检测牛奶中糖(包括总糖、蔗糖等)的含量时,一种方式是采用糖滴定的国际法进行检测,通过将待检测牛奶样品加热煮沸,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用酸式滴定管滴定。采用上述国际法检测方式虽然可以提升牛奶样品中糖含量的检测精度,但是用于牛奶样品加热的加热板处于高温状态,而牛奶样品处于煮沸状态,这样检测员在进行滴定操作过程中,检测员的手部长期受到加热板的炙烤和煮沸牛奶蒸汽的熏蒸,检测员容易被灼伤,同时影响检测员正常的滴定操作,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干扰。同时,在加热板的炙烤和煮沸牛奶蒸汽的熏蒸下,在滴定管活塞处用于润滑的凡士林易被烤干,也会导致操作不灵便,甚至会导致漏液。对此,现有的一种方案是通过增加滴定管的长度,使得检测人员的手部距离加热板和牛奶样品有较大距离,但是距离过长影响滴定的检测精度,同时改善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定管及奶品检测装置,以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基础上,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糖滴定的国际法进行牛奶中糖的检测时,检测员容易被灼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滴定管,包括:主管体,竖直设置,其上游端用于检测人员手部的滴定操作;辅管体,其上游端与所述主管体的下游端连通;以及弯管体,与所述辅管体的下游端连通;其中,所述辅管体与所述主管体之间以直角或钝角角度呈角度设置,所述弯管体的出液口竖直向下,并呈缩口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滴定管还包括用于对滴定管流通的液体进行调控的活塞,所述活塞在所述主管体上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体采用玻璃材质,所述活塞采用低导热性的塑胶阀门。进一步地,所述活塞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进一步地,所述辅管体的长度在5-15c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辅管体与所述主管体之间的角度在90度至120度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弯管体由所述辅管体下游端缩口并折弯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辅管体与所述主管体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体的内径在8-10mm之间,所述弯管体的出液口的内径在2-3mm之间。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奶品检测装置,用于牛奶中糖的检测,包括安装架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滴定管,所述滴定管为如上所述的滴定管。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滴定管及奶品检测装置中,检测人员在进行滴定操作时,只需在主管体的上游端进行滴定操作,而滴定液经主管体后在通过辅管体时会形成转折,朝着在水平方向远离检测人员手部的位置流动,并经过与辅管体的下游端连通的弯管体,经弯管体的出液口竖直向下进行滴定,由此在滴定操作过程中,弯管体的出液口竖直向下保证了滴定管的可靠滴定,而出液口进行滴定的位置与检测人员操作的位置除了存在竖直距离外,还存在一定的水平距离,使得检测人员的操作位置可避开待检测牛奶上方的高温区域,避免了被灼伤。2.本技术提供的滴定管及奶品检测装置中,滴定管还包括用于对滴定管流通的液体进行调控的活塞,活塞在主管体上设置,进而通过将活塞设置在主管体上,使得在滴定操作过程中,活塞离弯管体的出液口同样存在一定的水平距离,进而一方面在检测人员调解过程中避免灼烧手部,另一方面,避免活塞受热过大不灵敏或者失效,保证了活塞的操作灵敏度,保证了滴定管的可靠滴定检测。3.本技术提供的滴定管及奶品检测装置中,主管体采用玻璃材质,活塞采用低导热性的聚四氟乙烯材质,进而可进一步避免活塞受热过大不灵敏或者失效,保证了活塞的操作灵敏度,保证了滴定管的可靠滴定检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滴定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0、主管体;11、刻度;20、辅管体;30、弯管体;31、出液口;40、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中的滴定管具体为奶品糖检测用滴定管,用于液体奶中糖分含量的检测。所述滴定管包括:主管体10,竖直设置,其上游端用于检测人员手部的滴定操作;辅管体20,其上游端与主管体10的下游端连通;以及弯管体30,与辅管体20的下游端连通;其中,辅管体20与主管体10之间以直角角度设置,弯管体30的出液口31竖直向下,并呈缩口设置。进而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滴定管,检测人员在进行滴定操作时,只需在主管体10的上游端进行滴定操作,而滴定液经主管体10后在通过辅管体20时会形成转折,朝着在水平方向远离检测人员手部的位置流动,并经过与辅管体20的下游端连通的弯管体30,经弯管体30的出液口31竖直向下进行滴定,由此在滴定操作过程中,弯管体30的出液口31竖直向下保证了滴定管的可靠滴定,而出液口31进行滴定的位置与检测人员操作的位置除了存在竖直距离外,还存在一定的水平距离,使得检测人员的操作位置可避开待检测牛奶上方的高温区域,避免了被灼伤。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辅管体20与主管体10之间除了以直角角度设置外,还可以以钝角角度设置,同样可实现避免灼伤检测员的技术效果。优选辅管体20与主管体10之间的角度A在90度至120度之间。更优选所述辅管体20与所述主管体10之间的角度A在95度至100度之间,保证了滴定液在调节过程中流动的稳定可靠,进一步保证了滴定操作的检测精度。本实施中的主管体10上开设有刻度11,在滴定操作过程中,检测人员可根据主管体10上的刻度11对滴定过程进行精准调节,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精准度。进一步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滴定管还包括用于对滴定管流通的液体进行调控的活塞40,活塞40在主管体10上设置,进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活塞40设置在主管体10上,使得在滴定操作过程中,活塞40离弯管体30的出液口31同样存在一定的水平距离,进而一方面在检测人员调解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定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管体(10),竖直设置,其上游端用于检测人员手部的滴定操作;/n辅管体(20),其上游端与所述主管体(10)的下游端连通;以及/n弯管体(30),与所述辅管体(20)的下游端连通;/n其中,所述辅管体(20)与所述主管体(10)之间以直角或钝角角度呈角度设置,所述弯管体(30)的出液口(31)竖直向下,并呈缩口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定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管体(10),竖直设置,其上游端用于检测人员手部的滴定操作;
辅管体(20),其上游端与所述主管体(10)的下游端连通;以及
弯管体(30),与所述辅管体(20)的下游端连通;
其中,所述辅管体(20)与所述主管体(10)之间以直角或钝角角度呈角度设置,所述弯管体(30)的出液口(31)竖直向下,并呈缩口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管还包括用于对滴定管流通的液体进行调控的活塞(40),所述活塞(40)在所述主管体(10)上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10)采用玻璃材质,所述活塞(40)采用低导热性的塑胶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0)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叶芳宋海婷梁凤玲马文秀王丹慧王丹智丽慧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