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76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具体涉及实验室器械领域,包括用于存装组织固定液的储液箱以及用于存装脏器组织的组织固定罐;所述组织固定罐包括罐身以及罐盖,所述罐身和罐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罐身周部设有供组织固定液通入的通孔;所述储液箱内部设有横向分隔板和竖向分隔板,横向分隔板和竖向分隔板将储液箱内部分隔成适配组织固定罐置入的空腔,所述横向分隔板设有第一通液孔,相应地,所述竖向分隔板设有第二通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实验人员转移病理组织以及病理组织在培养的过程中因受挤压而漏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通常用病理组织固定袋或者塑料圆盒固定病理组织。具体操作为:在选定的病理组织固定袋或者塑料圆盒内倒入组织固定液,即可将不同的病理组织置入其中进行组织固定。然而,在上述病理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传统的组织固定袋容易受挤压而漏出,且不易供实验人员夹取组织。而传统的塑料圆盒则无法保证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互独立,不利于实验人员夹取或辨识不同的脏器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该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具有方便实验人员取出固定的病理组织以及病理组织在培养的过程中因受挤压而漏出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存装组织固定液的储液箱以及用于存装脏器组织的组织固定罐;所述组织固定罐包括罐身以及罐盖,所述罐身和罐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罐身周部设有供组织固定液通入的通孔;所述储液箱内部设有横向分隔板和竖向分隔板,横向分隔板和竖向分隔板将储液箱内部分隔成适配组织固定罐置入的空腔,所述横向分隔板设有第一通液孔,相应地,所述竖向分隔板设有第二通液孔。作为优选,所述罐身的开口端设有柱状固定部,所述柱状固定部的外侧设有固定螺纹,相应地,所述罐盖的内侧设有与固定螺纹对应的内螺纹。作为优选,所述罐盖设有用于将脏器组织下压以使其浸没组织固定液的下推机构。作为优选,所述下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杆、弹性件、推板以及定位环,所述固定连接杆滑动穿设于罐盖的上端,所述推板与固定连接杆朝罐身一侧相固定,所述弹性件套设于固定连接杆的外侧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推板相固定,另一端与罐盖的内侧相固定,所述定位环套设于固定连接杆上,且位于罐盖的上方,所述定位环和固定连接杆螺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杆的自由端与转动柄部相固定。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柄部的上端设有方便实验人员标记脏器名称的贴标处。作为优选,所述横向分隔板的中部设有横向容纳槽,相应地,所述容纳槽配设有防止组织固定相互交叉融合的横向隔离挡板。作为优选,所述竖向分隔板的中部设有竖向容纳槽,相应地,所述竖向容纳槽配设有防止组织固定相互交叉融合的竖向隔离挡板。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箱和组织固定罐均由透明材质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本技术中,实验人员可将组织固定液倒入到相应的储液箱内,在将病理组织置入罐身后,通过罐盖密封,可防止组织在培养的过程中漏出,而组织固定液可由罐身周测设置的通孔内流入,浸没病理组织。同时,由于储液箱内可放置多个组织固定罐,而每个组织固定罐可对应放置多种病理组织,故可更加方便实验人员识别夹取不同的病理组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中:1、储液箱,11、横向分隔板,110、第一通液孔,111、容纳槽,12、竖向分隔板,120、第二通液孔,121、竖向容纳槽,21、罐身,210、通孔,211、柱状固定部,212、固定螺纹,22、罐盖,23、推板,24、弹性件,25、固定连接杆,26、定位环,261、连杆,262、转动柄部。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存装组织固定液的储液箱1以及用于存装脏器组织的组织固定罐;组织固定罐包括罐身21以及罐盖22,罐身21和罐盖22可拆卸连接,罐身21周部设有供组织固定液通入的通孔210;储液箱1内部设有横向分隔板11和竖向分隔板12,横向分隔板11和竖向分隔板12将储液箱1内部分隔成适配组织固定罐置入的空腔,横向分隔板11设有第一通液孔110,相应地,竖向分隔板12设有第二通液孔120。如图1所示,罐身21的开口端设有柱状固定部211,柱状固定部211的外侧设有固定螺纹212,相应地,罐盖22的内侧设有与固定螺纹212对应的内螺纹。罐身21和罐盖22通过螺纹连接,组装拆卸更加方便。在本实施例中,罐盖22设有用于将脏器组织下压以使其浸没组织固定液的下推机构。如图2和图3所示,下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杆25、弹性件24、推板23以及定位环26,固定连接杆25滑动穿设于罐盖22的上端,推板23与固定连接杆25朝罐身21一侧相固定,弹性件24套设于固定连接杆25的外侧壁,弹性件24的一端与推板23相固定,另一端与罐盖22的内侧相固定,定位环26套设于固定连接杆25上,且位于罐盖22的上方,定位环26和固定连接杆25螺接固定。实验人员可通过下推推板23将病理组织下压,使其浸没在组织固定液中。当实验人员将固定连接杆25的位置调节固定后,可通过定位环26对其上端进行固定。由于弹性件(弹簧)的存在,可始终将推板23向下推,故将固定连接杆25上端固定后,即可对实现将病理组织下压,使其浸没在组织固定液中。如图3所示,定位环2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杆261,连杆26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杆261的自由端与转动柄部262相固定。转动柄部262上端可供实验人员贴标签,标明病理组织的具体名称。如图1中,横向分隔板11的中部设有横向容纳槽111,相应地,容纳槽111配设有防止组织固定相互交叉融合的横向隔离挡板。同时,竖向分隔板12的中部设有竖向容纳槽121,相应地,竖向容纳槽121配设有防止组织固定相互交叉融合的竖向隔离挡板。实验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横向隔离挡板插入到横向容纳槽111中,竖向分隔板12插入到竖向容纳槽121中,从而使得每个组织固定罐对应的空腔内部的组织固定液不会互相流通,避免造成污染。在本实施例中,储液箱1和组织固定罐均由透明材质制成。透明材质制成的储液箱1和组织固定罐可方便实验人员随时观察病理组织是否浸没到组织固定液中。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装组织固定液的储液箱(1)以及用于存装脏器组织的组织固定罐;/n所述组织固定罐包括罐身(21)以及罐盖(22),所述罐身(21)和罐盖(22)可拆卸连接,所述罐身(21)周部设有供组织固定液通入的通孔(210);/n所述储液箱(1)内部设有横向分隔板(11)和竖向分隔板(12),横向分隔板(11)和竖向分隔板(12)将储液箱(1)内部分隔成适配组织固定罐置入的空腔,所述横向分隔板(11)设有第一通液孔(110),相应地,所述竖向分隔板(12)设有第二通液孔(1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装组织固定液的储液箱(1)以及用于存装脏器组织的组织固定罐;
所述组织固定罐包括罐身(21)以及罐盖(22),所述罐身(21)和罐盖(22)可拆卸连接,所述罐身(21)周部设有供组织固定液通入的通孔(210);
所述储液箱(1)内部设有横向分隔板(11)和竖向分隔板(12),横向分隔板(11)和竖向分隔板(12)将储液箱(1)内部分隔成适配组织固定罐置入的空腔,所述横向分隔板(11)设有第一通液孔(110),相应地,所述竖向分隔板(12)设有第二通液孔(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21)的开口端设有柱状固定部(211),所述柱状固定部(211)的外侧设有固定螺纹(212),相应地,所述罐盖(22)的内侧设有与固定螺纹(212)对应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22)设有用于将脏器组织下压以使其浸没组织固定液的下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杆(25)、弹性件(24)、推板(23)以及定位环(26),所述固定连接杆(25)滑动穿设于罐盖(22)的上端,所述推板(23)与固定连接杆(25)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强孙运马中春陈小青刘汉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关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